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查|北京发布最新癌症数据:患者存明显性别差异,40%可以预防

筛查|北京发布最新癌症数据:患者存明显性别差异,40%可以预防
文章图片

今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 近日 ,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发布了《2021北京肿瘤登记年报》 。
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
年报显示 , 2018年本市恶性肿瘤新发例数为52905例 , 发病率为386.87/10万 , 10年间年均变化百分比为2.30% , 呈上升趋势 , 尤其是甲状腺癌和结直肠癌发病率增长较为明显;死亡例数为26967例 , 死亡率为197.20/10万 , 10年间年均变化百分比为-1.25% , 呈下降趋势 , 主要原因与甲状腺癌和结直肠癌占比增高、居民健康素养提高、癌症筛查防治取得一定成效有关 。 整体来看 , 发病和死亡的变化趋势与2017年一致 。
癌症患者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从性别上来看 , 男性发病率(380.86/10万)略低于女性(392.82/10万) , 但男性死亡率(236.51/10万)高于女性(158.25/10万) , 呈现明显的性别差异 。
数据显示 , 男性发病顺位前5位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胃癌和肝癌 , 其中前列腺癌由2017年的第5位上升至第3位 。 女性发病顺位前5位依次为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和子宫体癌 , 与2017年相比发病顺位前5位没有变化 。 无论男性和女性 , 恶性肿瘤死亡首位均为肺癌 , 其次是结直肠癌 。 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第3至5位分别为肝癌、胃癌和食管癌 , 女性分别为乳腺癌、肝癌和胰腺癌 。
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
本市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自20至24岁开始快速上升 , 于80至84岁达到高峰;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自40至44岁开始快速上升 , 在85岁及以上年龄组达到高峰 。 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与2017年相同 。 从地域分布看 , 本市城区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郊区 , 但死亡率低于郊区 。
4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 , 癌症作为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 ,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 4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 如戒烟可降低患肺癌的风险;合理饮食可减少结直肠癌、食管癌和胃癌的发生;减少酒精摄入可降低肝癌的发病风险;接种宫颈癌疫苗可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
市肿瘤防办建议:提高自身健康素养 , 培养科学的生活方式 , 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 关爱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 。 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吸烟 , 避免过量饮酒;加强体育锻炼 , 避免久坐不动;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不吃过期和变质食品 , 少吃加工肉和腌制食品;合理控制体重 , 平衡膳食营养;夏季或紫外线强的地区 , 做好物理防晒 。
此外 , 部分癌症是由遗传基因变异所致 , 公众还需要重视定期体检 , 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更要积极参与癌症早期筛查 。 采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措施 , 将癌症消灭在萌芽状态 , 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也会极大降低癌症治疗费用 , 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 目前北京市政府组织开展了癌症筛查惠民工程 , 涉及肺癌、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 , 居民朋友可咨询居住地所属社区 , 了解癌症筛查的相关事项 。
【筛查|北京发布最新癌症数据:患者存明显性别差异,40%可以预防】市肿瘤防办自1976年成立以来 , 承担全市恶性肿瘤监测工作 , 高质量的监测数据为政府部门制定肿瘤防控政策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支持 。 未来 , 北京市肿瘤防治工作将着力推进癌症筛查和健康教育 , 提高全社会癌症防控意识 , 真正做到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意识灌输到每一个人 , 提升居民整体的健康水平 , 推动健康中国癌症防治专项行动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