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亚男|探访屠呦呦工作室:青蒿素问世50周年,为何她仍牵挂?

中新社北京4月25日电 题:探访屠呦呦工作室:青蒿素问世50周年 , 为何她仍牵挂?
中新社采访人员 邢翀
四月的北京万木青翠 , 位于东直门地区的中国中医科学院掩映在一片葱郁之中 。 屠呦呦研究员工作室在院区中药研究所九层 , 根据她原来的办公地址设计改造而成 。
“呦呦鹿鸣 , 食野之蒿” , 《诗经》中这则名句已成为大众心中关于屠呦呦与青蒿情缘的象征 , 工作室展览区域正是从“呦呦初鸣”开始 , 记录她一生与小草青蒿的不解之缘 。
在这份漫漫情缘之中 , 1972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 , 当年屠呦呦课题组从青蒿抗疟有效部位中分离提纯得到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 , 青蒿素的发现标志着人类抗疟历史步入新纪元 。
今年正是青蒿素问世的第50个年头 。 半世纪经过 , 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 。 凭借在青蒿素发现中的原创性贡献 , 屠呦呦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
或许超出外界想象的是 , 已获得无数荣誉、现年92岁高龄的屠呦呦目前仍是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的主任 。
“屠老师一直是中心主任 , 而且是名副其实的 。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廖福龙20世纪90年代加入屠呦呦研究团队 , 他说近年来屠老师随着年纪增大 , 不能亲临现场工作 , 但每月都会看中心的书面汇报 , 遇到重大科研方向性问题还会去她家中面对面沟通 。 “现在和她聊天 , 她最感兴趣的还是青蒿素研究 。 ”
屠呦呦的这份牵挂 , 她的学术秘书袁亚男有着更深的感受 。 袁亚男向采访人员讲述了两个故事 。 去年6月 , 世卫组织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 , 得知这一消息后屠呦呦先是特别高兴 , 紧接着就问 , 还有哪些国家没有消除疟疾?面对这些国家 , 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2020年初 , 新冠疫情暴发后 , 屠呦呦主动向中药研究所打来电话 , 询问青蒿素、中医药在抗击疫情方面有没有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 , 让大家主动思考研究 。
袁亚男还向采访人员讲道 , 去瑞典领取诺贝尔奖时 , 屠呦呦说这是代表国家去领奖 , 着装等各方面的准备都很重要;在人民大会堂领取共和国勋章时 , 她不想坐轮椅给大家添麻烦 , 而是要“漂漂亮亮地完成国家任务” 。 “无论当年以身试药还是这些年来很多细节 , ‘我将无我’的精神品质体现在屠老师生活的方方面面 。 ”
在工作室展区 , 几乎每名参观者都会在这样一块展板前久久驻足 , 展板上写着:胸怀祖国、敢于担当、团结协作、传承创新、情系苍生、淡泊名利、增强自信、勇攀高峰 。 这32个字 , 或许正是屠呦呦始终牵挂这份事业的原因所在 。
屠呦呦总说 , 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 比如在青蒿素抗疟机制、抗药性问题和扩大青蒿素适应症方面还要进行深度研究与发掘 。 近年来 , 屠呦呦团队不断突破 , 提出了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 , 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
让屠呦呦牵挂的 , 还有中医药事业的后来人 。 工作室讲解员隋博元是个年轻小伙子 , 他对采访人员说 , 屠老师经常会问 , 所里又来了哪些年轻人 , 都是哪里毕业的 。 “有时候还会主动要人家电话号码呢!”隋博元笑着说 , 屠老师常说传统中医药是个宝库 , 一定要继承发扬 , 年轻人走上了这条道路 , 就要有一种执着坚持的精神 , 更好地造福人类 。
“学问是无止境的 。 ”展厅展出了哥哥屠恒学写给14岁“呦妹”的赠言 , 这成为屠呦呦一生的座右铭 。 她多次说到 , 青蒿素的发现 , 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 , 也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