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现实主义指挥学派的奠基人)
文章插图
国籍:意大利著名指挥大师及大提琴家
人物概述: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20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大师 。 1867年3与26日 , 意大利指挥家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诞生 。 托斯卡尼尼是本世纪最有才华和要求最严格的音乐指挥之一 , 值得一提的是 , 他永远是完全凭记忆来指挥 。 尽管这位本世纪最受称赞的指挥身材瘦小 , 但他的坚强不屈的高尚纯洁的品质使他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不可估量的人物 。 他九岁入帕尔马音乐院学大提琴和作曲 , 1886年成为里约热内卢歌剧院的大提琴演奏者 , 代理指挥演出了《阿伊达》博得一致好评 , 从此就任正式指挥 。 。 1903-1906年任布宜诺斯艾利斯歌剧院指挥 , 1908-1915年任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主任指挥 。
1915年回国 , 重任斯卡拉歌剧院音乐指导 。 1928-1936年任纽约交响乐团常任指挥 。 1937年任纽约交响乐团常任指挥 。 1937年美国音乐界为他挑选优秀演奏员组成NBC(国家广播公司)交响乐团 , 由他任指挥达十七年 , 直到1954年退休 。
值得一提的是 , 托斯卡尼尼在将近70年的指挥生涯中 , 指挥演出过100多部歌剧和无以数计的管弦乐曲 , 演出曲目极为广泛 。 他的指挥艺术在世界乐坛上影响极大 , 到本世纪60年代为止 。
指挥风格:托斯卡尼尼一直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 。 他是从瓦格纳浪漫主义指挥学派向强调客观性的现实主义指挥学派过渡的奠基人 。 他竭力主张总谱是指挥家唯一的遵循原则 , 应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谱 , 最大限度地表现原谱 。 他的指挥特点以感情浩瀚、壮阔及风格多样而著称 。 他善于把作者的意图丝丝入扣地传达给听众 , 他的座右铭是:“我不要听那些音符 , 问题在于音乐的意义 , 在于音响的灵魂 。 ”
作为一名大提琴演奏家 , 他对自己的演奏要求严格 , 力求表现得尽善尽美 , 其风格简洁明快 , 富于歌唱性 , 有鲜明的个性与活力 。 他擅长记忆乐谱 , 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
托斯卡尼尼在长达68年里 , 统治着一个跨越国界的庞大的音乐帝国一般 。 普契尼的多部歌剧是由他首演的 。 1908年起指挥纽约大都会歌剧院 , 1918年后指挥米兰斯卡拉歌剧院 。 1929年起成为专业全职的交响乐团指挥 , 曾执棒于享誉世界的纽约爱乐乐团、费城管弦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BBC交响乐团、拜罗伊特音乐节等 。 1937年起指挥新组建的美国广播公司(NBC)交响乐团 , 直至1954年最后一场演出《汤豪舍》时 , 托斯卡尼尼突然记忆失灵 , 从此退出乐坛 。
二、布鲁诺·瓦尔特(被誉为“莫扎特专家”)
文章插图
国籍:德国美籍著名指挥家、钢琴家、作曲家(1876-1962) 。
人物概述:瓦尔特生于柏林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 。 16岁作为学生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出自己的《平静的海与顺利的航行》 。 1896-1898年任布雷斯劳城市剧院和普雷斯堡歌剧院第一指挥 。 1898年秋季任里加歌剧院第一指挥 , 在那里遇见了后来的妻子 。 同年10月马勒(时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院长)发来邀请 , 他以在马勒巨大魅力下个人风格无法自然发展为由拒绝 , 二人友谊出现裂痕 。 1900年秋季任柏林皇家歌剧院(后柏林国家歌剧院)皇家普鲁士指挥 。 同年致信马勒重申此前拒绝缘由 , 二人重修旧好 。 1901年秋季应马勒再次邀请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第一指挥 , 9月27日首次登台 , 指挥威尔第《阿依达》 。 1901-1907年他与马勒一同工作 , 为他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马勒诠释者之一奠定了基础 。
1913年1月1日任慕尼黑歌剧院首席皇家巴伐利亚音乐总指导 。 在米兰他与托斯卡尼尼首次碰面 。 1928年2月6日 , 他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出肖斯塔科维奇《第一交响曲》(俄罗斯境外首演) , 向西方有效引介了这位作曲家 。 1929-1933年任莱比锡布业会堂管弦乐团首席指挥 。 1933年3月纳粹先后阻止他继续指挥布业会堂管弦乐团和柏林爱乐乐团 , 瓦尔特离德去奥 。 1946年入美国籍 。 1941年2月14日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次登台 , 指挥贝多芬《费德里奥》 。
