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此花与汝同归于寂原文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此花与汝同归于寂原文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此花与汝同归于寂原文,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
2、——王阳明王阳明,名守仁 , 字伯安,浙江余姚人 。
3、因晚年爱越城东南二十里之会稽山阳明洞,筑室以居,自号阳明子,学者乃称阳明先生 。
4、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并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哲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
5、其代表作是以其语录和论学书信为主要内容的《传习录》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 。
6、《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 。
7、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 。
8、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
9、”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 。
10、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 。
11、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 。
12、“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
13、“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 。
14、这个知是“良知” 。
15、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 。
16、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
17、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 , 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
18、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此花与汝同归于寂原文】19、”上面这句名言出自《传习录》 。
20、据说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 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
21、”散文家余秋雨在《王阳明法书集》的序言中写道:“倘若把中国历史上集大成式的哲学家缩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王阳明(守仁)的名字 。
22、由于他的哲学思想高超、警策、简明,又由于他的人生经历曲折、奇特、宏富,他在中国文化领域的知名度是其他许多哲学家无法比拟的 。
23、“中国古代哲学 , 发展到宋明理学,叠起一座高峰,比之汉唐绎学的理论思辩方面,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而阳明之学则是中国儒家的最后一个高峰,并成为近世启蒙思想的先导 。
24、梁启超称王阳明“是一个豪杰之士”,是因为他在程朱理学笼罩一统天下,以极大的勇气,挺身而出,用“心即理”的学说之与抗衡,以“知行合一”理论戳穿了那些道貌岸然的理学家 。
25、他的新说,对当时社会,“像打一药针一般,令人兴奋”,“吐出很大光芒” 。
26、王阳明的这一观点像极了上面贝克莱的观点——存在即被感知 。
27、看见花时,感觉到了,花就存在;没有看见时,感觉不到,花就不存在 。
28、但是 , 两个人还是有所区别的:贝克莱是要通过“存在即被感知”这句名言解决认识论问题,到最后,为了保证物的存在,贝克莱还不得不搬出了上帝来保证外物的存在 。
29、王阳明不同,其“心外无物”说的是意义问题,和维特根斯坦的“世界的意义在世界之外”近似 。
30、也就是说,“心外无物”是指心乃生发意义的源泉,不致“良知” , 外在世界尽管五彩缤纷,但对我毫无意义可言 。
31、就当你未见到那个美丽的女子时,在你心中那个人便根本不存在,只有你见到她,那美丽才会呈现于你眼前 , 于你而言才会具有意义 。
32、先生说致良知,良知在于我们的本心,与龙场悟道一样 , 你未见龙场之时,世界于你只是狭小的周围一圈 , 当你来到深山自然之中 , 心会变得与自然一样广阔,便能窥见更多的真理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