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 赵恒是昏君还是明君


赵恒 赵恒是昏君还是明君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赵恒是昏君还是明君,赵恒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狸猫换太子北宋宋真宗皇后死后的事,当时刘妃和李妃都怀了孕 , 很显然,谁生了儿子,谁就有可能立为正宫 。
2、刘妃久怀嫉妒之心,唯恐李妃生了儿子被立为皇后 。
3、于是与宫中总管都堂郭槐定计,在接生婆尤氏的配合下,乘李妃分娩时由于血晕而人事不知之机,将一狸猫剥去皮毛,血淋淋,光油油地换走了刚出世的太子 。
4、刘妃命宫女寇珠勒死太子,寇珠于心不忍,暗中将太子交付宦官陈琳 , 陈琳将太子装在提盒中送至八贤王处抚养 。
5、再说真宗看到被剥了皮的狸猫,以为李妃产下了一个妖物,乃将其贬入冷宫 。
6、不久,刘妃临产,生了个儿子,被立为太子,刘妃也被册立为皇后 。
7、谁知六年后,刘后之子病夭 。
8、真宗再无子嗣,就将其皇兄八贤王之子(实为当年被换走的皇子)收为义子,并立为太子 。
9、一日,太子在冷宫与生母李妃见了面,母子天性,两人都面带泪痕 。
10、刘后得知后,拷问寇珠,寇珠触阶而死 。
11、因此,刘后在真宗面前进谗言,真宗下旨将李妃赐死 。
12、小太监余忠情愿替李妃殉难 , 放出李妃 。
13、另一太监秦凤将李妃接出 , 送往陈州,秦凤也自焚而死 。
14、李妃在陈州无法生活,只落得住破窑、靠乞食为生 。
15、幸亏包拯在陈州放粮,得知真情,与李妃假认作母子,将李妃带回开封 。
16、此时,真宗早已死去,李妃的儿子已经做了皇帝,史称宋仁宗 。
17、包拯又趁进宫向仁宗狄皇后贺寿之机,将李妃带进宫中,李妃才得以与自己的亲生儿子仁宗见面 , 并道出了真相 。
18、后来 , 包公又设计让郭槐供出真相 。
19、已做了太后的刘氏知道阴谋败露,自尽而死 。
20、由于包拯在这一案中立了大功,被仁宗任为首相 。
21、2、由天命耳赵恒年幼时曾登万岁殿,坐上皇帝的宝座,宋太祖赵匡胤对此十分惊奇,摸着他的头问:“天子好做吗?”赵恒回答说:“听从天命罢了 。
22、”3、登基为帝至道三年(997年)三月,太宗驾崩 。
23、太宗驾崩后,赵恒遭遇了由太监王继恩和李皇后(明德皇后)共同谋划的宫廷政变,宰相吕端一力挫败政变,于同月扶立赵恒继位,是为宋真宗 。
24、次年,改年号为“咸平” 。
25、4、咸平之治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人为宰相,勤于政事,分全国为十五路,各路转运使轮流进京述职,减免五代十国以来的税赋 。
26、他也能注意节俭,因此社会较为安定,给国家创造了一个相对长期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机 。
27、当时,铁制工具制作进步 , 土地耕作面积增至5.2亿亩(宋太宗至道二年时,耕地有3亿多亩) 。
28、又引入暹罗良种水稻,农作物产量倍增,纺织、染色、造纸、制瓷等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贸易盛况空前 , 使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 。
29、5、澶渊之盟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 , 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 。
30、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 。
31、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 , 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 。
32、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 。
33、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 。
34、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 , 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 。
35、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
36、 刘娥为四川成都人,生于开宝二年(969年),出身贫寒,从小父亲就死了 , 跟随外祖母家的亲戚四处流浪,十几岁时就嫁给银匠龚美为妻 。
37、为了做生意赚钱,银匠带着刘娥来到当时的京城开封 。
38、龚美生意不好,走投无路,就想把刘娥卖掉 。
39、赵恒(当时还是襄王)的幕僚张旻(张耆)见过刘娥后,觉得她聪慧貌美,想起赵恒曾说起想纳一个四川女子做侍妾,就安排两人见面 。
40、赵恒见到刘娥后非常满意,便把她买了下来 。
41、刘娥颇得赵恒的欢心,两人如胶似漆,形影不离 。