瓦尔特还是是优秀的钢琴家 , 他录过莫扎特《第二十钢琴协奏曲》及巴赫、肖邦等的曲子 。 同时他也是一位作曲家 , 作有管弦乐(两部交响曲、一部交响幻想曲、一部序曲等)、室内乐(钢琴三重奏、钢琴五重奏、钢琴和小提琴奏鸣曲、弦乐四重奏各一部)、艺术歌曲(25首 , 其中18首辑成三集出版) 。 此外 , 他还著有《古斯塔夫·马勒》、《贝多芬的<庄严弥撒>》、《布鲁克纳与马勒》、《音乐与音乐制作》等论著(文)与自传(《主题与变奏》)他的录音生涯开始于1923年(贝多芬、柏辽兹、比才) , 结束于1961年3月31日(莫扎特四首歌剧序曲和《共济会葬礼音乐》) 。 他留下了大量高水平的录音 。 这些录音包括马勒五部交响曲、《大地之歌》(包括《第九交响曲》和《大地之歌》的世界首录)、《亡儿悼歌》、《青年流浪者之歌》、巴赫《马太受难曲》、贝多芬全套交响曲、《庄严弥撒》、歌剧《费德里奥》、《小提琴协奏曲》、《第五钢琴协奏曲》、勃拉姆斯全套交响曲 。 1957年3月7日心脏病发作后逐渐退出舞台 。 布鲁诺·瓦尔特于1962年2月17日5时45分逝世于家中 , 葬于瑞士 。
指挥风格:瓦尔特称自己是个维也纳人 , 他将维也纳人的抒情和乐观带进了艺术 。 人们对他早年频繁使用自由速度颇有微词 , 但很少有人指出这些地方使曲子听起来更糟 , 围绕自由速度 , 他和马勒进行过长期的讨论 。
长期以来人们以为他早期和晚期(录音中的时间)风格一样倾于温和 , 但事实是他并非总是如此 , 特别是在他早期录音中 ,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他 , 即便是到了中晚期 , 在特定的场合、针对特定体裁 , 如在歌剧院中和对歌剧序曲 , 他仍能制造出令人兴奋的效果 , 只是自始至终他的风格都不会让他的乐队和听众感到焦虑和压迫 。 他将管弦乐各声部处理得层次分明且富于歌唱性 。
通过他与哥伦比亚交响乐团合作录制的立体声唱片我们了解到50年代中期后他的演绎风格发生了一些变化 , 在内敛、典雅、流畅、松弛、舒缓、细腻和富有亲和力的整体外观下使音流在运动过程中折射出不同的表情、色调、气质和质感 , 在保持整体性前提下使不同乐句(段)自然形成各自的音响内核与和声效果 。 他对音乐的诠释具有持久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 他十分擅长指挥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瓦格纳、布鲁克纳和马勒的作品 。
瓦尔特是马勒音乐的痴迷者和推广者 。 除了是马勒《第九交响曲》和《大地之歌》的首演者 , 并参与马勒《第八交响曲》首演排练(受马勒委托)外 , 马勒其他交响曲的首演他几乎都在场 。 马勒交响曲总谱付印前 , 都交与他修改定稿 。 他是马勒《第五交响曲》的备选首演者 。
人物评价:对瓦尔特的工作 , 阿尔玛·马勒给予了很高评价–“瓦尔特在马勒生前完全理解他作为一个音乐家和作曲家;在他死后 , 瓦尔特伟大和振奋人心的艺术在全世界为他服务 。 他掌握了其中每一个微妙之处 , 作为独创性的演绎 , 作为一个阐述的音乐家 , 他把马勒作品的精神作为自己作品的基调” 。
布鲁诺·瓦尔特对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演绎 , 是本世纪指挥家中的传奇 , 而他也一向对这部作品情有独钟 , 早在78转的录音时代 , 他就传有两版 。 其中1960年的录音被欧美乐评视为他指挥艺术的颠峰之作 。 瓦尔特无疑是二十世纪德国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 。
瓦尔特不遗余力提携后进指挥人才 , 比如伯姆、卡拉扬、伯恩斯坦、莱因斯多夫、朱里尼、索尔蒂、肖斯塔科维奇、列夫·奥博林、凡·克莱本、库贝立克、玛丽亚·伊沃金、米拉诺芙、费丽尔、厄纳·萨克、弗兰茨·魏克斯曼、乔治·伦敦、科恩戈尔德、祖宾·梅塔、格奥尔格·丁特纳等都受过他提携、帮助或指导 。
三、列奥波尔德·斯托科夫斯基(美国指挥艺术发展史上的伟人)
文章插图
国籍:美籍英国指挥家 , 古典音乐改编家 。
人物概述:斯托科夫斯基生于伦敦 。 父为波兰人 , 母为爱尔兰人 。 学于牛津大学女王学院及伦敦皇家音乐学院 。 后又去巴黎及慕尼黑深造 。 1905年去美国 , 曾在教堂任管风琴手兼合唱指挥 。 1908年在辛辛那提交响乐团任音乐指导 。
1912年 , 应聘为费城交响乐团任音乐指挥 , 将该团训练成为以音响绚烂华丽、效果丰富多彩而著称的乐队 。 组织过全美青年交响乐团、纽约市交响乐团和美国交响乐团 。 他从1917年开始录制唱片 , 1929年开始作广播演出 , 后来又在电影里演出 , 并作有巴赫、德彪西等作品的乐队改编曲 。 1940年担任迪斯尼的《幻想曲》(Fantasia)音乐指挥及演员 , 该片将音乐和动画结合在一起 。 为了掌握录音技巧 , 还专门到柏林去学习 。 1973年回到伦敦 , 九十岁的他还在继续从事唱片录音 。
