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战败了就一定往北逃吗 古代打仗打输了为何要叫做败北

为什么打了败仗都叫“败北”而不叫“败南”?

古时战败了就一定往北逃吗  古代打仗打输了为何要叫做败北

文章插图

“北”即战败“北”是“背”的古文 。 《说文解字》中说:“北 。 背也 , 二人相背 。 ”其实看字型就知道 , 正是两人背靠着背 。 所以“北”字就引申为“背” 。 而在征战中 , 两军相对 , 打不过的一方转背逃跑 , 总是把背部袒露给胜利的一方 , 所以战败称为“北” 。
我们看到在上古记载战争的文件中 , 只有“北” , 只有“北” , 并没有“失败”、“战败”、甚至连“败北”都没有 。 如《孙子兵法》有这样一句话:“佯北勿从 。 ”意思是“假装战败逃跑的敌人 , 不要追赶” 。 西汉贾谊的《过秦论》一文中亦有“追亡逐北”这样的说法 , 意思是“追杀败逃的敌军” 。
而“北”字作为方向释义可能也和“背”有关 。 古人在观星辨位时一般是南向而坐 , 也就是“坐北朝南” , “左青龙右白虎” , 即左东右西 , “前朱雀后玄武” , 即“面南背北” 。 繁体字中“東”为日上之木 , 代表日出东方;“西”本意为“栖” , 代表倦鸟归巢;“南”外形草木茂密向阳 , 代表光线充足;“北”还是背靠背 , 咱们处于北半球 , 为了找到更多的阳光 , 房子都是坐北朝南 , 那么南方的背面自然是“北(背)”了 。
古时战败了就一定往北逃吗  古代打仗打输了为何要叫做败北

文章插图

“北”作为“战败”的含义从“背”中通假过来 , 很可能和“北”字代表方位的发源是差不多的 , 都是因为“背靠背” 。
【古时战败了就一定往北逃吗 古代打仗打输了为何要叫做败北】而这个平行的引申是互不干扰的 , “战败”和“方位”没有任何关系 。 “战败”就是“北之” , 与“东、南、西、北”任何一个方向都没有关系 , 并非指往北逃 。 所以也就不可能出现“南之”代表往南逃的意思 。 战败了往南逃也是“北之” 。
那“败北”又是如何出现的呢?
“败”字 , 原意是摧毁 , 毁坏 。 秦汉时期 , 战争规模逐渐扩大 , 不但消灭敌军 , 还要进行摧毁 , 加上字词的发展 , 就出现了“败北”一词 。 如《史记·项羽本纪》:“吾起兵至今八岁矣 , 身七十馀战 , 所当者破 , 所击者服 , 未尝败北 。 ”
随着汉字的发展 , “北”字单独使用作为方位则深入人心 , 一直没有变化 。 但是在失败、失利方面的意思渐渐被越来越丰富的其他词语(失败、战败、败逃等等)代替 , 只是还保留在“败北”一词里面 , 固化成一个词 。
?可以说现代汉语中“败北”中“北”字已经没有了意义 。
我们在今天一般不会使用“败北”来形容战败 , “败南”就更加不会出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