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来历资料 清明节来历资料视频


清明节来历资料 清明节来历资料视频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清明节来历资料视频,清明节来历资料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节来历资料 清明节来历资料视频】1、春秋时晋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饿 , 随臣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为重耳煮汤 , 重耳得知后感激涕零 。
2、晋文公即位后封赏群臣时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则不慕名利隐居绵山 。
3、重耳追悔莫及,火烧绵山以寻找 , 事后却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死在一棵枯柳下,并留下遗言:“割肉奉君尽丹心 , 但愿主公常清明 。
4、”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当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登山祭奠,柳树竟然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以寒食后一天为清明 。
5、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清明节已经超出节气的意义,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 。
6、各地都发展出了不同习俗,而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
7、扫墓源自商朝 , 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 。
8、从唐朝开始,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 。
9、扫墓时首先要整修坟墓,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 。
10、这种仪式,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古人认为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祸福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培墓是极为重要的祭奠仪式 。
11、扩展资料: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 。
12、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
13、”“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
14、《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
15、故谓之清明 。
16、”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
17、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 。
18、到了清明,气温变暖 , 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
19、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
20、农谚说 “清明前后 , 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 。
21、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 。
22、文中记述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
23、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
24、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 。
25、“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 。
26、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 。
27、清明节气共有15天 。
28、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 。
29、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 。
30、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
31、扩展资料:清明节是中国的民俗 。
32、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 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 。
33、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
34、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
35、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
36、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 。
37、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之说 。
38、“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
39、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
40、 参考资料:清明节--青海频道--人民网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 。
41、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
42、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 , 前二天为小寒食 。
43、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 , 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
44、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
45、扩展资料: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
46、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 是扫墓祭祖的日子 。
47、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
48、经历史的发展演变,清明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各地都发展出了不同习俗,而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49、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明节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
50、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 , 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
51、“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
52、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 , 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
53、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 。
54、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 。
55、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 。
56、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 。
57、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 。
58、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
59、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 。
60、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 。
61、十九年后 , 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
62、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 , 唯独忘了介子推 。
63、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 。
64、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 , 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
65、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 。
66、晋文公只好亲去请 。
67、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 。
68、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
69、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 。
70、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
71、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 , 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 。
72、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
73、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 , 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 。
74、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 , 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
75、柳下作鬼终不见 , 强似伴君作谏臣 。
76、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
77、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
78、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 。
79、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
80、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
81、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 。
82、”“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
83、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 , 表示哀悼 。
84、行至坟前 , 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 , 随风飘舞 。
85、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 。
86、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 。
87、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
88、以后 , 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 。
89、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
90、此后 , 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 。
91、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 。
92、还用面粉和着枣泥 , 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 , 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
93、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 。
94、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
95、在北方 , 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 。
96、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 , 以示怀念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