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人口占比 一线城市人口余额不足意味着什么


一线城市人口占比 一线城市人口余额不足意味着什么

文章插图
前些年浩浩荡荡的一种群体,因为说不看房价以及工作的重压,选择逃离了北上广深,本以为这4个城市的人口会有所缓和,然而事实证明大部分人还是留下来了,这4个城市的人口净流入始终处于1个增长的态势 。第7次人口普查这个数据就显示,这4大一线城市即将抵达人口上线,余额仅剩411.59万,四大老牌的一线城市满园之后,新的人流将会去往何处呢嘴上说着要躺平,实际都在争分夺秒的奋斗,说的大概就是这一届的,年轻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入到县城省会和一线城市 。那么从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经济越发达,人口的集中度它就会越高,因为这里头有最多的就业机会,有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有最好的医疗条件 。你像韩国总共5000多万人,首尔就有1000多万,占据了全国总人口1/4,日本有1.26亿人大部分都是集中在东京、大阪几个大的都市圈,很多农村都已经没落了,没有什么人居住,我国也不例外 。第7次人口普查这个结果就显示城镇人口增加了2.36亿,农村人口是大幅的减少,中国城镇化率啊达到了64%,从某种程度来说,人口数量代表着消费水平,还有生产水平,有人才有消费才有生产,进而循环产生经济人口数量变动 。就是衡量区域经济活跃程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近10年从全国330多个地级行政区人口变化当中,我们就可以发现,总共有149个城市的人口出现了减少,占比达到了44.7%,广东的人口增加了2170万,浙江的人口增加了1000万,江苏山东人口增长都在500万以上,这几个都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那与之相反的是,我们看到东北三省在过去的十年流失了1101万人,除了辽宁其他的两省经济也处于全国的倒数 。长期以来,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这是国人向往的地方,特别是大学毕业生把一线城市作为自己的首选,但是打拼了数年之后,因为望尘莫及的高房价以及996的工作重压,让不少的年轻人重新选择到二线到三线城市去发展,被舆论称之为逃离北上广这个群体虽然还不算庞大,但是和多年来人才流动的潮流奔向北上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逃离北上广,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也就是说逃离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的一线城市,是在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的一个情况之下,在白领中兴起的这么一个思潮,我们以为会看到北上广的人口数据的一个下降,然而事实却狠狠的打了所有人的脸 。在上海市的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当中,以2500万人左右规模作为2035年常住人口的一个调控目标 。
而2020年上海市的人口普查就显示,人口的规模已经达到了2487.09万,人口余额仅有12.91万 。北京城市的一个总体规划2016~2035年确定常住人口的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 。根据2020年的人口普查,北京市的人口数量达到了2189.3万,人口余额是110.7万 。再看广州市总体规划就是2017~2035 2035年广州常住的人口的规模会控制在2000万左右 。2020年广州的常住人口呢1867.66万,人口的余额132.34万 。再看深圳深圳是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就2020~2035年就提出了2035年常住人口的规模1900万 。2020年深圳的常住人口规模1756.01万,人口余额143.99万,这就意味着四大一线城市总体的常住人口的余额就仅剩411.59万,未来城市人口虹吸的效应会越来越厉害 。东部西中西部的人口,省会西省内其他城市人口,一些小城市的人口预计它会继续萎缩,而大城市的人口会越来越多,而在北上广深人口余额不足的情况之下,有哪些城市或将成为后续人口流入的区域,珠三角,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前沿阵地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大批的年轻人涌入到这一块热土上,从1989年开始,广东的GDP就位列我国的第一,至今已经32年了,广东的人口和日本差不多,Gdp和韩国差不多,单独拿出来都有机会进入全球前10,过去几十年来珠三角的经济是飞速在发展,全国4个一线城市这个地方就占据了2个,广东、东莞、佛山也位列14个特大城市之中,或将持续吸引人才的流入长江三角洲的这个范围比珠江三角洲更广,住着2.25亿的人口,贡献了全国1/4左右的g除了一线这个城市,上海其他的还有像杭州、南京、苏州、宁波这4个新的一线城市人口增量上,浙江和江苏名列前茅 。再来就是京津冀,北京就不用多说了啊,天津这几年经济发展有点慢,跌出了全国的前10,所以一些人就开始不太看好,但实际上从人口上来看,天津仍然是我国7座超大城市之一,而且天津拥有我国北方最大的港口,未来的潜力依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