史记翻译版全文 史记全书翻译


史记翻译版全文 史记全书翻译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史记全书翻译,史记翻译版全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以下是《史记.管晏列传》的全译 , 自己根据需要选摘: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 。
2、他年轻时曾与鲍叔牙交游,鲍叔知道他很有才能 。
3、管仲生活贫困 , 常常占鲍叔的便宜 , 但鲍叔始终对他很好,没有怨言 。
4、后来鲍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 。
5、等到小白立为齐桓公,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起来了 。
6、鲍叔于是向桓公推荐管仲 。
7、管仲被任用以后,执掌齐国的政事,齐桓公的霸业因此得以成功,九次会集诸侯,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都是根据管仲的计谋 。
8、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 , 曾经和鲍叔一起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是由于生活贫困的缘故 。
9、我曾经为鲍叔办事,结果使他更加穷困,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愚笨,知道这是由于时机有利和不利 。
10、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都被君主免职 , 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是由于没有遇到好时机 。
11、我曾三次作战,三次都战败逃跑,但鲍叔并不认为我胆小 , 知道这是由于我还有老母的缘故 。
12、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他而死,我被囚禁起来受屈辱,但鲍叔并不认为我不知羞耻,知道我不拘泥于小节,而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为羞耻 。
13、生我的是父母 , 但了解我的却是鲍叔?。?鲍叔在推荐管仲辅佐齐桓公之后,甘愿身居管仲之下 。
14、鲍叔的子孙世代都在齐国享受俸禄,十几代人都得到了封地,往往都成为有名的大夫 。
15、所以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颂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
16、 管仲在齐国执政任相,使地处海滨的小小齐国流通货物,积聚财帛,富国强兵 , 办事能够与百姓同好恶 。
17、所以他说:“仓库充实了,人才知道礼仪节操,衣食富足了,人才懂得荣誉和耻辱 。
18、君主如能带头遵守法度 , 那么,父母兄弟妻子之间便会亲密无间 。
19、礼义廉耻得不到伸张,国家就要灭亡 。
20、国家颁布的政令像流水的源泉一样畅通无阻,是因为它能顺应民心 。
21、”因为道理浅显,容易实行 。
22、百姓所要求的,就顺应他们的愿望提供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顺应他们的愿望抛弃它 。
23、 管仲为政,善于转祸为福,把失败变为成功 。
【史记翻译版全文 史记全书翻译】24、重视控制物价,谨慎地处理财政 。
25、桓公实际上是由于怨恨少姬,南下袭击蔡国,但管仲却借这个机会,责备楚国不向周天子进贡包茅 。
26、桓公实际上是北伐山戎,但管仲却借这个机会,命令燕国恢复召公的政令 。
27、桓公在柯地与鲁国会盟,后来又想违背同曹沫的盟约,但管仲借助这个盟约使桓公建立了信义,因此诸侯都来归附齐国 。
28、所以说:“懂得给予就是索取的道理 , 这是治理国政的法宝 。
29、” 管仲的财富足以和公室相比 , 他有三归高台,又有反坫,但齐国人并不认为他奢侈 。
30、管仲死后 , 齐国仍然遵循他制定的政令法规,常比各国诸侯都强大 。
31、经过一百多年以后,齐国又出现了一位晏子 。
32、 晏平仲,名婴,是古莱国的夷维人,历事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由于节俭和勤于政事而受到齐国人民的推重 。
33、他担任齐相,不吃两样的肉食,妻妾不穿丝绸衣裳 。
34、他在朝廷,国君有话问他,他就严肃地回答;不向他问话,他就严肃地办事 。
35、当国家有道的时候,就顺命行事,无道的时候,就权衡度量着去行事 。
36、他由于这样做,而能够三朝都在诸侯之中显扬名声 。
37、 越石父是个贤能的人,犯了罪被拘禁 。
38、晏子外出,在路上遇见他,就解下坐车左边的马,赎出了石父,并让他上车 , 一同回了家 。
39、晏子没有向石父告辞,就进入内室 , 许久不出来,于是越石父请求断绝交往 。
40、晏子大吃一惊,整理自己的衣冠郑重道歉说:“我虽然没有仁德,但也帮助您摆脱了困境,您为什么这样快就要断绝交往呢?”石父说:“不能这样说 。
41、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屈,在知己人那里受到尊敬 。
42、当我在囚禁期间 , 那些人是不了解我的 。
43、您既然了解我,并且把我赎出来 , 这就是知己了 , 知己而待我无礼 , 那还不如被囚禁着 。
44、”晏子于是请他进来待为上宾 。
45、 晏子担任齐国的宰相,一次外出 , 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偷看她的丈夫 。
46、她的丈夫为宰相驾车,坐在大车盖下边 , 鞭打着四匹马,意气昂扬,特别得意 。
47、车夫回家以后,他的妻子就要求离去,车夫问他为什么 。
48、妻子说:“晏子身长不满六尺,却做了齐国的宰相,名声显扬于诸侯 。
49、今天我看他出来,意志深远,常常流露出甘居人下的情态 。
50、现在你身长八尺,却给人家当车夫,但看你那样子却是心满意足,因此我要求离去 。
51、”从此以后,她丈夫就变得谨慎谦虚了 。
52、晏子感到奇怪,就问他,车夫如实作了回答 。
53、晏子推荐他做了大夫 。
54、太史公说:我读管氏的《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以及《晏子春秋》,书中说得详细极了 。
55、看了他们所著的书以后,还想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所以,编写了他们的传记 。
56、至于他们的著作 , 世上流传很多,所以不再论述,传中只讲他们的轶事 。
57、管仲,世人都称他是贤臣 , 但孔子却轻视他 。
58、难道是因为周室衰微 , 桓公很贤明,而管仲却不勉励他去扶持王室,而辅佐他成就霸主了吗?古语说:“帮助发扬君主的美德,纠正他的过错,所以上下就能互相亲近 。
59、”说的就是管仲吧?当晏子伏在齐庄公尸体上痛哭,尽到为臣的礼仪之后才肯离去 , 难道这就是所说的“表现出大义来就不能说是没有勇气”的人吗?至于他进谏上书 , 冒犯君主的威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想着要尽忠,下朝就想着要补救过失”的人吧?假如晏子至今还活着,我即使是替他执鞭效劳,也是我喜欢和羡慕的事?。?。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