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明天将对“三区”内人员进行全员核酸筛查,120紧急扩容!互联网医院入口→( 三 )


第二是划小单元与从严管理相结合 。 划小单元是为了更高效地实施社区防控 。 虽然单元划小了 , 但防疫措施决不松懈 。 小区的每一个分区 , 每一扇大门、小门 , 都要求严格管好 , 同时推进清洁消杀和保供保障工作 。
例如 , 四平路街道的同济新村 , 是一个超大型居住社区 , 面积20多万平方米 , 居住着3189户6000多位居民 , 目前只有少数几栋有阳性感染者 , 但整个社区作为封控区进行管理 。
同济新村居委会尝试在大型居民区中做“软分隔” , 就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好防疫 , 通过原有小区道路、绿化带等自然分隔 , 将涉疫楼栋及附近居民楼根据实地情况“打包”成小的封控区进行严格管理 , 其他区域则为管控区 , 以更好地实现分区分级分类差异化防控和个性化服务 。
第三是宣传引导与多元协同相结合 。 争取小区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 通过告居民书、微信群等方式 , 及时做好政策解读 , 帮助居民理解精细划分的意义 , 从而最大程度降低防控措施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 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放在涉疫区域 。 同时 , 加强居委会、物业、业委会三方协同 , 形成合力 , 倡导居民把安全和防疫有机结合起来 , 达成自律和他律的共识 , 积极参与“无疫小区”的创建 。
下一步 , 我们将动态调整 , 持续优化 , 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与社区治理相结合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
核酸检测准确率如何?
频繁核酸有必要吗?
市临床检验中心给出明确答复
市临床检验中心主任胡晓波介绍 , 核酸检测主要用于判读个体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 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 。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一直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作为诊断标准 。
目前的核酸检测方法主要是将样本中的病毒RNA提取出来 , 再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将病毒基因序列扩增 , 这种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都很高 。 如果核酸检测从采样、转运、核收、检测、结果判读和报告各个环节都能准确无误 , 理想状态下核酸检测准确率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
但核酸检测的准确率也受到有关因素的影响 , 例如标本取材时受检者配合情况、样本存放的温度和时间、检测过程的规范性等等 。 为了保证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 , 实验室会采取多种措施 , 例如通过设置内标来确认采样是否合格 , 通过室内质控来进行监控等 。
全市从4月22日起开展社会面清零攻坚九大行动 , 其中检测筛查行动采取了“抗原+核酸”组合筛查模式 。 抗原检测相对于核酸检测来讲 , 具有速度快、操作方便的特点 , 可用于居家自测 , 但其检测的敏感性比核酸检测要低 , 这是因为核酸检测是一个指数扩增的过程 , 通过适当放大病毒片段的浓度 , 让病毒更容易被发现 。
所以如果一个人还在感染的初期 , 相关体征也未显现出来 , 这时抗原检测可能为阴性 , 就需要核酸检测来确认 。 抗原检测的准确性 , 还取决于个人操作的规范性 。 抗原检测不能代替核酸检测 。
近期的连续筛查主要出于这样的考虑 , 从新冠病毒感染的病程来看 , 存在一定的潜伏期 , 同时 , 不同的个体差异 , 病毒载量也不同 。 当社区完成一轮核酸筛查之后 , 通常那些病毒载量较高的感染者能被筛查出来 , 但也有部分病毒载量较低的感染者 , 会呈现核酸阴性结果 。
因此 , 需要通过连续多次的核酸筛查 , 尽早动态发现阳性感染者 , 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
杨浦首批建110个常态化核酸采样点
打造15分钟检测服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