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速度再快些

作者:王石川
4月19日 , 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 据介绍 , 4月18日 , 上海新增死亡病例7例 。 这些死亡病例 , 年龄从60岁到101岁 , 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脑梗后遗症、脑出血等严重的基础疾病 。 他们均未接种新冠肺炎病毒疫苗 。
无论医学实践还是专家研析 , 都发现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后最容易出现重症甚至是死亡的群体 。 降低病重率、死亡率最有效的途径 , 就是接种疫苗 。
据统计 , 截至4月18日 , 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 , 覆盖人数达到22552.1万 , 完成全程接种21393.8万 , 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85.41%和81.03% 。 综合全国总人口 , 尚有数千万老年人并未接种疫苗 。
具体到上海 , 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疫苗接种率62% , 加强免疫接种率38% 。 总体来讲 , 接种率还是比较低的 。 当前 , 上海市疫情仍处于高位 , 社区传播风险仍然较高 , 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 防控任务仍十分艰巨紧迫 。 上海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 , 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刻不容缓 。
【接种|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速度再快些】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 , 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 专家指出 , “不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策略都表明 , 疫苗可能是最终的解决方案 。 ”既然疫苗被视作降低新冠肺炎重症、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 那么各地各部门就要集思广益、多管齐下 , 全面提高全民特别是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 。
一般来说 , 一些老年人不接种疫苗有三个原因 , 一是不想接种 , 二是不敢接种 , 三是不能接种 。 比如 , 认为疫苗无甚效果 , 索性不接种;再比如 , 受人误导 , 认为接种疫苗会导致后遗症出现;还有的是 , 身体确有禁忌 , 不适合接种 , 以及行动不便等 , 无法及时接种 。 应该承认 , 这些情况都是客观存在的 , 也是需要正视的 。
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主动作为 , 用经验教训告诉老年人为何要接种疫苗;动之以情 , 晓之以理 , 打消他们的接种顾虑;通过上门服务 , 为老年人接种提供方便 。 至于个别老年人确有身体禁忌 , 不适宜接种疫苗就不宜强推 。
当前 , 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指导各地结合本地的实际 , 丰富宣传的形式 , 加大宣传力度 , 帮助大家更加客观、科学地认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 据报道 , 有的地方为提高老年人接种率 , 出了一些实招 。 比如 , 开设疫苗接种班车、流动接种点 , 或由医务人员上门开展禁忌症筛查 , 这让一些百岁老人都完成了接种 。 无论开辟老年人绿色直通梯、爱心车、疫苗移动车、疫苗接种进社区 , 还打通最后一米 , 直接上门服务 , 都证明了这些措施是有温度的 , 更是有效果的 。
媒体做科普宣传 , 社区工作人员参与家访 , 并提供上门服务 。 用老人熟悉的语言进行科普 , 用老年人信任的公众人物助力宣传 , 都值得一用 。
“疫苗接种是新冠防控的基础性的工作” 。 疫苗接种不能慢 , 需要有序推进 , 加速推进 , 全面推进 。 开拓思路 , 创新模式 , 对老年人群接种工作再部署、再安排、再加把劲 , 就能不断提高接种率 , 为疫情防控打下坚实基础 。 (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