指挥风格:斯托科夫斯基的指挥风格豪华壮丽 , 对比强烈 , 充分发挥了乐队的表现力 。 他是一位不拘一格、勇于革新的指挥家 。 他在费城交响乐团任职期间 , 曾提出过一系列改进措施 , 对乐队的排列方法进行了多次试验 , 最后打破了传统乐队的排列方法 , 把全部小提琴手都排列在右边 。 直到今天世界上有许多乐队还沿用他那独特的排列方法 。 他指挥时特别强调指挥者与演奏者之间的内心交流 。 他认为如果没有内心交流 , 指挥者就只不过是一个击拍者而已 。 他对新鲜事物很敏感 , 他向美国人民介绍了许多现代作曲家的作品 。 他不仅是美国指挥艺术发展史上的伟人 , 而且在世界指挥艺术史上同样占有重要地位 。 撰有《我们大家的音乐》一书 。
人物评价:费城交响乐团一直被誉为”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 , 也是全球水平最高的乐团之一 。 费城交响乐团能有今天的成就 , 第三任斯托科夫斯基居功至伟 。 斯托科夫斯基1912年 , 应聘为费城交响乐团任音乐指挥 , 将该团训练成为以音响绚烂华丽、效果丰富多彩而着称的乐团 。 外界把费城乐团特有的音响个性誉之为”费城之音” , 什么样的音色才叫”费城之音”呢?这是由乐团发出的坚实、浑厚、敏感、华美、光泽的音响与音色和富于圆滑分句处理的手法 。 这种圆润的弦乐与木管和铜管完美地结合所产生的极其独特之效果 , 而这也是费城管弦乐团最令人陶醉的地方 。 而费城乐团这种具有独特个性的声音 , 就是由斯托科夫斯基训练出来的 。 他不仅是美国指挥艺术发展史上的伟人 , 而且在世界指挥艺术史上同样占有重要地位 。 因此 , 斯托科夫斯基在费城任总监的时间不长 , 只有24年 , 但是他这24年毫不逊色于奥曼第的42年!
四、富尔特温格勒(典型的浪漫主义学派指挥大师)
文章插图
国籍:德国指挥家 。
人物概述:富尔特文格勒八岁开始学音乐 , 上小学时即显露出其非凡的音乐天才 。 起初在朱里赫与斯特拉斯堡任指挥 , 后历经柳伯克、曼海姆等地 , 1920年应聘为柏林爱乐乐团指挥 。 曾于1926-1928年指挥纽约爱乐乐团 , 归国后任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队指挥 , 同时到德国各城市及维也纳、巴黎、伦敦等地巡回演出 , 所到之处 , 观众们无不欢声雷动 , 他由此而名震世界 。 1937年成为柏林国立歌剧院音乐总指导、柏林爱乐乐团指挥和德国纳粹政府的音乐顾问 , 因此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被误作战犯 。 1947年他终于被宣判无罪 , 才重新开始演出 。
指挥风格:富尔特文格勒的指挥特点是:一登上指挥台 , 就处于一种忘我状态 , 时而吟唱 , 时而面目动情 , 时而踏足 , 时而闭上双眼……奇怪的是 , 乐队成员会情不自禁地与他一同作出反应 。 他的指挥富有催眠术般的魔力 , 听他指挥演出时 , 听众好像看不到乐队 , 而会全神贯注到令人迷醉的音乐中 。 在指挥旋律时 , 他不赞成有棱有角地拍击 , 认为那样会破坏旋律的流畅性 。
在他的指挥中始终保留着瓦格纳浪漫主义指挥学派的主观因素 , 因此他属于典型的浪漫主义学派指挥家 。 他指挥的曲目广泛 , 气势雄厚 , 是德国优秀指挥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
五、尤金·奥曼蒂(擅长背谱指挥及高标准名震世界)
文章插图
国籍:匈牙利籍美国著名指挥家
人物概述:尤金·奥曼迪1899年11月18日-1985年3月12日) , 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 , 5岁学习小提琴 , 7岁首次公演 , 被誉为”神童演奏家”;1919年任匈牙利国立音乐学院教授;1921年赴美 , 后任指挥;1927年入美国国籍;1931~1935年任明尼阿波利斯管弦乐团指挥 , 1936年为聘为费城管弦乐团斯托科夫斯基的助理指挥 , 1938年正式担任该团指挥和音乐指导;他在费城管弦乐团工作44年 , 一直保持惊人的才能和精力 , 1973年曾率费城管弦乐团访问中国 , 获得巨大成功 。
奥曼迪曾经获得过世界各国授与的荣誉称号 , 包括美国政府的”最高平尼奖”、总统的”自由勋章”、奥地利政府的”一级艺术”和”科学荣誉十勋章”、意大利的”共和国荣誉勋章”、法国的”荣誉中校”、丹麦的”荣誉爵士”、芬兰的”白玫瑰荣誉爵士”以及十七所主要大学与音乐院校的荣誉博士学位 。
1979年退休后 , 他仍以客席指挥身份活跃在许多国家的乐坛上直至1985年去世 。 尤金·奥曼蒂是一位才气横溢的人物 。 他于1899年11月18日出生在布达佩斯 。 三岁时就开始拉小提琴 , 五岁半进布达佩斯国立音乐学院预科学习 。 他的小提琴演奏技艺进展神速 , 十四岁半毕业于音乐学院 , 荣获文学士学位 , 十七岁成了布达佩斯国立音乐学院的小提琴教授 。 1920年 , 二十一岁的奥曼蒂初到美国 , 在纽约的卡皮特尔剧院管弦乐队当小提琴手 。 一年后晋升为首席小提琴 。 有一次 , 正当要演出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时 , 指挥突然病倒 , 奥曼蒂登上指挥台 , 背谱指挥了这场演出 , 居Ⅱ院立即将他晋升为助理指挥 。
1930年 , 他被聘为明里亚波利斯交响乐团的指挥 。 1931年有_天 , 因托斯卡尼尼突然病倒 , 他应邀代理托斯卡尼尼指挥了费城乐团的演出 , 因此认识了该乐团的首席指挥斯托科夫斯基 。 1936年 , 斯托科夫斯基准备辞职 , 选定奥曼蒂作为他的继任者 。 经过两年多的热烈争论 , 1938年才最后取得一致意见 , 同意奥曼蒂担任费城乐团的首席指 , 挥 。 在斯托科夫斯基的一手训练下 , 托斯卡尼尼、库塞维茨克等蜚声国际乐坛白勺I指挥大师曾经担任过常任指挥的乐团里担任指挥是很不容易的 。
