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市民生活4000论文 北宋市民生活的具体表现


隋唐市民生活4000论文 北宋市民生活的具体表现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北宋市民生活的具体表现,隋唐市民生活4000论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隋唐五代时期是我国古代文明史上一个发展的高峰时期 , 我国的封建社会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鼎盛 。
2、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发达、民族大融合的深入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广泛开展使社会文化生活极大地丰富起来,乐舞文化在当时成为盛极一时的主要社会娱乐形式,这种文化不仅在宫廷极度奢华繁复,而且在民间也是遍地开花,雅俗共赏,成就了中华文化艺术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璀璨奇葩 。
3、 隋唐五代时期的乐舞文化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她的多样性,据《新唐书》卷二十二载,周、隋以来,“歌舞杂有四方之乐 。
4、至唐,东夷乐有高丽、百济;北狄有、鲜卑、吐谷浑、部稽;南蛮有扶南;天竺、南诏、骠国;西戎有高昌、龟兹、疏勒、康国、安国 。
5、凡十四国之乐 , 而八国之伎列于十部乐”/ 。
6、可见,正是四方之乐的大规模传入和她们与中原乐舞的融合才形成了唐代乐舞的繁荣景象 。
7、 隋唐五代时期的乐舞文化的特色还表现在他的普遍性,虽然这些乐舞形式多来自于少数民族和民间艺人 , 但是,如果没有统治者的极力推动和精心研究 , 她是不可能达到如此之高的艺术境界的 。
8、据史料记载,一代暴君隋炀帝虽然治国无方,但在乐舞文化上却是颇有造诣 , 精通音律,擅长歌舞 。
9、一代圣祖唐太宗也在融会各民族乐舞文化的基础上编创了宏大的唐代大型乐舞《秦王破阵曲》 , 而名曲《霓裳羽衣》也是唐代宫廷统治者编创的传世佳作,在唐代的宫廷舞台上,无论是唐明皇、武则天还是扬贵妃都是精通乐舞的高手,在当时的王室和贵族阶层,乐舞文化已经成了必修课 。
10、在统治者的极力推崇下,隋唐五代的乐舞文化蓬勃的发展起来,这种乐舞文化萌生于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的民间,又经过宫廷乐舞艺术家的提炼发展,重新传入民间,形成了博大的乐舞文化宝库 。
11、 隋唐五代时期的乐舞文化对周边地区其他文化形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2、在隋唐五代时期 , 乐舞文化不仅作为宫廷和民间的娱乐活动,还广泛深入地参与了各民族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本韩国派遣的谴唐使都曾专门学习过中国的乐舞文化,并在本国传播发展 。
13、而乐舞文化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他为雕刻绘画艺术提供了新的鲜活的文艺素材,使当时的绘画、雕刻艺术也变得更加的生动多彩 , 至今,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些乐舞艺术被隋唐五代的各族艺术家以传神的笔触描绘勾勒在宣纸上、岩壁中、墓穴里 , 甚至轻薄柔软的绢纱上 。
14、可以说乐舞文化带动了整个隋唐五代时期文化艺术的大发展,为我国封建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潮 。
15、 总而言之:“盛唐之音的美名,其强大的推动力,离不开各民族文化艺术的汇入和演绎 。
16、在多民族文化兼收并蓄和多元发展的唐代,乐舞文化的形成离不开“胡夷乐舞”的艺术营养的浇灌 。
17、可以说唐代乐舞的兴盛,是在一种互融互补、共生共荣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如果没有隋唐统治者的推崇与染指,没有从宫廷到民间众多乐舞艺人的继承与创新,没有“女为胡妇学胡妆 , 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装,五十年来竟纷泊”①的审美时尚,没有宏大的民族胸怀以及积极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态度 , 不但没有“盛唐之音”传天下的美名,恐怕“胡戎之伎”也不会走入中原百姓家 , 为人们带来新鲜的美感 , 推动社会艺术文化的新发展 。
【隋唐市民生活4000论文 北宋市民生活的具体表现】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