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坏了怎么修 台式电脑坏了怎么修


电脑坏了怎么修 台式电脑坏了怎么修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台式电脑坏了怎么修,电脑坏了怎么修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引起主板故障的主要原因人为故障:带电插拨I/O卡,以及在装板卡及插头时用力不当造成对接口、芯片等的损害 。
2、2、环境不良:静电常造成主板上芯片(特别是CMOS芯片)被击穿 。
3、另外,主板遇到电源损坏或电网电压瞬间产生的尖峰脉冲时,往往会损坏系统板供电插头附近的芯片 。
4、如果主板上布满了灰尘,也会造成信号短路等 。
5、3、器件质量问题:由于芯片和其它器件质量不良导致的损坏 。
6、主板故障检查维修的常用方法主板故障往往表现为系统启动失败、屏幕无显示等难以直观判断的故障现象 。
7、下面列举的维修方法各有优势和局限性,往往结合使用 。
8、清洁法:可用毛刷轻轻刷去主板上的灰尘,另外 , 主板上一些插卡、芯片采用插脚形式 , 常会因为引脚氧化而接触不良 。
9、可用橡皮擦去表面氧化层 , 重新插接 。
10、2、观察法:反复查看待修的板子,看各插头、插座是否歪斜,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 , 表面是否烧焦 , 芯片表面是否开裂,主板上的铜箔是否烧断 。
11、还要查看是否有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之间 。
12、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借助万用表量一下 。
13、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如果异常发烫,可换一块芯片试试 。
14、3、电阻、电压测量法:为防止出现意外,在加电之前应测量一下主板上电源+5V与地(GND)之间的电阻值 。
15、最简捷的方法是测芯片的电源引脚与地之间的电阻 。
16、未插入电源插头时,该电阻一般应为300Ω,最低也不应低于100Ω 。
17、再测一下反向电阻值 , 略有差异 , 但不能相差过大 。
18、若正反向阻值很小或接近导通,就说明有短路发生,应检查短的原因 。
19、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系统板上有被击穿的芯片 。
20、一般说此类故障较难排除 。
21、例如TTL芯片(LS系列)的+5V连在一起,可吸去+5V引脚上的焊锡,使其悬浮 , 逐个测量,从而找出故障片子 。
22、如果采用割线的方法,势必会影响主板的寿命 。
23、二是板子上有损坏的电阻电容 。
24、三是板子上存有导电杂物 。
25、当排除短路故障后,插上所有的I/O卡,测量+5V , +12V与地是否短路 。
26、特别是+12V与周围信号是否相碰 。
27、当手头上有一块好的同样型号的主板时,也可以用测量电阻值的方法测板上的疑点,通过对比,可以较快地发现芯片故障所在 。
28、当上述步骤均未见效时 , 可以将电源插上加电测量 。
29、一般测电源的+5V和+12V 。
30、当发现某一电压值偏离标准太远时,可以通过分隔法或割断某些引线或拔下某些芯片再测电压 。
31、当割断某条引线或拔下某块芯片时,若电压变为正常,则这条引线引出的元器件或拔下来的芯片就是故障所在 。
32、4、拔插交换法:主机系统产生故障的原因很多,例如主板自身故障或I/O总线上的各种插卡故障均可导致系统运行不正常 。
33、采用拔插维修法是确定故障在主板或I/O设备的简捷方法 。
34、该方法就是关机将插件板逐块拔出,每拔出一块板就开机观察机器运行状态 , 一旦拔出某块后主板运行正常 , 那么故障原因就是该插件板故障或相应I/O总线插槽及负载电路故障 。
35、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后系统启动仍不正常,则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 。
36、采用交换法实质上就是将同型号插件板 , 总线方式一致、功能相同的插件板或同型号芯片相互芯片相互交换,根据故障现象的变化情况判断故障所在 。
37、此法多用于易拔插的维修环境,例如内存自检出错 , 可交换相同的内存芯片或内存条来确定故障原因 。
38、5、软件诊断法:通过随机诊断程序、专用维修诊断卡及根据各种技术参数(如接口地址),自编专用诊断程序来辅助硬件维修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
39、程序测试法的原理就是用软件发送数据、命令 , 通过读线路状态及某个芯片(如寄存器)状态来识别故障部位 。
40、此法往往用于检查各种接口电路故障及具有地址参数的各种电路 。
41、但此法应用的前提是CPU及基总线运行正常 , 能够运行有关诊断软件,能够运行安装于I/O总线插槽上的诊断卡等 。
42、编写的诊断程序要严格、全面有针对性,能够让某些关键部位出现有规律的信号 , 能够对偶发故障进行反复测试及能显示记录出错情况 。
【电脑坏了怎么修 台式电脑坏了怎么修】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