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公赋芧 狙公赋芧的芧是什么意思


狙公赋芧 狙公赋芧的芧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狙公赋芧的芧是什么意思,狙公赋芧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大意是:宋国有个老头养了一群猴子 , 老头和猴子能彼此理解对方的心意 。
【狙公赋芧 狙公赋芧的芧是什么意思】2、后来因为粮食缺乏 , 不得不限定猴子的橡实数量,为了让猴子顺从,老头就欺骗猴子说给他们早上三颗晚上四颗,结果猴子很愤怒,后又改口说给早上四颗,晚上三颗,猴子就变得非常高兴 。
3、狙公赋芧,出自战国庄周的《庄子·齐物论》,引用自郑人列御寇的《列子·冲虚经》 。
4、原文: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 。
5、狙亦得公之心 。
6、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
7、俄而匮焉,将限其食 。
8、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 , 先诳之曰:“与若芧 , 朝三而暮四 , 是乎?”众狙皆起毕怒 。
9、俄而曰:“与若芧 , 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
10、译文:宋国有个养猕猴的人,喜爱猕猴,所以养了成群的猕猴 。
11、他能理解猕猴的意思,猕猴也懂得狙公的心意 。
12、他节省家人的口粮,以此满足猕猴的食欲 。
13、不久缺少粮食,要限制他们的食量 。
14、恐怕猕猴们不听从自己的,先欺骗他们说:“给你们橡子 , 早上三个,下午四个,够了吗?”所有的猕猴们都跳起来发怒 。
15、他不一会儿又说:“给你们橡子,早上四个 , 下午三个,够了吗?”所有的猕猴们都趴在地上表示高兴 。
16、扩展资料庄子意在阐明他的哲学思想,庄子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和论争都是没有价值的 。
17、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来看,是与非、正与误是不存在的,就像“狙公赋芧”一样,“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没什么本质的区别 。
18、《列子·冲虚经》以庄子的故事为本体 , 加以扩充,增加了首尾,才真正成了完整的寓言故事 。
19、它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 。
20、后引申为反复无常,谴责那些说话办事不负责任的人 。
21、这就是成语“朝三暮四”的典故及其由来 。
2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狙公赋芧狙公赋芧赋:给 。
23、芧:橡实 , 橡子 。
24、这句的意思是:狙公给(猴子)橡实(吃) 。
25、【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 。
26、’众狙皆怒 。
27、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
28、’众狙皆悦 。
29、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
30、 狙公赋芧--狙,猕猴 。
31、狙公,伺养猕猴的人 。
32、芧,橡实 。
33、如果知道朝三暮四的意思 , 就不难理解狙公赋芧的意思了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