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扫房子:民间“二十四扫房子”,有什么讲究?什么来历?

扫房子,又称扫屋、扫尘、扫房、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中国民间过年传统习俗之一 。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南方称“扫屋”,北方称“扫房” 。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寄托了中华民族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民谣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四,扫尘日 。”此日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掸拂尘垢蛛网,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疏浚明渠暗沟 。

二十四扫房子:民间“二十四扫房子”,有什么讲究?什么来历?

文章插图
扫尘的传统风俗,由来已久 。民谣说:“二十四,扫尘日 。”年尾廿三/廿四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南方称“扫屋”,北方叫“扫房” 。在年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用青竹叶与柚子叶绑在杆上清扫屋顶天花、墙壁上的尘垢蛛网,谓之扫去“穷运”、“晦气”,来年清吉 。
二十四扫房子:民间“二十四扫房子”,有什么讲究?什么来历?

文章插图
除了扫屋外还要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疏浚明渠暗沟等 。大江南北,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民俗专家表示,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 。此习俗向人们传递着过年忙碌气氛的信号 。
二十四扫房子:民间“二十四扫房子”,有什么讲究?什么来历?

文章插图
年尾廿三/廿四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民间将年尾廿三/廿四称为扫尘日 。每逢春节来临,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按中国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迎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
二十四扫房子:民间“二十四扫房子”,有什么讲究?什么来历?

文章插图
传说一
二十四扫房子:民间“二十四扫房子”,有什么讲究?什么来历?

文章插图
农历腊月二十三这是神明归天的日子,人间只有一些值日神及地主等小神看顾秩序;中国民间又以为神明上天之後,须等到第二年的初四晚,方才回凡人间;于是便有传说,这时间内,即使翻转屋子也不必顾虑任何细节,利用这一天搬移物件或砂尘乱飞更不怕冲犯家中神明 。
二十四扫房子:民间“二十四扫房子”,有什么讲究?什么来历?

文章插图
古人就定下这一天是可以大扫除的日子 。
二十四扫房子:民间“二十四扫房子”,有什么讲究?什么来历?

文章插图
“扫尘日”和“送神日”的正确日期,有说是二十三日 。
《五经异义》则说,官府在二十三日祭灶,基於这本主张官府二十三日祭灶的书,亦指出官府是选择在二十三日“阴阳”交介的时间送神 。
因此,其实就是指从二十三日亥时进入二十四日子时的交界时间──依然是二十四日 。东南亚一带的华人多数源自闽广两省,受当地民间习俗影响,因此,东南亚华人普遍的把二十四日视为“送灶”和“扫尘日”的正日 。
传说二
有个邪神喜欢搬弄是非,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 。久而久之,在玉帝的印象中,人间是个充满罪恶肮脏的世界 。一次,邪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 。玉帝听后大怒,降旨迅速查明下界犯上作乱之事,凡是怒忿天神,亵渎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做记号 。玉帝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做有记号的门户,满门抄斩,一个不留 。邪神见阴谋得逞,偷偷地下界在每户人家屋檐下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官斩尽杀绝 。邪神的阴谋被灶神发现了,急忙召集各家的灶神商量对策,其办法是: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之日起,到除夕接灶神前,各家各户必须来个大扫尘,哪户不打扫干净,灶神就不进宅 。人们遵照灶神的嘱咐,清扫尘埃、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屋里屋外、房前房后、庭院四周全打扫得干干净净 。
除夕夜,王灵官来到人间,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一家人团聚欢乐,美满幸福 。王灵官找不到标明劣迹的记号,便赶回天庭,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如实禀告玉帝 。玉帝这才知道受了邪神的欺骗,十分震怒 。降旨捉拿邪神,掌嘴三百,永拘于天庭,不许下界作恶 。
从此,人们为除难消灾,每到腊月二十三送灶神,除夕夜迎灶神期间,必须扫尘除埃 。时间久了,便逐渐成为一种传统民俗 。
《吕氏春秋》中已有记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前扫尘的习俗 。按照民间说法,“尘”与“陈”谐音,所以“扫尘”也叫“扫陈” 。年节扫尘有“除旧布新”的含义,扫尘蕴含了人们“推陈出新”、“辞旧迎新”、“破旧立新”的愿望和期盼,其用意就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去 。这一风俗反映了我国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寄寓了人们美好的期盼,至今仍保持顽强的生命力 。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 。”
宋吴自牧《梦粱录.除夜》:“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 。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 扫尘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 。”
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 。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 。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等等” 。
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 。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亦称“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 。旧时至农历二十日,大家小户准备过年 。在祀灶前后至除夕,例有一次卫生大扫除,墙角床下及屋柱屋梁等处一年的积尘,均须于此日以扫帚清除干净;箱柜上的金属把手等,也应擦拭一新 。甚俗起源甚古 。
清徐崧、张大纯《百城烟水.苏州》“二十七日扫屋尘,曰除残 。”
清顾禄《清嘉录.十二月.打埃尘》:“腊将残,择宪书(指历本)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尘 。”
【二十四扫房子:民间“二十四扫房子”,有什么讲究?什么来历?】清蔡云《吴歈》诗:“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 。”又引《岁时琐事》:“十二月二十四日扫舍宇,凡有所为,不择宪书,多嫁娶,谓之乱丝日 。”又《月令精钞》:“二十四日为无忌日 。”、“三尸神”道教称在人体内作祟的“神” 。据《太上三尸中经》说:“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 。”又说每逢庚申那天,他们便上天去向天帝陈说人的罪恶;但只要人们在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