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三杰”指西汉建立时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开国功臣 。 在击败项羽,击败西汉王朝后,刘邦向手下表示:“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 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 ”
可是,汉初三杰的命运却截然不同的 。 其中,张良最后云游四海,获得了善终的结局 。 萧何靠着自污名节,也勉强获得了善终的结局 。 与此相对应的是,吕后与萧何合谋,诱韩信杀于长乐宫钟室,夷灭三族 。 由此,韩信的结局,显然是最悲惨的了 。 那么,问题来了,刘邦的“汉初三杰”,张良萧何得以善终,偏偏韩信却被处死?
文章插图
一
项羽兵败后,他的逃亡将领钟离眛因素来与韩信关系很好,就投奔了韩信 。 对此,汉高祖刘邦准确亲自前往楚国 。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中记载:“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 。 ” 刘邦将到楚国时,韩信打算起兵谋反,但又认为自己无罪;想去谒见刘邦,又怕被擒 。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相对于张良和萧何,韩信显然没有对刘邦忠心耿耿,一度有了起兵造反的想法 。 当然,这也是因为张良和萧何在初期就辅佐刘邦了,而韩信一开始是项羽的手下,后来才转投刘邦的 。 所以,韩信对于刘邦的忠诚度不高,自然也就容易理解了 。 不过,对于韩信来说,谋反的念头一旦有了,之后就很难杜绝了 。
文章插图
二
从楚王被贬为淮阴侯后,韩信心怀怨恨 。 陈豨被任命为钜鹿郡守,因其过去是韩信的部将,所以去拜见了淮阴侯韩信 。 对此,韩信就让陈豨在外面造反,然后自己在京城响应 。 陈豨一向知道韩信的雄才大略 。 深信不疑,说:“我一定听从您的指教!”公元前197年,陈豨果然反叛 。 汉高祖刘邦亲自率领兵马前往,韩信托病没有随从,因为他等待的机会终于到来了 。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中记载:阴使人至豨所,曰:“第举兵,吾从此助公 。 ”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 。
文章插图
韩信一方面暗中派人去告知陈豨,让他尽管起兵,自己一定会协助他的 。 另一方面,韩信就和家臣商量,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 。 可以这么说,韩信的计划以及发起的时机,已经是比较合理的 。 当时汉高祖刘邦不在京城,韩信只要能控制京城,确实可以把水搅浑,从而引发更多的叛乱,进而达到浑水摸鱼的效果 。 但是,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 。
三
在韩信等待陈豨消息的时候,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韩信,韩信把他囚禁起来,打算杀掉他 。 紧接着,这位家臣的弟弟向吕后告发了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 。 于是,吕后当机立断,和萧何命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杀掉了,还诛杀了韩信三族 。 因此,韩信的结局,主要原因就是他咎由自取 。
在被贬为淮阴侯后,韩信如果可以吸取教训,不再有什么不臣之心的话,完全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 与此相对应的是,张良和萧何,无疑要比韩信更能放得下 。 一方面,在刘邦建立西汉后,张良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 。 比如在刘邦剪除异姓王的过程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 。 至于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 。
- 负荆请罪的历史典故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
- 汉高祖刘邦手下有四大谋士 刘邦的军师有哪几个
- 国士张良为什么刚刚投奔刘邦 张良为什么投靠刘邦
- 历史上刘邦为什么敢去鸿门宴 刘邦为什么亲自去鸿门宴
- 刘邦真实的军事能力怎么样 刘邦的军事能力如何
- 刘邦白登之围为什么韩信没有去 刘邦白登之围韩信在干嘛
- 为什么刘邦能先入咸阳 刘邦为什么让出了咸阳
- 刘邦是如何笼络人心 刘邦凭什么收服人心的
- 世界三大最昂贵的口红 世界上最贵的口红多少元
- 万用表的使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