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PFS|《肿瘤学年鉴》:首次发现!PD-L1高表达晚期非鳞肺癌患者,用免疫单药治疗就够了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近年来发展迅速 , 尤其是新兴的免疫治疗不断地带来惊喜 。 目前 , 以PD-1/PD-L1抑制剂为主的免疫治疗已经成为晚期NSCLC的重要治疗手段 , 尤其是作为驱动基因阴性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1] 。
与化疗相比 , 免疫单药治疗(CIT-mono)能显著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 , 并且不良反应更少[2] , 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得到获益 。
免疫治疗的疗效与PD-L1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 对比免疫单药治疗与化疗的临床试验显示 , 只有PD-L1高表达(PD-L1表达≥50%)的患者 , 才能从免疫治疗中得到明显的生存获益[3] 。 而与此同时 , 一系列关键临床研究显示[4, 5] , 免疫治疗联合含铂药物化疗(CIT-chemo)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期 , 且安全性尚可 。
那么对于PD-L1高表达的患者 , CIT-chemo与CIT-mono两种治疗方案有何区别呢?为了进一步了解两者的疗效差异 , 来自欧洲胸部肿瘤合作平台(ETOP)的Rolf Stahe教授领衔的团队开展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 首次对比了CIT-chemo和CIT-mono对PD-L1高表达的晚期非鳞NSCLC(Nsq-NSCLC)患者的疗效 。
这项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肿瘤学年鉴》( Annals of Oncology )上[6] 。 研究显示 ,在PD-L1高表达的非鳞NSCLC患者中 , 与CIT-mono相比 , CIT-chemo并没有显著改善患者生存 , 此类患者或仅需免疫单药治疗 。
rwPFS|《肿瘤学年鉴》:首次发现!PD-L1高表达晚期非鳞肺癌患者,用免疫单药治疗就够了
文章图片

论文首页截图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OS , 次要终点为真实世界的PFS(rwPFS) , 一直随访至2020年2月28日 。 共520名患者被纳入研究 , 其中351名接受CIT-mono , 169名接受CIT-chemo 。 两组中 , 从不吸烟的患者仅占少数(n=50) , 大多数患者都是以前或现在吸烟者 , 在CIT-mono组和CIT-chemo组中占比分别达到了90%和91% 。
rwPFS|《肿瘤学年鉴》:首次发现!PD-L1高表达晚期非鳞肺癌患者,用免疫单药治疗就够了
文章图片

患者招募流程图
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如性别、人种、地域、脑转移、肝转移等无显著差异 , 但是与CIT-chemo组相比 ,CIT-mono组患者的年龄更大(46%<65岁 , 20%≥75岁vs 31%<65岁 , 37%≥75岁 , P<0.001) , 且发展为肿瘤IV期的机率更低(93% vs 77% , P<0.001) 。这可能是考虑到高龄患者一般情况相对较差 , 避免加用化疗而选择CIT-mono 。
CIT-mono组几乎所有患者都接受了帕博利珠单抗治疗 , CIT-chemo组主要是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卡铂和培美曲塞 。 两组的治疗持续时间和随访时间相似 , CIT-mono组和CIT-chemo组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分别为 8.5个月(95% CI:6.9-11.0个月)和7.3个月(95% CI:5.5-11.2个月)(P= 0.97) , 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3.5个月(IQR:15.7-28.7个月)和19.9个月(IQR:14.9-26.3个月) 。
结果表明 ,CIT-chemo组和CIT-mono组的中位OS分别为21.0个月(95% CI: 18.3-30.3个月) 和22.1个月(95% CI: 15.3个月-NA) ,调整风险比[aHR]=1.03(95% CI: 0.77-1.39 , P=0.83);分别有87名(53%)和170名(50%)患者出现进展或死亡 ,中位rwPFS分别为10.8个月和11.5个月(aHR=1.04 , 95% CI: 0.78-1.37 , P=0.81) ,即两项数据均无明显差异 。
研究人员进一步按脑/肝转移、吸烟史等对患者进行了亚组分析 , 其中吸烟史对OS有明显的影响 ,在50名从不吸烟的患者中 , CIT-chemo组比CIT-mono组获益更多 , OS和rwPFS均明显延长(OS:HR=0.25 , 95% CI:0.07-0.83 , P=0.02;rwPFS:HR=0.40 , 95% CI:0.17-0.95 , P=0.04) 。 而脑/肝转移对OS没有明显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