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天目湖的前世今生 天目湖在什么地方

位于溧阳城南8公里处, 是个风景绝佳的美妙去处 。 那里有秀丽的湖光山色, 层林野趣, 丰富的人文景观, 以及诱人的香茗美食 。 旅行家称赞她集太湖烟波浩淼之势, 西湖淡妆浓抹之美, 千岛湖环拱珠联之局于一身, 省旅游部门把她定为全省六大重点旅游开发区之一 。
然而, 天目湖的内蕴远非于此 。 在30多年的岁月里, 她随着国运兴而兴, 随历史的潮流动而动, 随人们的观念变而变, 由灾难深重的害水, 变成灌溉之便的利水, 变成多种经营的肥水, 又变成旅游开发的丽山秀水 。 她愈变愈美丽, 愈变愈富饶, 愈变愈发人深思……

溧阳天目湖的前世今生  天目湖在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亲爱的读者, 你想知道她变化的始末吗?那就让我们追随历史的脚步, 看一看她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看一看溧阳人民巧用自然、建设人间天堂的这一稀世杰作吧!
害水——利水
天目名浙西, 逶迤走苏皖;溧阳留余脉, 山洪无遮拦;
这话说的是1958年之前 。 浙江西部有名的天目山沿着苏皖边界, 蜿蜒来到溧阳城南, 大小山丘数以百计 。 在戴埠、山丫、茶亭三乡交界处形成漫长的丘溪峡谷, 有8条支流、48条涧水相汇于沙河, 统称“南山水” 。 每年汛期, 暴雨骤降, “南山水”如同千百万头洪水猛兽, 直泻而下, 横冲直撞, 冲毁沿埠的大片庄稼、村宅民舍, 酿成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悲剧 。 因此, “南山水”被视为溧阳地区洪涝灾害的罪魁祸首 。 清乾隆年间, 宰相史贻直的祖坟墓就建于附近的新堠山南麓, 面迎山洪汇流汹涌奔腾的大水, 民间有“收尽南山水, 做尽北京官”的传说 。 每年旱至, 此地又滴水贵如油, 土地龟裂, 颗粒无收 。 地主挖坑蓄下的点水, 又不给农民食用, 逼得无数乡民背井离乡, 乞讨为生, 人民发出几乎绝望的呼号:“穷沙河, 害人精, 一场大雨遍地淹, 十天不雨到处旱, 十年常有九年灾 。 ”直至50年代, 这里人烟稀少, 仅有的几个村落也全是土墙草舍, 一片贫瘠苍黄的景象 。
念林海天兵, 出生入死;英雄儿女, 伏虎降龙;
溧阳天目湖的前世今生  天目湖在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1958年, 沙河水库修筑现场
此话说的是1958年, 溧阳人打响了改天换地, 治山治水的战斗, 茶亭城南等乡成千上万的民工一起上阵, 筑坝修渠, 鏖战数载, 先后建成主、东、西三个拦洪大坝, 构成了可蓄水1亿立方的庞大的沙河水库 。 修筑了长62公里的三条干渠, 278公里的支渠, 建造桥、涵等建筑物1478座, 还建设了3个发电站、3个提水站, 使整个灌区排灌系统配套成龙, 附近6乡的10万亩庄家旱涝保收, 稳产高产 。
让我们打开历史的册页看一看吧 。 原来戴埠、茶亭、沙河等乡正常年景, 平均亩产粮食仅有166公斤, 而现在平均亩产650公斤以上, 整整翻了两番, 人均年收入从上百元增长到1000元以上 。 特别令人惊喜的是, 有了沙河水库这只聚宝盆, 能够抵御百年不遇的洪涝干旱灾害, 显示了人定胜天的巨大威力 。 1978年, 溧阳大旱, 半年无雨, 赤地百里, 连山上的大片毛竹都干燥而死, 而沙河水库的涓涓细流不断滋润着10万亩庄稼, 这一年附近6乡大旱大丰收, 以茶亭为例, 全年农业总产值达634万元, 比上一年正常年景还多近20万元 。
1991年, 溧阳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 日降雨量20多毫米, 持续月余, 许多乡村, 田里行舟, 公路中断 。 而沙河水库发挥了大蓄水库的作用, 储水高达21.64米, 使下游几十万亩村舍、庄稼免受洪水冲击之苦 。 这一年附近6多大涝大丰收, 茶亭乡秋粮收获9673吨, 和1990年持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