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静经》是道门日常修持的重要功课!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通常简称为“清静经”或“常清静经”,是道教徒日常持诵的功课经之一 。


此经是三国时葛玄受之于东华帝君,观其旨要,乃发挥老子清静无为思想,以之指导心性修养 。 


《清静经》全文不到六百字,篇幅虽短,内容却很丰富,是道教炼养术重要资料之一 。


首先经中先阐释无形、无情、无名的“大道”,具有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的功能 。


而道有清、浊、动、静,“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


因此,“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


接着说明,人神要常清静,必须遣欲澄心,去掉一切贪求、妄想与烦恼,实现“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的常寂真静境界 。


最后指出,“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 。


所以《清静经》,是教人遣欲入静的修炼要领,是道门日常修持的重要功课之一 。


 道教徒认为:
“常清静设教,导俗辅正,扶宗务化,民以归根,使含真而抱一,体洽玄元,炼神合道,羽化飞仙,不为乖谬……乃至千真万圣咸不出于此矣 。”

《清静经》有杜光庭、王道渊、侯善渊、王元晖、白玉蟾、无名氏、李道纯以及默然子等多种注本,均收入《正统道藏》 。







《清静经》经文称: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 。既是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


由此可见,众生烦恼忧虑而不得真道的根本原因,在于心不清静而生妄求外物之心 。


因此修道之要在于澄心遣欲,去除妄心而恢复清静真心 。


故经文云: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


进而言之,所谓修心遣欲,就是以观想的方法,了悟世间万物及众生身心皆空幻不真 。


经云: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三者既悟,唯见于空 。”






了悟身心以致万物皆空还只是观想的第一步,即遣“有”,否定了有形之物的真实性 。


更进一步,不仅将有形之物认为空幻,而且这种观想出的感觉也是不真实的,应在观想中遣除,才能使心念不生,体合于道,常清常静 。


故经文云: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真常应物,静常得性 。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

能达到身心常清常静的人,才可得入真道 。


但是所谓“得道”只是一种方便说法,指去除一切牵累而达到彻底了悟的精神境界,并非真有一个“道”可以求得 。


因此修心得道,只能是“得无所得”以无得为得 。


经文说: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 。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

《清静经》所讲的内观心性修养方法,在隋唐时极为流行 。


类似《清静经》这样短小精炼的经文还有许多 。


如《太上老君清静心经》《太上老君内观经》《太上灵宝洗浴身心经》《太上灵宝智慧观身经》《太上玄都妙本清静身心经》等 。


这些经文的思想义理及词句都与《清静经》基本相同 。


唐末五代至宋元,心性修养成为内丹性命双修的一个方面,因此《清静经》越发受到重视 。


唐末杜光庭之后,南宋道士白玉蟾、金元道士候善渊、李道纯、刘通微、王道渊等均为《清静经》作注,诵习此经为道士日常必修功课 。






在人生的路上
我们总是忙于汲汲营营地
追求满足物质上的欲望,
却忘记生而为人的真正意义;
我们常常忙着左顾右盼地评断别人,
却忘了应先审视自己、认识自己 。
我们又当,
如何获得幸福、成功、圆满的人生?
道法的智慧,提供我们认识自己的方向,
并为探寻时所升起的疑惑,
提出最切实的建议 。
关注,从这里开始遇见你的信仰!


【为什么《清静经》是道门日常修持的重要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