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气血养生法

中医指人体内气和血的统称 。中医学认为气与血各有其不同作用而又相互依存,以营养脏器组织维持生命活动 。下面搜小知识小编给大家介绍黄帝内经气血养生法,希望对你有用!
黄帝内经气血养生法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血,基本上是指血液;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黄帝内经气血养生法从气、血、津液的相对属性来分阴阳,则气具有推动、温煦的作用,属于阳;血和津液,都为液态物质,具有濡养、滋润的作用,属于阴 。
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气、血、津液;它的生成和代谢,又依赖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因此,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方面,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之间,始终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 。
此外,我们还经常提到“精”,它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精”在我们中医学理论上的基本含义,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狭义之“精”,就是通常所说的生殖之精;广义的“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液和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物质,所以又称为“精气” 。生殖之精,我们已在前面讲述过了 。
一、气的基本概念
气,在古代是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就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 。如《周易·系辞》所说:“天地氤氲,万物化生” 。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被引进医学领域,在中医学中逐渐形成了气的基本概念 。
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黄帝内经气血养生法(《素问·宝命全形论》) 。黄帝内经气血养生法这就是说,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也就是“天地之气”的产物 。人的形体构成,实际上也是以“气”为其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故曰“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医门法律》) 。
气,又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黄帝内经气血养生法《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生,以养五气 。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黄帝内经气血养生法人的生命活动,需要从“天地之气”中摄取营养成分,以养五脏之气,从而维持机体的生理活动 。所以,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由于气具有活力很强的不断运动着的特性,对人体生命活动有推动和温煦的作用,因而中医学以气的运动变化来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 。
人体的气,来源于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也就是水谷之精气,简称“谷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
二、气的生成
人体的气,来源于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也就是水谷之精气,简称“谷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 。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器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将三者结合起来而生成 。
先天之精气,依赖于肾藏精气的生理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先天之精气的生理效应;水谷之精气,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才能从饮食物中摄取而化生;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则有赖于肺的呼吸功能,才能吸入 。因此,从气的来源或气的生成来看,除与先天禀赋、后天饮食营养,以及自然环境等状况有关外,均与肾、脾胃、肺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黄帝内经气血养生法肾、脾胃、肺等生理功能正常并保持平衡,人体的气才能充沛;反之,肾、脾胃、肺等生理功能的任何环节的异常或失去协调平衡,均能影响气的生成,或影响气的正常生理效应,从而形成气虚等病理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