指挥风格:奥曼迪的指挥是建立在尊重古典传统和坚实浑厚而又细腻的演奏风格之上的 , 他的音乐既不飞扬浮躁 , 亦不畏首畏尾 。 尤其是指挥俄国作曲家的作品时 , 更是感人肺腑 。 值得一提的是 , 奥曼蒂在纽约上任指挥后不久 , 乐团的乐队员就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 他不仅以擅长背谱指挥而闻名 , 而且有惊人的阅读和理解总谱的才能 。 他一直保持了斯托科夫斯基任指挥时期费城乐团演奏的高标准和名震世界的声望 。 他指挥的主要领域是交响音乐 , 但也指挥歌剧的演出 。
人物评价:打开20世纪世界指挥艺术史册 , 能与一个乐团息息相关、相依为命几十年的指挥大师是并不多见的 , 比如像伯姆曾在两次合作中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相处了40年 , 卡拉扬与柏林爱乐乐团维持了35年的关系 , 而库谢维茨基和斯托科夫斯基也与波士顿交响乐团和费城交响乐团一起度过了25及24个春秋 。
但是 , 他们之间的任何人在这方面都无法与奥曼迪相比 , 这位本世纪著名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指挥大师 , 从1936年开始担任费城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和常任指挥时起 , 一直到1980年因年龄和健康原因卸去该团常任指挥职务而退居二线时为止 , 整整和这个伟大的乐团合作了44年 , 而且在这奇迹般的44年里 , 奥曼迪既不像伯姆那样中间有过间断 , 也不像卡拉扬那样同时担任好几个乐团和歌剧院的常任指挥 , 他与费城交响乐团朝夕相处 , 紧密相连 , 从没有离开过一步 , 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全都投在了费城交响乐团身上 , 为这个具有光荣传统的乐团 , 在半个世纪中始终保持着少有的顶尖级乐团的水平 , 做出了无人可以取代的贡献 。
经过44年的执著奋斗 , 他将费城交响乐团的声望提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高度 , 使那无比迷人的”费城–奥曼迪之声”响彻在全世界的每个角落中 。
六、赫伯特·冯·卡拉扬(被称为”指挥帝王”)
文章插图
国籍:奥地利著名指挥家
人物概述:赫伯特·冯·卡拉扬于1908年出生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 , 这里曾经诞生过世界上最伟大的天才作曲家莫扎特 。 卡拉扬在指挥舞台上活跃60多年 。 他带领过欧洲众多顶尖的乐团 , 并且曾和柏林爱乐乐团有过长达34年的合作关系 。 他热衷于录音和导演 , 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像资料 , 包括众多的管弦乐 , 歌剧录音和歌剧电影 , 涵括从巴洛克到后浪漫主义欧洲作曲家的作品 。 其中一些作品 , 如贝多芬的交响曲还被多次录制 。 卡拉扬在音乐界享有盛誉 , 甚至在中文领域被人称为”指挥帝王” 。
指挥风格:赫伯特·冯·卡拉扬 – 指挥风格卡拉扬力图将托斯卡尼尼的忠于原谱和富特文格勒的即兴发挥融为一体 。 他的指挥动作洒脱大方 , 时而充满激情 , 时而又细腻精致 。 在指挥台上他经常闭目深思 , 使得乐队各声部之间达到了演奏室内乐般的默契 。 在他的领导下 , 柏林爱乐乐团展现出了一种有如金属般的亮色 , 被誉为卡拉扬“音响” 。
卡拉扬最擅长的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德奥作曲家的作品 , 比如贝多芬、勃拉姆斯、门德尔松、舒曼、瓦格纳、布鲁克纳、马勒、理查·施特劳斯 。 另外对于近现代作曲家 , 如:德彪西、拉威尔、西贝柳斯、尼尔森、肖斯塔科维奇 , 他都有着非常精彩的演绎 。 逸事传言卡拉扬曾经骑自行车250公里 , 为的是去偷偷察看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的排练 。 接掌柏林爱乐是其辉煌录音生涯的开始 。 卡拉扬与柏林爱乐乐团的合作长达30年 , 期间灌录的录音 , 有声影像多达800余款 , 发行量过亿 。 同时 , 柏林爱乐乐团亦被带到艺术方面的高峰 。 80年代 , 他与柏林爱乐的矛盾因一位女单簧管手萨宾娜·迈娅冲突爆发 , 两者的合作减少 。 此次冲突非常 , 德国有关部门曾介入事件调停 。 卡拉扬认为 , 这是他本人有生以来最大的耻辱 。
人物评价:1989年7月16日 , 卡拉扬在萨尔斯堡排练威尔第的歌剧《假面舞会》时感到身体不适 , 不久后逝世 。 后来证实死因为心脏病发 。 其遗产多达5亿马克 , 拥有私人飞机、游艇和跑车 。 卡拉扬一身追求完美 , 不论是技术还是艺术 。 技术方面 , 他经常参与录音和拍摄 。 艺术方面 , 他通常把惯演曲目录上数遍 , 并亲自参与导演 。 卡拉扬指挥过世界最顶尖的乐队 , 比如维也纳爱乐乐团、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乐团等 。 他的指挥艺术很能代表60至80年代的音乐表现取向 。 卡拉扬关心后进 , 积极发现有天分的音乐家 , 并鼓励他们进一步学习 。 得到卡拉扬提携的音乐家有:享誉世界的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 , 女小提琴家安娜·苏菲·穆特和钢琴家基辛 。 他建立卡拉扬指挥大赛 。 并筹组资金进行音乐方面的研究 , 涉及音乐与精神病治疗方面的关系等 。
