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及时接种疫苗 保障生命健康( 二 )


“尽管如此 , 在广大卫生工作者努力下 , 接种疫苗后这五种传染病发病率比使用疫苗前大幅下降 。 继消灭天花后 , 到80年代末 , 脊髓灰质炎下降74.38% , 白喉下降88.89% , 百日咳下降87.47% , 麻疹下降84.60% , 乙型脑炎下降88.84% 。 ”
【免疫|“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及时接种疫苗 保障生命健康】免疫|“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及时接种疫苗 保障生命健康
文章图片

图/视觉中国
疫苗冷链配送时期
——连续12年未发生白喉病例 , 达到了基本消灭的目标
1980年后 , 全国逐步建立疫苗配送冷链系统 , 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 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疫苗可预防传染病控制的进程 , 其中脊髓灰质炎和白喉是典型代表 。
王鸣介绍 , 1965年我国推广儿童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 , 仅1年就使脊灰发病人数下降33% , 1990年开始实施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 , 发病率进一步下降 。 全国1994年报告最后一例病例后 , 至今未再发现由野病毒株引起的本土脊髓灰质炎病例 , 经世界卫生组织证实 , 我国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的目标 。 1960年我国白喉发病率为23.09/10万 , 1962年开展白喉疫苗接种后 , 白喉发病率明显下降 。
“1993年我国开始应用无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 , 并在儿童免疫规划中保持90%以上的接种率 , 从2007年至今我国已连续12年未发生白喉病例 , 达到了基本消灭的目标 。 ”王鸣说 。
计划免疫阶段
——儿童四种疫苗接种率分别达到85%以上
1987年广州市建立起了覆盖全市计划免疫机构的冷链系统 , 使疫苗在运输、储存 , 直到接种点都处于合适温度 。 由此也改变了过去的突击接种形式 , 城市卫生院每周有1次以上、农村卫生院每月1次以上开展门诊式疫苗接种 , 适龄儿童增加了接种机会 , 提高了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 。 从此时起 , 标志着儿童预防接种工作进入了计划免疫阶段 。 王鸣说 , “从1988年开始 , 以省级、县(区)级、乡镇级为单位的儿童四种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疫苗、麻疹疫苗)接种率分别达到85%以上 。 ”
实施计划免疫后 , 广州市的儿童免疫相应传染病防控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乙型脑炎连续多年没有病例报告 , 达到稳定控制;麻疹发病率比建立冷链时的突击接种阶段下降98.42% , 2020年来更降至0.02/10万 , 为历史的最低位 。 1980年广州市0-9岁儿童HBsAg携带率11.5% , 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 , 据2018年开展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 , 儿童HBsAg携带率为0.28% , 下降了97.57% 。 ”
免疫规划的实施 , 在控制传染病的同时 , 还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 减少了大量的社会损失和医疗负担 。 王鸣 指出 , “广东省通过10年新生儿乙肝疫苗的免疫预防接种 , 估计减少乙肝感染者5334 000人 , 减少急性乙肝病人95003人、慢性肝病患者354490人、肝硬化患者42539人以及原发性肝癌1418人 。 10年间对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接种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约为111.19亿元人民币 , 成本-效益比为1:42 。 ”
免疫规划阶段
——成人开展免疫接种
进入2006年 , 国家进一步加强儿童免疫预防工作 , 计划免疫改称为“免疫规划” , 但工作内容没有改变 。 这个时期 , 免疫接种得到了迅猛发展 。 (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的疫苗品种也越来越多 , 接种率也达到95%以上 。 )
王鸣介绍 , 2019年 , 含呼吸道结核在内的传染病死亡在死因顺位中从解放初期的第一位降到第十位 。 此外 , 免疫接种不但在儿童开展 , 也在成人、老年人群中开展 , 尤其是成人类疫苗 , 不断有新的品种推出为大众提供健康服务 , 如可预防宫颈癌的HPV疫苗、预防带状疱疹的带状疱疹疫苗等 。 令人瞩目的是 ,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 多条研发线路的新冠疫苗都为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