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3D打印”:利用激光光束捕捉空气中的微粒


空中“3D打印”:利用激光光束捕捉空气中的微粒

文章插图

抗议“太空涂鸦”
未来9个月,天空中最亮的星星,将是一颗超大的“迪斯科球” 。
这个跻身太空的小胖子,是个“腰围”1米的碳纤维球,上面有65个银光闪闪的高反射面,每90分钟绕地球环游一圈 。 它能够反射阳光,每到黄昏或黎明,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能看到它的身影 。
在新西兰,这一“壮举”被誉为在商业太空探索中迈出了“史无前例的一步” 。 将它秘密送上太空的新西兰初创公司火箭实验室,还给它起了一个很有人文情怀的名字——“人类之星” 。
“让地球上每一个人都拥有共同的体验”,是该公司CEO彼得·贝克的心愿 。 他希望,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健康还是疾病,战争还是和平,人们都能在“人类之星”的照耀下忘掉眼前的苟且,仰望星空,将目光投向浩瀚的宇宙,换个角度思考人生 。
【空中“3D打印”:利用激光光束捕捉空气中的微粒】不过,这碗充满文艺浪漫气息的“鸡汤”没能打动天体物理学家,反而成了他们眼中不受欢迎的“太空涂鸦”,被群起而攻之 。
亮度过高的人造物体会影响科学家观测星空,在脆弱的太空制造更多垃圾,那是另一种形式的“人类对宇宙的入侵” 。 运转9个月后,这颗人造卫星将在重返地球大气层的途中被烧毁 。
更重要的是,它可能让人们失去对自然和未知的敬畏 。
就像给北极熊装上五颜六色的灯牌,把企业标语贴到珠峰的最高处,没有人会为这样的“创意”叫好 。 同样,把一颗闪闪发亮的“迪斯科球”送进太空,也一点都不酷 。
空中“3D打印”
一只发光的紫色蝴蝶振翅飞舞,翩翩落在科学家的指尖 。 它来自未来 。
这是人类畅想过无数次的画面 。 电影《星球大战》中,机器人R2-D2将莱娅公主的图像传送到稀薄的空气中,成了科幻电影最经典的桥段之一 。 杨百翰大学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这项最新研究成果,“就像是从电影银幕上走下来的” 。
用看不见的激光光束捕获空气中的微粒,把它拖到图像的每一个点上 。 第二组红色、绿色和蓝色的激光投影过来,照亮正在快速移动的粒子 。 用科学家的话说,这相当于“在空气中3D打印东西,并且很快就把它擦掉” 。 只要速度足够快,它移动的轨迹就会在人的视线中形成一条实线,就像黑暗中的烟火 。
这是人类第一次绘出真正的三维图像,而且“比想象中还要真实” 。 让一圈人围在它周围,每个人都能看到不一样的画面 。 过去的全息图虽然看起来是三维的,但“所有魔法都发生在一个二维的表面” 。
这项技术还很不成熟 。 科学家创作的图像要么非常小,要么运动非常缓慢 。 那只由紫色光点组成的蝴蝶只有几毫米长,肉眼勉强能够看见 。 一位研究人员画出了莱娅公主的样子,花了足足40秒才完成 。
我们毕竟离想象中的未来更近了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