七、雷昂纳德·伯恩斯坦(被誉为桂冠指挥家”)
文章插图
国籍:美国著名指挥家及作曲家 。
人物概述:伯恩斯坦曾就学于哈佛大学和柯蒂斯音乐学校 。 1943年任纽约爱乐乐团的副指挥 , 1958年成为该团第一个美国指挥 。 他在任的十一年间 , 正是该团的黄金时代 , 此间他曾荣获“桂冠指挥家”的称号 , 从此一举确立了第一流指挥家的名声 。 他创作的著名作品有《耶利米交响曲》 , 第二交响曲《渴望的年代》 , 小提琴独奏、弦乐和打击乐的《小夜曲》 , 舞剧《幻想自由》等 。 他写的通俗音乐剧《镇上》和《奇妙的城镇》是百老汇经常上演的剧目 。 1969年辞去指挥职务专门从事作曲 , 但仍在欧洲各地作客席指挥而引人注目 。 享有纽约交响乐团桂冠指挥家的称号 。
自纽爱退休后 , 他转往欧洲发展 , 希望多花点时间作曲 , 不过显然事与愿违 。 他在欧洲最重要的功绩是与维也纳爱乐保持长久良好的关系 。 因此维也纳爱乐颁给伯恩斯坦“荣誉副同志”的殊荣 。 奥地利于1977年举行了“伯恩斯坦音乐节”来表彰他的艺术活动 。
指挥风格:伯恩斯坦是一个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指挥家 。 他曾戏笑说自己是个”富裕的指挥家和贫穷的作曲家” , 因此他在指挥方面的成就无疑是各方面中最出色的 。 他倾向于在指挥中自由地融入个人的理解 , 仿佛自己曾经参与了作曲 。 在许多音乐家依靠录音器械来呈现理想演奏效果的同时 , 伯恩斯坦却偏好现场录音 , 虽然瑕疵时而可见 , 但这种即兴演奏也带来了较强的真实感 , 而观众在场也使他迸发出庞大的激情 。 聆听他指挥的交响作品 , 我们能够感觉到他在关注细节的同时 , 并不死扣乐谱 , 而是著意让作品的深邃内涵尽可能地外溢 , 表现出一种极度哀婉的美感 。
伯恩斯坦最有研究的是马勒的作品 , 堪称为“马勒专家” 。 他的指挥风格理智而直率 , 并富有时代精神 。 他认为“真正的指挥应该是这样:他们以身体的动作代替语言 , 对乐队来说 , 指挥必须运用这种方法来表现他所要求的东西 。 ”在激动时或处理高潮时 , 他甚至会跳起来 。 伯恩斯坦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把自己的感觉全部表现出来 。 永远值得纪念的是1989年12月23日和12月25日两天 , 伯恩斯坦在钢琴家朱斯图斯·弗朗兹的邀请下到柏林指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 地点分别是柏林爱乐厅和音乐会堂 , 由Unitel摄影 。 当时正值柏林墙倒下 , 伯恩斯坦将交响曲中席勒的欢乐颂改为“自由颂” 。 伯恩斯坦对此说道:“我肯定 , 贝多芬会同意咱们这么做的” 。 超过20个国家 , 一亿人通过电视转播收看了这场音乐会 。
八、克劳迪奥·阿巴多(20世纪十大杰出指挥家)
文章插图
国籍:当代著名的意大利指挥家 。
人物概述:克劳迪奥·阿巴多1933年出生 , 当代著名的意大利指挥家 , 位列”20世纪十大指挥家”之列 。 曾任米兰斯卡拉大剧院艺术总监 , 维也纳国立歌剧院艺术总监以及柏林爱乐乐团艺术总监 。 曾罹患胃癌 , 但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恢复健康并重登指挥台 , 后担任瑞士卢塞恩节日管弦乐团艺术指导 , 2014年1月20日逝世 , 享年80岁 。
阿巴多自幼接受音乐教育 , 并就学于威尔第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 , 十岁起就曾研究指挥法 , 并指挥过室内管弦乐队 。 1958年在美国库赛维斯基国际指挥比赛中获奖 , 后在维也纳音乐学院随名家深造 , 1963年又在米特洛波劳斯国际指挥比赛中获奖 , 加之在萨尔兹堡音乐节上成功地指挥了维也纳爱乐乐团 , 使他一举成名 。 1969年被聘为斯卡拉歌剧院的音乐指导 , 1971年又与不设常任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订立了终身契约 , 并以首席指挥的身份积极筹办演出活动 。
指挥风格:阿巴多的指挥富有生气、明快流利 , 具有意大利素质 。 他对交响乐队了如指掌 , 得心应手 , 善于抓住音乐中最本质、最基本的东西 , 从而得心应手地控制整个乐队的演奏 。 他指挥的意大利歌剧堪称一绝 , 在当代指挥家中是无与伦比的 。
阿巴多的指挥 , 集众家之所长 , 集名师之大成 , 以此揉成自己的指挥特点 。 他的指挥 , 具有鲜明的意大利风格 , 热情、明快、如歌、流利、敏锐 , 双手极富有魅力 , 眼睛里有音乐 。 他的曲目十分广泛 , 古往今来 , 种类繁多 , 包罗万象 。 对罗西尼、威尔第等意大利作曲家的歌剧作品 , 他的演绎尤为出色 , 堪称一绝 。 他也擅长指挥德、奥、俄的交响乐以及现代作品 。 他是一位尊重总谱的指挥家 , 没有准备好是不会站到指挥台上的 , 《沃采克》就排练了40次 , 为了掌握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 , 他足足花了10年时间研究 。 从不爱自我宣传、而且与世无争 。
