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唐朝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唐朝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唐朝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典 故“路不拾遗”出自后晋张昭远、贾纬等编写的《旧唐书》 。
2、唐朝的时候 , 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今河北大名、馆陶一带) , 不小心把一件心爱的衣服丢了 。
3、他走了几十里后才发觉,心中很着急 , 有人劝慰他说:“不要紧 , 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找看 , 一定可以找得到 。
4、”那人听了半信半疑,心里话:这可能吗?转而又一想,找找也无妨 。
5、于是赶了回去,果然找到了他失去的衣服 。
6、这件事以后越传越广 。
7、后来 , 人们就把“路不拾遗”变成一个成语 。
8、“路不拾遗”又作“道不拾遗” 。
9、常常用以说明国家安定,们思想品德高尚 , 社会风气很好 。
10、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选自《资治通鉴》)原文:上与群臣论止盗 , 或请重法以紧之,上晒之 , 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 , 故不暇顾廉耻耳 。
11、朕当去奢省费,轻徭博赋 , 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之后,海内升平 ,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 商旅野宿焉 。
12、”___________我不认为古代会有这样的时代,伟大的唐时代贞观之治难道就没穷人了,没有阶级,没有压迫? 我认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只不过是个史家对当时政治清明的赞誉而已 。
13、只是个人文的一个理想吧,比如桃花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唐朝贞观年间的评语,对当时社会的繁荣程度做出了经典的评价 。
14、变法后的秦国和武则天时期的唐朝 , 法律之严格已经达到苛刻的地步,犯罪成本太高 , 没人胆敢犯罪 。
15、贞观之治时期,也就是唐朝最鼎盛的时候 , 也是中华民族最鼎盛的时期个人认为是3楼的比较对,据史料记载 , 在唐太宗时期,全国监狱只有几百犯人,那毕竟还是有的,所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只不过是史家对帝王英明的赞捧罢了 。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唐朝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