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魂游地府以后才知道,原来人在世间所做的一切全都记录在案!

古代志怪笔记多记载魂游冥界、仙境的故事,我们熟知的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袁枚的《子不语》、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还有《玄怪录》、《酉阳杂俎》、《夷坚志》、《太平广记》等等 。在这些古代志怪笔记中,大有不少是根据当时真实事件写的故事,比如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就写过他家亲戚遇到怪异的恐怖事件 。


本篇出自《酉阳杂俎》,讲的是唐德宗贞元年间明经出身的巴州清化县县令赵业的故事 。所谓明经,是科举考试的一种,主要考人对古代经书的掌握情况 。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难度大 。明经科难度低于进士科,也正因为如此,明经出身的为官者,地位往往不及进士出身的,官场上常常失意 。
【他魂游地府以后才知道,原来人在世间所做的一切全都记录在案!】

故事的主人公赵业是明经出身,朝廷只给了他一个县令职位 。他心里很生气,想:自己满腹才学,最后却被任命为偏僻的县令 。越想越有意见,最后竟病倒在床 。时间久了,习惯了幽暗,便害怕窗外的光亮了;又似辟谷,一个来月没吃东西 。直到有一天,突然暗室内有声如雷,现一红球,翻转滚动到他的床前,并腾跃上床,在他的胸口上方停住,只觉得有个穿戴红衣平帽的人拉着他的手飘忽而去 。




精神恍惚的赵业,如同做梦一般,跟着一个身着红衣、戴着平顶头巾的人往东前行 。他们走出山谷,一条从东向西流淌的河呈现在眼前,很多人长时间地定定地看着河水 。他们继续向东走,看到一座装饰着金玉的桥 。


赵业随着红衣人过了桥,向北进入了一座城 。随后来到了一个官衙中,里边有很多百姓和官吏 。赵业看见妹夫贾奕正在堂上为杀牛的事情狡辩,说不是他而是赵业杀了牛 。赵业推测自己应该是到了阴间的衙门里,于是赶忙躲到一堵墙旁边 。那堵墙通体漆黑,有数丈高,他可以听见里边有呵斥的声音 。


红衣人把赵业带入大院,有小吏通报道:“司命提审犯人!”赵业再次见到了贾奕,于是与他辩论对质 。贾奕一口咬定是赵业杀的牛,赵业正在无法自证清白之际,空中忽然升起一面直径近三米的巨型镜子 。众人仰面看去,镜子中显出影像,正是贾奕磨刀霍霍欲杀牛,而赵业则靠着门,脸带不忍之色 。面对着真相,贾奕这才认罪 。


结清了这个官司,红衣人又带着赵业来到另一处,一位披着褐色披肩、戴着紫霞冠的判官责问道:“你为什么偷了人家的鬓枣(注:古代女子梳头的工具)和头巾?又在滑州集市上藏匿了别人的三升橡子?”赵业非常吃惊,赶忙一再叩拜认罪 。这说明人做了任何事情都瞒不过神明的眼睛 。




红衣人随后带着赵业离开了官衙,邀他一起去游上清仙界,这也是赵业的缘分使然 。二人登一高山,山上飞瀑甚急,山下波涛汹涌 。赵业望而大惊,因为那瀑布中有万千人等随着水流而飞 。惊悸间,他发现自己也已飘荡在那水流中了 。仿佛过了很长时间,赵业发现自己站在一块岩石上,石面上有青白花纹 。


此时那红衣人已化为两人,一个在前面做向导,一个在后面催促,又上得一石崖,走了一段后发现路边有奇异的植物,其色红蓝,枝叶茂密,光洁无刺,枝条上的花朵不时飞升飘荡于天空中;还有一种植物如莴苣,趴在地面上,也能飞花,由小而大,升至空中就变成了赤黄色 。随后,又见天边有大火燃烧,如山一般横亘在天地之间,直到其渐渐熄灭,才得以过去 。进入一城,大街上遍种果树,仙女成群,仙乐飘飘,穿过三重门,见有玉河横于面前,船只交错,船影光可鉴人 。此时往上看不到天空,只有绛紫色的光晕笼罩着……


经过三道门,赵业和红衣人来到了一处金碧辉煌的宫殿 。往上看不见天,好像被一层淡淡的绛色笼罩着 。三重正殿,都供奉着神像 。赵业看见一位道士,好像是旧日的相识,便请求做他的弟子,道士没有答应 。




红衣人于是领着赵业离开了宫殿,来到南面一个院子中,查看簿录 。有霞帔紫冠的绛衣人,让赵业与两个红衣人坐在大厅里,开始先查阅戊申年的簿录 。这种簿录与人世间的法律文书差不多,首先记载人的生辰,然后是姓名、年龄;另起一行横列六十个干支,人的所有功过都在每一天下面详细记载 。如果那一天没有什么事,就写“无事” 。


赵业看见自己的簿录,姓名、出生年日月,一字不差 。要知道,这种簿录数以亿兆,不可胜数 。红衣人告诉他,每六十年,天下所有人都要登记一次,用来考评他们的善恶,据此加减寿命 。此时的赵业能够窥见天机,也是造化使然 。


看完了簿录,红衣人带着他回到了来时的路,并告诉他:“你现在是游魂状态,沿着这条路走,不要回头,便可回家 。”赵业依言而返,走得稍微快了些,不慎跌了一跤,好像从梦中惊醒 。醒来才发现,自己已经死去七天了 。根据这段经历,赵业写了篇《魂游上清记》 。


从幽冥至仙境,赵业的经历玄之又玄,尤其是顺瀑布而下,于岩石上飞升,又遇见奇异的飞花和绚烂的仙草 。赵业地府、天上一游,晓得了天机,那就是天地是不会被欺瞒的,人在世间的善行、恶行都被记录在案,丝毫不差,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从来就没有爽约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