九、小泽征尔(20世纪最伟大的亚裔指挥大师)
文章插图
国籍:日本著名指挥家 , 后加入美国籍 。
人物概述:生于中国沈阳 , 1951年入日本东京桐朋学园高等学校音乐系学习指挥 。 1959年在法国第九届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伯克郡音乐节的指挥会演和卡拉扬主持的比赛中获奖 。 1960年初次登台指挥法国国立广播管弦乐团 , 接着又出色地指挥过纽约爱乐乐团 , 旧金山、加拿大、伦敦交响乐团和维也纳乐团等 , 1970年起任旧金山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和音乐指导 , 后与波士顿交响乐团签订终身合同 , 任音乐指导兼指挥 , 并兼任新日本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 , 每年都有一定时间回日本 。
1935年 , 出生在中国东北沈阳的小泽征尔获得法国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第一名后 , 先后跟随指挥大师卡拉扬和伯恩斯坦学习 。 从1973年开始担任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后 , 他跻身世界最优秀的指挥家行列 。 在波士顿近30年的指挥生涯中小泽征尔创造了古典乐坛的奇迹 , 使乐团成为国际上最优秀的交响乐团之一 。 1979年3月 , 他曾率该乐团成功地访问中国 。 2002年7月 , 当他从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光荣卸任时 , 全体波士顿市民都对他表示了最高的敬意 。 他从2002-2003音乐季开始担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 , 更增强了他在国际乐坛上的影响力和威望 。 2002年 , 小泽征尔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了200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 并大获成功 。
指挥风格:小泽征尔的指挥风格 , 既能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地将乐曲引向高潮 , 又能恰如其分地控制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他善于运用带有表情的目光和“会说话”的双臂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 音乐表现意图十分明确 。 他指挥时好像在浩瀚的音乐海洋中游泳 , 使观众感到他浑身都是音乐 。 小泽征尔一次他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 , 在进行前三名决赛时 , 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参赛 , 评判委员会交给他一张乐谱 。 小泽征尔以世界一流指挥家的风度 , 全神贯注地挥动着他的指挥棒 , 指挥一支世界一流的乐队 , 演奏具有国际水平的乐章 。 正演奏中 , 小泽征尔突然发现乐曲中出现不和谐的地方 。 开始他以为是演奏家们演奏错了 , 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 , 但仍觉得不自然 。 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判委员会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没问题 , 而是小泽征尔的错觉 。 他被大家弄得十分难堪 。 在这庄严的音乐厅内 , 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大师和权威 , 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动摇 , 但是 , 他考虑再三 , 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 于是 , 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喊声一落音 , 评判台上那些高傲的评委们立即站立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 , 祝贺他大赛夺魁 。 原来 , 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 。
浑身都是音乐的指挥家小泽征尔 , 对于中国音乐爱好者来说 , 如果说谁是他们最为熟悉的世界指挥大师的话 , 那么小泽征尔的名字肯定是会排在首位的 , 因为这位现代指挥艺术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指挥大师 , 曾经在20世纪的70 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 , 先后四次来我国进行访问演出 。