42、宋太宗赵光义知道此事后大怒,勒令赵恒把刘娥逐出襄王府 。
43、父命难违,但赵恒实在舍不得刘娥 , 便偷偷把刘娥寄养在张旻家 。
44、张旻安排家人悉心照顾刘娥,自己为了避嫌,每天睡在襄王府,以免招致不必要的怀疑,甚至是杀身之祸 。
45、赵恒即位后,没有忘记刘娥 , 把她接到了皇宫,疼爱依旧 。
46、刘娥在宫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已经升为德妃 。
47、当时郭皇后已经去世 , 在后宫中 , 刘娥的地位最高,离皇后宝座只有一步之遥 。
48、刘娥不仅温柔美丽 , 且生性机敏,通晓书史,对国家大事也颇具见识 。
49、赵恒批阅文件,刘娥常陪伴左右 。
50、凡有疑难,刘娥总能提供恰当的建议,深得赵恒信任 。
51、在郭皇后去世之后,赵恒有意立刘娥为后,但他也知道刘娥的出身是最大的障碍 。
52、赵恒拿不定主意,就找参知政事赵安仁商量 。
53、正因刘娥出身卑微,赵安仁反对立她为后 。
54、赵恒听了很不高兴 。
55、第二天又找王钦若商量,并把赵安仁的意见告诉了他 。
56、王钦若对赵恒说:“陛下不如问问赵安仁,他认为应该立谁为皇后 。
57、”改天,赵恒问赵安仁该立何人为皇后,赵安仁建议:“德妃沈氏是前朝宰相沈义伦的后人,可以做皇后 。
58、”赵恒次日跟王钦若说明了赵安仁的意见,王钦若说:“陛下不说,臣也知道他会这样说,赵安仁过去曾经做过沈义伦的门客!”赵恒觉得赵安仁徇私 , 就将其罢免,下决心立刘娥为后 。
59、但刘娥为人处事颇为谨慎 。
60、当赵恒决定立她为后时 , 宰相王旦忽然请病假 , 刘娥担心王旦持反对意见,就劝说赵恒推迟此事 。
61、后来王旦上疏表示同意立刘娥为后,这件事情才最终确定下来 。
62、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刘娥被册立为皇后 。
63、刘氏由银匠之妻成为皇后,绝非单单因为美貌 。
64、此时的刘娥已经40多岁,早已过了花样年华 , 吸引赵恒的是她的智慧和能力 。
65、精明能干的刘娥把后宫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同时在朝政方面能给赵恒以帮助 。
66、赵恒十分信任、甚至有些依赖她 。
67、当赵恒的身体状况日趋恶化时 , 刘娥便顺理成章地帮丈夫处理朝廷日常政务,裁定军国大事 。
68、另外,刘娥的前夫龚美将自己的妻子让给赵恒之后,也留在赵恒身边为其效力 。
69、赵恒即位后,龚美改姓刘,与刘娥以兄妹相称 。
70、由于刘娥的关系,刘美升得很快 , 逐渐掌握了京城军权,成为刘娥最为得力的助手之一 。
71、赵恒统治晚期,刘娥权力越来越大,成为实际上的统治者 , 其一举一动,对当时的政局 , 尤其是寇凖、丁谓两派之间的斗争,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
72、刘娥虽受真宗宠爱,但自己却没有生下一儿半女 。
73、正巧,赵恒看上了刘娥宫里的一个侍女李氏(李宸妃),受到赵恒宠幸的李氏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产下一子(赵受益,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 。
74、当时刘娥还没有被封为皇后,年近四旬的刘娥可能认识到自己不会再有孩子,便接受了刘娥的这个孩子,由她和另外一个嫔妃杨氏(章惠皇后)共同抚养,严禁宫人向孩子说明真相 。
75、赵恒很宠爱刘娥 , 默许她抱养李氏之子 。
76、拥有子嗣 , 对刘娥能册立为皇后,以及赵恒死后顺利垂帘听政具有重要的意义 。
77、聪明的刘娥十分明白儿子对她的重要性,不管是出于真心 , 还是假意,刘娥还真是充当了一个合格母亲的角色,细心地抚育赵受益,母子感情十分融洽 。
78、这位皇子从小就叫刘娥大娘娘,叫杨氏小娘娘,一直认为刘娥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直到刘娥去世后 , 才知道真相 。
79、 “狸猫换太子”描述的是宋真宗赵恒时,刘妃(刘娥)与内监郭槐合谋,以添加剥皮狸猫调换李宸妃所生婴儿,李宸妃随被打入冷宫 。
80、赵恒死后,仁宗赵祯即位,包拯奉旨赴陈州勘察国舅庞煜放赈舞弊案 。
81、中途,包拯受理李妃冤案并为其平冤,迎李妃还朝 , 这件事也因此成为经久不衰的典故 。
82、另有版本记载刘妃狸猫换太子后,李氏受冤被打入冷宫而亡,仁宗即位后 , 刘被封为章献太后,垂帘听政,把握朝政经 , 刘氏掌权十几年过足了“权力瘾”才安然死去 。
83、但据《宋史》记载: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眀孝皇帝,讳祯,初名受益 , 真宗第六子,母李宸妃也 , 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生,章献皇后无子,取为己子养之 。
84、甲午,皇太后崩,遗诏尊皇太妃为皇太后,夏四月丙申朔,出大行皇太后遗物赐近臣 , 壬寅,追尊宸妃李氏为皇太后,至此帝始知为宸妃所生 。
【赵恒 赵恒是昏君还是明君】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