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峨眉山月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峨眉山月?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平羌江水流 。??
夜发清溪向,
思君不见下渝州 。
青年李白的《峨眉山月歌》,简直就是四句大白话:除了一一罗列沿江而下的平羌江、峨眉山、清溪驿、渝州、三峡等五个地名,唯一的诗歌意象是老生常谈的月亮,李白笔下经常拟人化的月亮 。“思君不见下渝州”里的“君”,也就是第一句诗中的“峨眉山月半轮秋” 。
那么这首诗的意蕴,这样轻轻松松地就算是抵达了么?
数百年后,苏轼在《送张嘉州》一诗中写道:“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谪仙此语难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 。”
苏轼似乎想说,这首诗其实并没那么容易理解 。想要更好地理解它,需要和“嘉州”这个地方的月相观察联系起来 。
嘉州,也就是今天的乐山,嘉州郡下曾设有平羌县,人们把北起青神县,南至嘉州城的这段岷江称为平羌江 。25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乘舟离开成都,停船休憩的第一个重要站点,就是嘉州 。现代以前,人们水路出川的行程大抵如此,这是由河流和交通方式决定的 。
依据地图指示的方位,和月相的基本规律,我们可以知道,李白抵达嘉州的那天,应该是那年秋天的某月初七八 。
“半轮秋”,可能是上弦月,也可能是下弦月 。初七八,二十三四,都是半轮月,也称弦月——此时月亮的外圆弧像弓身,内侧像弓弦 。
但“峨眉山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意思是说入暮之后月亮高悬在平羌江西面的峨眉山上,那这个时间就只能是上弦月 。
初七初八的上弦月,正中午时月出,正子夜时月落 。秋天入暮大概是在七八点,此时月亮已经渐渐偏西 。从嘉州城边的平羌江上望过去,月亮理应在白日还能看见山影的峨眉山上 。
而如果是下弦月,也就是农历二十二三,晚上二十四点时月出,中午十二点时月落,下午和前半夜,天空中是没有月亮的 。
确实,对《峨眉山月歌》的理解,不仅与地理有关,还与月相有关 。以往的解释,都只把重点放在地理上,但正如苏轼提醒的那样,也许解释此诗的奥秘,还应该重视月相 。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诗歌的后两句,地点已经转换,从嘉州城来到了沿江而下一百多里的犍为县城,也就是诗歌中的清溪驿,清溪驿仍然是嘉州治下,也就是说,苏轼的那首诠释《峨眉山月歌》的诗,依然有效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驿,都属于嘉州 。
依据行程,时间也已经转变,从第一日的入夜,转到了第三日的凌晨 。从嘉州城到清溪驿,顺水而下正好一天行程,历史上许多人留下的日记里都能佐证这一点 。毕竟,这是一条极其重要、极其忙碌的出川水道 。
在清溪驿停船睡了一晚,第二日,天还未亮,船夫就启程赶路了 。“夜发清溪”,不是说晚上赶路,而是说天还未亮就出发了 。
夜发清溪,意思是从清溪驿出发 。后面的两个地点(三峡、渝州)在诗歌中是作为尚未到达的远方而出现的 。也就是说,《峨眉山月歌》的写作地点应该就是清溪驿,前两句是对前晚风景的回忆,后面提到的渝州和三峡,是需要再奔波很多天才能抵达的远方 。
夜发清溪向三峡,此时新的起点是清溪驿,目的地是三峡 。
前面我们说过:“初七初八的上弦月,正中午时月出,正子夜时月落 。”也就是说,后半夜和上午的天空中是看不见月亮的 。所以李白的小船凌晨启程时,是抬头不见明月的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诗歌的妙处,就是把这个“不见”和“下渝州”毫无理由地扭在了一起 。本来明明是摸黑赶路,现在却变成了对身后家乡的怀念,和对道路远方、人生前程的热切向往 。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既然三峡还远,那么就先到渝州吧 。诗人对远方的热切,在两个地点的倒置中,巧妙地呈现出来 。
印章拿到峨眉山报国寺开光,需要什么条件?
印章以后要供起来吗?开光,是请神灵入驻,印章开光干什么用呢?
如果不是当三宝供养,可以请出家寺诵经持咒进行加持,但不必开光 。具体情况,可以到报国寺的客堂询问有关情况 。
峨眉山金顶的商店真的开光了吗?
心里开光远比形式上的开光重要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