小泽征尔是当今世界上极负盛名的新一代指挥大师 , 他的名字是与阿巴多、马泽尔、普列文和梅塔等人经常并列在一起的 , 属于继老一辈大师卡拉扬、伯恩斯坦和索尔蒂等人之后的 , 新崛起的伟大人物之一 。 另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方面 , 则是他作为亚洲人而首次成为世界一流指挥家的奇迹 , 这在几百年来一直以欧美人为统治领地的世界指挥艺术上的确是一个极其不平凡的例子 。 现在 , 人们常将他与印度指挥家祖宾·梅塔和新加坡指挥家朱晖一起誉为“世界三大东方指挥家” 。
小泽征尔除了担任波士顿交响乐团的终身指挥以外 , 还曾担任过世界上众多的交响乐团和歌剧院的客席指挥 , 其中包括柏林爱乐乐团、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巴黎管弦乐团、新日本交响乐团和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等等 , 另外 , 他还曾是萨尔茨堡音乐节和坦格伍德音乐节等世界著名音乐节上的主要特邀指挥和音乐指导 。
小泽征尔是一位在艺术上有很高造诣的、才华横溢的指挥大师 , 他的身上有着作为一名优秀指挥家所应具备的全部素质 ,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 , 他具有极其敏锐的听觉、惊人的音乐记忆力、高超的指挥棒技巧、丰富的音乐感觉和果断而热情的精神 。 他的指挥风格非常热烈生动 , 其中的变化也十分的丰富 , 充满着生气、激情和强烈的感染力 。 他是一位非常善于准确地把握和理解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的指挥家 。 在排练和指挥一部作品时 , 他总是能够依靠其对织体和曲式的良好感觉 , 做到布局清晰严谨、层次细致鲜明和主题突出流畅 。
他对节奏、速度、力度及和声都有着极强的感受性和控制能力 , 使音乐能够通过他的指挥和处理而极为自然和富有个性地被表现出来 。 他是一位艺术情感极为丰富的指挥家 , 在指挥一部作品时 , 他非常善于体现其间的感情变化 , 无论是甜静、热烈、温柔、激动、悲哀、庄严和粗犷等多种多样的情绪 , 他都能够十分细微和精确地体现出其特有的分寸感 。 小泽征尔是世界指挥界中出名的“大动作”指挥家 , 他很善于利用自己突出的形体动作来诱发和引导乐队队员的音乐表现力 , 其实 , 他的指挥动作不仅仅是以大为特点的 , 准确地说应该是动作极为生动化 , 因为他有时为了追求一种音响效果 , 也会用微动的棒尖来提示乐队 , 而当音乐需要时 , 他又能从全身迸发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甚至连头发都成了调动乐队队员情绪的工具 。 虽然他在指挥时全身没有一个部位不参加运动 , 但却丝毫没有给人以故弄玄虚的不良感觉 , 这是因为 , 他所采用的全部动作都是音乐内容所需要的 , 而并非为了哗众取宠而加的生搬硬套的夸张手法 , 当然 , 他的这种风格也曾遭到过一些评论家的非议 , 但从全面的角度上来看 , 这种突出的形体动作与音乐之间的完美而巧妙的结合 , 的确是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独特风格 , 这种风格也许放在别人的身上不合适 , 但在他的身上则确实是一种很有效的艺术手段 。
小泽征尔是一位指挥技巧极高的指挥家 , 在指挥时 , 他的双臂运动得非常平衡和流畅 , 但其中却能使人十分清晰地感觉到节奏的律动 , 他的这种具有超脱意境的双臂运动 , 大概是从他的老师明希那里学来的 , 当年明希在教他时 , 总是强调他要双臂放松 , 手要有一种飘在上面的感觉 , 并告诫他说 , “当你的心灵深处真正感到了音乐时 , 你的手也就会跟着动起来 。 ”
小泽征尔的指挥棒技艺是精确而高超的 , 由于他对节奏、拍节和速度等因素有着极好的先天感觉 ,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为他的指挥棒技术提供了帮助 。 小泽征尔的拍于是非常准确的 , 在指挥演奏时 , 他经常能够以几个突然击出的强拍 , 将快要脱缰奔跑掉的速度“野马”牢牢地控制住 。 据说他有一次与一位钢琴家合作演出一首协奏曲 , 在乐曲进行中 , 钢琴家由于紧张的原故而逐渐越弹越快 , 眼看速度就控制不住了 , 而这时的小泽征尔却毫无紧张的感觉 , 他利用乐曲中突出的重音音符和强烈而有特点的节奏 , 准确地击打着节拍 , 首先将乐队牢牢地控制在手中 , 然后逐渐配合着钢琴 , 最后 , 他竟用自己那绝妙的指挥棒技巧 , 不动声色地将失控的钢琴家硬扳了回来 , 这种临危不惧 , 镇定自若的大将风度 , 如果要是没有精湛的技巧作保证的话 , 恐怕是根本不可能表现出来的 。
小泽征尔是一位指挥曲目广泛的指挥大师 , 几十年来 , 他指挥的作品可谓包罗万象 , 其中有着众多不同时代和不同风格的作品 , 但从总的方面来看 , 他对于浪漫主义作品和现代主义作品有着更加出色的演释能力 , 在浪漫主义作品中 , 他对于以柴科夫斯基为首的俄国音乐以及以柏辽兹、拉威尔为首的法国音乐有着尤为突出的解释 , 例如 , 在指挥法国作品方面 , 他很早就有着“柏辽兹作品指挥专家”的美誉 。 而对现代主义作品方面 , 他则十分擅长于斯特拉文斯基、格什温、奥涅格及第二维也纳乐派作曲家等人的作品 。
