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茅山元阳殿供奉的谁?

【江苏茅山元阳殿供奉的谁?】据元刘大彬《茅山志》记载:古观名见唐顾况诗中;南宋隆兴初 , 吴兴道士沈善智穴居于此 , 自称洞主 。唐代诗人顾况(727—815)曾寓居此观读书多年 , 后作有《题元阳观旧读书房赠李范》诗云:“此观十年游 , 此房千里宿 , 还来旧窗下 , 更取君书读 。”
江苏茅山元阳殿供奉的谁?
据《茅山志》记载 , 早在晋唐年代 , 茅山主峰南坡沿登山石阶两侧 , 宫、观、庵院遍布 , 香客云集 。“元阳观”初建于唐朝宗时(780-805年) , 当时题名“冲虚庵” 。南宋宁宗庆元间(1195-1200年)改为“元阳观” 。
请问茅山的“三宫五观”分别是什么?三宫为崇禧万寿宫、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 , 五观为德佑观、仁佑观、玉晨观、白云观、干元观 。茅山原名句曲山 , 又称地肺山 , 位于江苏省句容市东南部 。道教将其列为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 , 名\"华阳洞天\" , 是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一福地 。相传西汉景帝时 , 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修炼 , 并为民治病 , 后于此山得道成仙 。后人为纪念他们 , 遂将句曲山改称三茅山 , 简称茅山 。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县境内 , 是中国道教名山 , 历史上被称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 , 是道教派别上清派、灵宝派、茅山派的发源地 , 在中国道教历史上地位很高 。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 。早在公元前153年 , 茅山就开始成为道教名山 。姓茅的三个兄弟那时在这里修炼 , 并且利用丹药为周围百姓治病 , 受到百姓的崇拜 。这座山本来名叫句曲山 , 由于他们的原因 , 就改称为茅山 。再后来 , 先后有许多道教大师在这里活动 , 使它的影响越来越大 。到宋朝时 , 茅山进入了鼎盛时期 , 在政府的支持下 , 修建了大批道观 , 并且逐渐成为正一派的道场 。到清朝末年时 , 这里已有大小建筑700多间 。主要建筑有太元宝殿、九霄万福宫等 , 里面珍藏着许多文物和经典 , 其中包括镇山四宝 。此外 , 茅山道观的宗教仪式和音乐很有特色 , 是研究道教文化的重要材料 。
茅山宗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上清派虽由杨羲和许家首创 , 但他们仅使《上清经》在江浙地区传布和流行 。 , 并没有真正地组织化 , 只是具有初步的组织形态 , 真正使它组织化的是南朝 齐梁间的著名道士陶弘景 。陶弘景在茅山苦修四十年 , 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 下 , 大力发展道观 , 使茅山一时成了天下道徒心目中的明星 , 得到道门中人的认可 , 形成了上清派最大的宗派 , 即茅山宗 , 同时 , 他还组织编订了各种道教典籍 , 对道教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
茅山宗主修《上清经》 , 兼习《灵宝经》、《三皇经》 , 并吸收儒释思想 , 是三教合一的产物 。教徒以出家居道馆修炼为主 , 通常称上清弟子或三洞弟子 , 其修持 方法以存思诵经为主 , 崇奉元始天尊为最高神 。由于茅山派道士 , 文化素质高 ,  社会关系广 , 在茅山修炼成道后 , 纷纷到江南各地的名山中去发展 , 到隋唐时 , 江南各处建立了许多上清派的道派 , 使茅山宗得到了迅猛发展 , 成为上清派的 主流 , 也是全国道教的主流;还出现了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等许多知名的 道士和他们的著作 , 对上清派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宋代时 , 上清派与天师道和灵宝派并行于世 , 元代时 , 归并于正一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