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在哪里,寒山寺为什么半夜敲钟

【寒山寺在哪里,寒山寺为什么半夜敲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继的名作《枫桥夜泊》寒山寺在哪里,全诗如下:作者:张继

寒山寺在哪里,寒山寺为什么半夜敲钟

文章插图

寒山寺在哪里,寒山寺为什么半夜敲钟

文章插图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寒山寺在哪里,寒山寺为什么半夜敲钟

文章插图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这个问题 。第一,寒山寺的钟质量怎么这好,声音可以传如此之远?寒山寺在苏州阊门外的枫桥镇,张继一首《枫桥夜泊》捧红了寒山寺 。据说枫桥原叫封桥,因为这首诗改名枫桥,与寒山寺一起名闻天下 。此外,还有就是这悠扬的钟声了 。张继能听到夜半的钟声,是因为客船距离寒山寺近,还是因为距离远,但钟的质量好呢?这首诗名为《枫桥夜泊》,诗人当时住在停泊于枫桥边的客船上 。去过寒山寺旅游的人,都知道枫桥,在寒山寺北,距山门不过百步之遥,枫桥景点就在寒山寺的对面 。显而易见,诗人听到钟声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与钟的质量关系不大 。
但寒山寺的大钟,据《寒山寺志》载,传说“唐钟冶炼超精,云靁奇古,波磔飞动,扪之有凌”(《寒山寺志》),确实有着不同凡响之处 。如今的寒山寺大钟,却是屈指可数的 。后期为了发展寒山寺的文化产业,大钟成为寺院的一大亮点 。大钟总重108吨,含义有两点 。第一,这口名扬天下的大钟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钟” 。第二,佛教认为人生有108种烦恼,108吨佛钟敲响108声,其意为“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钟声给人不一样的震撼和感悟 。同时对大钟的声音提出了要求,声间要洪亮、浑厚、音质好,余音要在这120秒以上 。这口大钟从开工制模到最后铸成,耗时八个多月,最后安放于寒山寺大钟楼,并于2008年拿下基尼斯世界纪录,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大的佛钟 。这样的成就,离不开祖先张继《枫桥夜泊》中的”夜半钟声” 。
第二,寒山寺夜半敲钟的原因钟的历史渊源流长,在我国的历史上,它既是礼器也是乐器,后来大钟沿用至佛门中,成为每个寺院的标配之物 。寺院大钟,又叫梵钟 。钟声的功能,一是寺院僧侣们修行起居的讯号,二是在佛事庆典的日子,用钟来奏法乐 。若是非常规的敲钟,则表明有重大事情发生,比如有高僧圆寂等,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 。苏州古时称姑苏,唐宋时期,苏州寺院有半夜打钟的习俗,称为分夜钟 。在唐代,也有唐诗反了这一现象 。比如“隔水悠扬半夜钟”,“遥听缑山半夜钟”等 。还有记载,宋人陈正敏曾住在苏州一寺院中,夜半听见敲钟,于是问和尚原因,和尚告诉他,这是分夜钟 。由此可见,诗人张继听到的钟声恰好是分夜钟 。
第三,通过钟声,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了这首羁旅诗 。张继于天宝十二年,即公元753年,考取了进士,二年后就爆发了安史之乱 。当时唐玄宗仓皇出逃,当时的江南政局还算安定,所以有不少文人逃到了江浙带避难 。张继也是这些文人当中的一个 。可以想象,流落他乡的张继是何等愁苦的心情 。前三句一静一动,一明一暗,诗人的情怀寄于景中,最后一句把自己的愁绪悲凉升华到了一个高度 。可以说“夜半钟声到客船”是整首诗的灵魂,夜,很安静,夜半更是静谧清永 。诗人半夜还难以入眠,可见这份愁绪的沉重 。客,身在异乡为异客,一个客字体现出了他的思乡之情 。江南的景色再怡人,他始终是个过客,这份客居的心境难以释怀 。寒山寺的钟声,有着悠久的历史 。夜半敲响,声声入耳,其声看不见摸不着,在寂静清冷的夜半,这声音的感染力被无限的放大,这声音似从历史深处走来,又似从诗人心底升起,更加重了一个过境旅客的愁绪,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