人物评价:小泽征尔是20世纪指挥史上的一位奇才 。 他是非常善于利用自己的技巧和风格来使乐队发挥潜力的指挥家 。 同时 , 他是也是一位善于利用自己的情感来揭示作曲家的作品内容的杰出大师 。 他对待艺术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勤奋、刻苦的精神 , 的确是很多人都望尘莫及的 。
十、祖宾·梅塔(获联合国“终身成就和平与宽容奖”)
文章插图
【世界十大顶尖指挥大师 世界著名指挥家排名】国籍:印度籍犹太人指挥家 。
人物概述:祖宾·梅塔1936年出生于印度孟买的一个音乐世家 , 父亲梅万·梅塔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手、小提琴教师和指挥家、孟买交响乐团和弦乐四重奏团的创始人 。 祖宾·梅塔7岁时就受到了正规的小提琴和钢琴教育 , 所以他很小的时候已经对欧洲音乐非常熟悉 。 作为父亲的学生 , 他16岁的时候就指挥了孟买交响乐团 。 18岁的时候他去了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钢琴 , 作曲 。 在汉斯·斯瓦洛夫斯基底下完成了指挥的学业 。
1958年他利物浦国际指挥大赛上胜出 , 并在当地担任一乐团的副指挥一职 。 20多岁的梅塔就已经指挥过维也纳爱乐乐团和柏林爱乐乐团 。 而且时至今日 , 他们还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 在美国坦格伍德指挥大赛上他获得了第二名(第一名是阿巴多) 。
祖宾·梅塔在1962年到1978年任洛杉矶爱乐乐团音乐总监 。 1969年他还成为了以色列爱乐乐团的音乐顾问,1977年升为首席指挥 , 1981年任终身音乐总监 。 1978年他成为纽约爱乐的音乐总监 , 历时13年 , 直到继任者库特·马苏尔的到来 。 歌剧方面 , 他在蒙特利尔 , 大都会歌剧院 , 维也纳国立歌剧院 , 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 , 伦敦皇家歌剧院 , 柯文特花园指挥过歌剧演出 。
1998年起 , 梅塔成为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 。 祖宾·梅塔是佛罗伦萨的荣誉市民 , 1997年成为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荣誉会员 。 2004年初他成为慕尼黑爱乐乐团荣誉会员 。 梅塔指挥了2005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 其中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由中国著名的钢琴演奏家郎朗担纲 。
指挥风格:梅塔是乐手出身 , 对乐队了如指掌 , 很能统驭乐队的音响 , 特别强调弦乐 , 宛如人声 。 他的音响既有明晰度 , 又有浑厚度 。 早年 , 他一味追求许多音响效果 , 表面的东西多了些 。 他的指挥有音乐 , 有情感、有个性、有美感、具有现代气息;他的风格 , 既有富特文格勒的气质、托斯卡尼尼的热情 , 又有瓦尔特的浪漫、卡拉扬的流畅 , 更有他自己的豪爽 , 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 集各方大师之特色于一身 , 揉成自己的指挥风度 。 最令人钦佩的是 , 梅塔把各国作曲家的音乐作品消化为自己用 , 然后又把音乐作为一种国际的语言 , 生动地表现出来 , 这鲜明地显示出他的独特的指挥风格 。 他最擅长指挥后期浪漫派作曲家布鲁克纳、马勒、理查·施特劳斯等人的作品 , 也热心指挥现代音乐 。
人物评价:梅塔身在乐坛40年 , 获得无数殊荣 , 如尼基什指环、维也纳爱乐乐团名誉指挥、名誉团员以及印度、意大利、法国颁授的勋衔等 。 在以色列 , 他是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特拉维夫大学以及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荣誉博士 , 希伯来大学以他和他父亲的名字命名该校音乐学系教学楼 。 1986年 , 他登上《时代周刊》封面 。 1991年 , 他在以色列奖颁奖典礼中被授予特别奖 , 也是1995-1996年度沃尔夫基金会颁发的音乐奖得主 。 祖宾·梅塔也是佛罗伦萨市和特拉维夫市的荣誉市民 , 1997年、2006年、2007年分别成为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以及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荣誉会员 。
- 搬家注意事项及风水:搬家十大风水注意事项有哪些
- 住房有忌讳,十大宝贝来缓解
- 世界的风水:人决定了风水·还是风水决定了人
- 2011款现代悦动怎么样 悦动怎么样
- 著名苏州风水大师有哪些
- 十大白马股 今日白马价格行情
- 被誉为世界花后的郁金香 郁金香的象征意义及花语
- 古代十大诡异奇书 中国最神秘的一部古书
- 中国古代10大国宝级文物 中国十大顶级文物
- 中国最毒的鱼有哪些 中国十大最毒的鱼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