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全文翻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翻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全文翻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翻译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翻译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全文翻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全文翻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翻译】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 安而后能虑 , 虑而后能得 。
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
4、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5、《大学》首章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6、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构成了《大学》的基本思想和“纲领” 。
7、对于什么是“明明德”,学术界有过种种不同的看法 。
8、宋明理学家如朱熹、王阳明等都把“明德”理解为“虚灵不昧”的心体 , 认为“明明德”即是发明此本有的心性,所不同的是前者把它看作是“性”,而后者则看作是“心” 。
9、当代有些学者则往往把“明明德”与思孟的性善论联系起来 , 认为“明明德”是对《中庸》“自明诚”一语的发挥,并说“所谓‘明明德’,就是指通过修行,使‘明德’显明于心 , 并同时使性得以呈现于心 。
10、”(3)这些看法明显难以让人苟同 , 也未必符合《大学》的原义 。
11、因为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明德”的观念虽然产生较早——《大学》引《康诰》“克明德”以释“明明德”即是明证——但自人性的角度以言“明德”则是相对较晚才出现的 。
12、从《大学》全文来看,其言“明德”尚处在未与人性联系在一起的阶段,更没有将其看作是内在的性,这是《大学》“明明德”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大学》成书较早的一个反映,看不到这一点,显然不符合《大学》思想的实际;与此不同,牟宗三先生则认为《大学》引“尧典《康诰》言‘德’或‘峻德’皆指德行说,那时似更不能意识到本有之心性也 。
13、”(4)徐复观先生也说“《大学》此处的明德,大概也只能作明智的行为解释,而不是指的是心 。
14、”(5)从《大学》所处的时代来看,说“明德”包含“德行”、“明智的行为”的意思并不为过,但这并不是《大学》“明德”的重点所在,因为《大学》全文很少提到“德行”、“明智的行为” , 相反它反复强调“正心”、“诚意”,把它看作是“明明德”的重要手段,所以把“明德”仅仅理解为“德行”、“明智的行为”同样不够全面 。
15、其实,《大学》的“明明德”主要是针对“修身”而言的,因为下文接着说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
16、”由于以上各项是一种条件的蕴涵关系,这段话实际是说:欲明明德于天下,先修其身,然后齐其家、治其国、平天下 。
17、显然,“明明德”即“修其身”,而“明明德于天下”也即在此基础上使天下之人皆能修其身 。
18、孔颖达释“明明德”为“谓身有明德而更彰显之”,正指明了这一点 。
19、既然“明明德”主要是指“修身” , 那么它就应当包括“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等内容,理解《大学》的“明明德”,正应从此入手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