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居家隔离是否可行?

疫情之下,居家隔离是否可行?
文章图片
过去的一个月 , 上海发生的一切都在我们的视野正中 。 上海内外 , 同时感受着这次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 。
我们看到了大量的关于方舱医院内感染者身体状况良好 , 但隔离条件却不尽如人意的报道 。 有关「是否要让感染者由集中隔离改为居家隔离」的讨论声音逐渐出现 。
上海集中隔离点医疗救治组组长陈尔真在4月1日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 , 如果未来无症状感染者量太多的话 , 有条件可以居家隔离 , 当然要配合居家管控的一些措施 。
为什么曾经的抗疫经验集中隔离开始受到了质疑?居家隔离是否可行?现在真的具备了居家隔离的条件了吗?
集中隔离 , 曾是无可争议的抗疫经验
隔离 , 或者说医学隔离 , 是人类面对传染病时的主要应对措施 。 理解起来很简单 , 就是通过阻断患者与他人的接触联系 , 阻止传染病继续传播 。 偶尔还有特殊的反向隔离 , 把那些非常容易被感染的高风险人群隔离起来保护安全 。
疫情之下,居家隔离是否可行?
文章图片
这张结核病房的示意图可以看到医学隔离的几点要求 , 包括专用的空气管道系统、N95口罩、各种警告标志、专用废物处置容器等 。
不同传染病有着不同的传染能力和方式 , 对于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为主的不同情况 , 隔离也有各自侧重且逐渐变强的要求 。
在美国医疗保健感染控制实践咨询委员会的建议里 , 对飞沫传播疾病就要求患者尽量医院单独房间隔离 , 必要时分组集体隔离 , 而如果是空气传播疾病 , 就要求使用医用负压隔离病房安置患者 。
人类首次面对新冠疫情这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 , 中国的公卫专家提出了方舱医院隔离这一集中隔离的升级模式 。 将大型场馆改建为临时的提供基本医疗支持的「医院」 , 用于收治只有轻度或者中度症状的患者 , 将他们与没有感染的人隔离开来 。
方舱医院的兴建 , 帮助我们成功控制了武汉初期的疫情 , 方舱经验也在其他国家有了一定的推广 。
疫情之下,居家隔离是否可行?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新华网
疫情之下,居家隔离是否可行?】并非只有集中隔离一条路可走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 , 今天的世界各国 , 已经不再继续使用方舱隔离作为主要的抗疫手段 。
在美国今天的防疫要求中 , 如果你确认了感染 , 或者跟感染者密切接触过又没有打过疫苗 , 那就需要待在家里隔离至少5天 。 「居家隔离」更多的成为主要选择 。
美国为什么选择居家而不是集中隔离呢?
首先 , 对于呼吸道病毒 , 美国历来是倾向于简化美国医疗保健感染控制实践咨询委员会的原建议的 , 主要考虑是相对症状较轻 , 对健康影响较小 。
初始我们对新冠病毒具体能力还不了解 , 所以方舱医院使用更多 。 随着数据统计的增加 , 综合评估传染和致病能力后 , 更倾向于选择更低成本减弱防疫措施 。 新冠病毒有空气传播 , 但空气传播不是主要传播方式 。 大部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症状很轻或者没有症状 。 多数人居家隔离减少了医疗挤兑出现的可能 。
其次 , 美国有相对更好的居家隔离条件 。 美国独栋房子更多 , 人均住房面积是中国的两倍以上 , 更有条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患者家庭内单独房间居住隔离 , 最大限度减少了社区传播的可能 。
最后 , 与初期的毫无抵抗力硬扛病毒不同 , 现在我们逐渐有了疫苗的保护 。 大规模的疫苗接种背景下 , 即使出现了少许社区传播 , 也不一定能出现严重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