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师的来源典故 一字师的来源典故简介

【一字师的来源典故 一字师的来源典故简介】

一字师的来源典故 一字师的来源典故简介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一字师的来源典故简介,一字师的来源典故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知音相传伯牙善弹琴 , 钟子期善听琴 。
2、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 , 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 。
3、钟子期死后 , 伯牙不再弹琴 , 后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知己朋友:你真是我的知音 。
4、2、汗青原意是青竹出汗的工序,渐渐成了竹简的代名词 。
5、从出土的古代竹简来看,长的竹简常用于书写儒家经典;短的竹简常用其记载诸子事迹及史传 。
6、因此“汗青”代称竹简再演变,人们便地一步又将其代称竹简所记载的“史册”了 。
7、3、桃李据汉朝《韩诗外传》记载 , 春秋时,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向简子埋怨自己过去培养的人在危难时不肯帮助他 。
8、简子笑着说: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到夏天可在树下纳凉休息,秋天还可吃到可口的果实 。
9、可是,如果你春天种的是蒺藜,到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叶子,而秋天它长出来的刺倒要扎伤人 。
10、所以君子培养人才,就象种树一样,应先选好对象,然后再培植?。〖蜃佑帽扔髋雷又逝嘌瞬挪坏?。
11、故后人就把培养人才叫做“树人”;把提拔培养的优秀人才叫做“桃李” 。
12、因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就被誉为:“桃李满天下”了 。
13、4、古稀是中国人自古指七十高龄的说法 。
14、它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甫《曲江二首》诗,杜甫吟咏道:“人生七十古来稀 。
15、”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杜甫慨叹人生苦短,能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十分稀少 。
16、5、孩提2~3岁的儿童 。
17、幼儿时期 。
18、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 。
19、颜师古注:“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 。
20、孩者,小儿笑也 。
21、孩提即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 。
22、”6、桃园《三国演义》第一回《桃园结义》中的一个场景,涿郡张飞庄后花开正盛的桃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
23、桃园亦作为后人仿效结拜的地方 。
24、7、替罪羊舶来品 。
25、英语里专门有“SCAPE-GOAT”(替罪羊) 用羊替罪来自古犹太教 。
26、8、一字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 , 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
27、一字师来源于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切磋》载李相读《春秋》,叔孙婼之“婼”应读“敕略切”,李误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 。
28、9、三不知典故出自《左传》 。
29、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苟瑶率兵攻打郑国,齐国为防止晋国强大,就派陈成子带兵援郑 。
30、有个名叫苟寅的部将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 , 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 。
31、”陈成子听了,骂他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 。
32、’晋军即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 。
33、你方才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 回国以后,我要把你的话报告国君 。
34、”苟寅自知失言,于是感慨说:“君子之谋也 , 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 。
35、今我三不知而入之 , 不亦难乎?”此话意思是说:聪明人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 , 然后才向上报告 。
36、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难怪拍马屁拍到蹄子上 。
37、10、东道主出自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年》 。
38、郑文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向老臣烛之武请教,设法解围 。
39、当夜,烛之武乘着天黑叫人用粗绳子把他从城头上吊下去,私下会见秦穆公 。
40、晋国和秦国是两个大国,他们之间本不和谐,常常明争暗斗 。
41、烛之武巧妙地利用他们的矛盾,对秦穆公说:“秦晋联军攻打郑国 , 郑国怕是保不住了 。
42、但郑国灭亡了,对贵国也许并无一点好处 。
43、因为从地理位置上讲,秦国和咱郑国之间隔着一个晋国,贵国要越过晋国来控制郑国,恐怕是难于做到的吧?到头来得到好处的还是晋国 。
44、晋国的实力增加一分,就是秦国的实力相应地削弱一分?。鼻啬鹿醯弥蛑渌档糜欣?,烛之武于是进一步说:“要是你能把郑国留下,让他作为你们东方道路的主人 。
45、你们使者来往经过郑国 , 万一缺少点什么,郑国一定供应 , 作好充分的安排,这有什么不好?”秦穆公终于被说服了,他单方面跟郑国签订了和约 , 晋文公无奈,也只得退兵了 。
46、秦国在西 , 郑国在东,所以郑国对秦国来说自称“东道主” 。
47、1一言堂旧时商店表示不二价的匾 。
48、现比喻领导缺乏民主作风 , 独断专行,一个人说了算 。
49、出处: 艾芜《漫谈科学和文学》:“要设法制止‘一言堂’,‘个人说了算’的不民主现象 。
50、”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