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的故事 房玄龄简介资料( 二 )


房玄龄于贞观三年(公元628年)当上了左仆射(宰相) 。 他处理政事尽心尽力,“惟恐一物失所” 。 他“用法宽平”,深受李世民信任 。 因此,李世民诏令他主持制订唐朝律令 。 他研究前朝的律令后认为:“旧法规定:兄弟分家各居时,有人受封,另外的兄弟不相及;而有人谋反,则另外的兄弟皆连坐死 。 孙子可以因袭祖父的官爵;而祖父犯罪,孙子则被流放 。 这些都不符合情理” 。 他主持制定的唐律共五百条,立刑名二十等,其中笞刑五等,自十至于五十;杖刑五等,自六十至一百;徒刑五等,自一年至三年;流(放)刑三等,自千里至于三千里;死刑二等,绞刑和斩首 。 这部唐律比隋律减死刑九十二条,减流刑七十一条,那些削烦去害、变重为轻的条目,多不胜记 。 他还主持制定唐令一千五百九十条;又统一规定了枷(械颈刑具)、瘿(械手刑具)、钳(金属夹具)、瘾(锁具)、杖、笞等刑具的长短宽窄;还删节唐朝建立以来的皇帝诏令,定留七百条,颁布执行 。 房玄龄的法制思想与李世民是相同的,所以他主持制定的律令,得到李世民的首肯 。
房玄龄崇尚儒学,所以极力推崇孔子 。 李渊当皇帝时,国学之中的庙堂以周公为先圣,孔子配飨 。 房玄龄等建议停祭周公,以孔子为先圣,颜回配飨 。 李世民诏令执行 。
在房玄龄等倡导下,唐朝大收天下儒士,根据他们的学识,分别予以录用;还扩大各类学校招生 。 李世民多次亲自到国学听祭酒、博士讲授儒学 。 四方儒士纷纷负书而至长安 。
吐蕃、高昌、高丽、新罗等少数民族酋长也派子弟进长安入学 。 国学之内学生“几至万人”,“儒学之兴,古昔未有” 。 唐初形成这种教育兴旺的局面,是与房玄龄积极倡导分不开的 。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好大喜功,滥用民力 。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朝鲜半岛上的高丽和百济联兵进攻亲唐朝的新罗 。 贞观十年(公元645年),李世民不听劝谏,下诏进攻高丽,分水陆两军进兵,水军由张亮率领,共四万千人、战舰五百余艘,陆路由李癪率领,近十万人 。 唐军进攻高丽受到顽强抵抗,损兵折将,不得不于当年十月撤兵 。 后来,李世民又改用轮番攻扰的办法,试图先疲惫高丽后大举进攻,结果也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反而激起邻国的不满,国内人民怨声载道 。
【房玄龄的故事 房玄龄简介资料】房玄龄对李世民不恤民力征讨高丽早就有不同意见,但由于李世民独断专行丢掉了善于纳谏的好作风,且猜忌大臣,动辄杀人,所以他也不敢进谏 。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房玄龄病情已十分严重,对他的儿子他们说:“吾受主上厚恩,今天下无事,唯东征未已,群臣莫敢谏,吾知而不言,死有余责 。 ”于是,他抱病上表称:“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陛下功名威德亦可足矣,拓地开疆亦可止矣 。 且陛下每次一重犯,必令三复五奏,进素膳,止音乐,(那是因为)重人命也 。 令驱无罪之士卒(东征高丽),委之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独不足悯乎!向使(如果)高丽违失臣节,诛之可也;侵扰百姓,灭之可也;他日能为中国患,除之可也 。 今无此三条而坐烦中国,内为前代雪耻(李世民东征高丽时称:‘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利,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予弟之仇 。 ’) 。 外为新罗报仇,岂非所存者小,所损者大乎!愿陛下许高丽自新,焚凌波之船,罢应募之众,自然华、夷庆赖,远肃迩安 。 ”李世民见此表奏很受感动,说:“彼病笃如此,尚能忧我国家 。 ”因此,他亲往房玄龄府上,“握手与决,悲不自胜” 。 房玄龄去世后,李世民赐他为太尉、并州都督,谥名文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