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查|肝癌:早筛“这根弦”上的悲喜录 | 关注癌症早筛( 二 )


“从技术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公众接受程度、卫生经济学等角度综合考虑 , 甲胎蛋白检测配合超声检查是有优势的 。 ”蔡建强分析 , 抽10毫升的血就能知道甲胎蛋白的数值 , 而超声是无创的 。 两者联合对原发性肝癌的阳性诊断率大于60% , 且开展起来简便、易掌握 , 适宜在基层推广 。 他建议 , 高危人群至少每隔6个月进行1次检查 。
一边是有人掉以轻心 , 不把早筛当回事 。 另一边 , 慑于肝癌晚期的恐怖威力 , 也有人陷入早筛焦虑:B超检查直径1厘米以内的肝癌有漏诊的风险 , 肿瘤标志物也只能用于辅助诊断 , 核磁能发现直径0.5~1厘米的小结节 , 但有时无法判定结节性质……他们迫切希望把早发现的关口推得更早些、筛查更精确些 。 “目前这些检查开展的范围不大 , 希望能在设备、工艺、技术等方面进一步优化 , 成本进一步降低 。 ”蔡建强表示 。
短评
【筛查|肝癌:早筛“这根弦”上的悲喜录 | 关注癌症早筛】“这根弦”要张弛有度有据
人的肌体生长或修复组织时 , 细胞会分裂 , 并产生基因突变 。 在这些不计其数的分裂过程中 , 可能发生一些关键性的突变 , 一些细胞由此生长失控、形成肿瘤 。 因此 , 从根本上说 , 癌症是“写”在基因里的疾病 。
面对癌症 , 该做些什么 , 做到什么程度?看完肝癌早筛的悲喜故事 , 我们能获得一些重要启示:放松警惕 , 不当回事 , 在苟且偷安的心态中观望 , 代价往往是惨烈的 。 高危、适龄人群要绷紧早筛“这根弦” , 不找借口不懈怠 , 坚持定期体检、不适随检 。
过去10年 , 基因测序技术和设备发展速度极快 。 有相关企业负责人预测 , 癌症早筛是一个承载“4亿中国人的患癌焦虑、千亿元蓝海的新市场” 。 有媒体称:“这看起来像是一场疯狂的竞赛 。 ”
对此 , 公众也应有更多冷思考:如何在资本市场的防癌焦虑营销中保有理性?如何在尚不成熟的早筛技术面前维持定力?是否要减少过度诊断 , 避免不必要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具体到不同癌种 , “癌症”这个词的恐怖程度并不一致 。 除了本系列提到的主要癌种 , 还有一些癌症是安分且温顺的 , 甚至在一定情况下不需要治疗 。 肿瘤更是个中性词 , 有些筛查只能提示有肿瘤的存在 , 却并不预示着健康危害的必然降临 。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 , 遵医嘱、有理有度 , 才能让公众在复杂的癌症面前做出恰当的决策 。
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在小说《癌症楼》里发问:“生命的最高价值究竟是什么?到底为它该付出多少代价?而多少不可以?”在整个系列报道完结之际 , 采访人员期待更多人对于癌症早筛能有更深入、全面的理解 , 真正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
文:健康报采访人员 崔芳 王潇雨 通讯员 张晓丹
编辑:于梦非
审核:徐秉楠 闫龑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