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桑奇公布了什么 告诉我阿桑奇的故事。

阿桑奇公布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事关国家机密 , 为什么要挺?因为有利益在里面啊 , 加上媒体添油加醋 , 你也知道的 , 天国是太平的 , 天国之外总是灾祸不断的
阿桑奇怎么知道那么多的秘密
首先他自己是脑高手 , 1991年 , 奇20岁 。9月份 , 他侵入加拿大公司“北方”设在墨尔本的主终端 , 然后在那里四处刺探 。多年后 , 首席检察官在法庭上描述阿桑奇几乎不受限制地访问那个系统时说道:“他就像万能的上帝那样逛来逛去 , 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事” 。某天深夜 , 阿桑奇侵入系统时发现系统管理员也在线上 , 便试图联系他:“我已经接管了系统” 。但管理员没有搭理他 , 于是阿桑奇给他留了一条消息“我在你的系统 。里玩得很开心 。我们没有做任何损害系统的事情 , 反倒在有些地方给它做了些改进 。请不要通知澳大利亚联邦警察 。”
……其次全球这个地区都有他的同盟者 , 包括维基泄密”共有9名董事会成员 , 都很神秘 。
最后 , 可能还有别政府的支持 。
告诉我阿桑奇的故事 。
朱·保罗·阿桑奇 (英语: Julian Paul Assange  , 发音: /sɑn/ , 1971年-) , 澳大利者 , 泄密网站维基(Wikileaks)的董事与发言人 。在作为维基解密的代言人与编辑之前 , 阿桑奇曾是物理与数学专业的学生、程序员和黑客 。[5] 他曾在多个国家居住 , 没有一个固定的住所 , 偶尔也在公共场合露面 , 就新闻自由、审查制度与调查性新闻工作阐述自己的看法 。自创办至今 , 维基解密公布了相当数量的机密文件 , 这之中包括关于美国部队在伊拉克与阿富汗的行径、发生在肯尼亚的法外处决、在科特迪瓦的有毒废物倾倒事件的文件 , 达基教会的手册等等 。[6] 2010年11月28日起 , 维基解密与其他媒体伙伴开始发布秘密的美国外交电报 。[7] 11月30日 , 在位于瑞典的国际公共检察官办公室要求之下 , 国际刑警组织以涉嫌性犯罪为由 , 对阿桑奇发出国际逮捕令 。[3] 12月7日 , 阿桑奇在伦敦向警察局投案 ,  [8] 但他否认相关指控 。[9] 与维基解密相关的工作使阿桑奇荣获多项荣誉 , 例如2009年的国际特赦传媒奖与2008年《经济学人》的言论自由奖 。同时 , 阿桑奇的工作亦备受批评:美国白宫称他的行为是“鲁莽和危险的” ,  [10] 部分美国政治人物进一步提出阿桑奇应被当做恐怖分子处理 , 甚至应被暗杀掉 。阿桑奇出生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北海岸的汤斯维尔(Townsville) , 童年主要在邻近的磁岛(Magnetic Island)上度过 。在他一岁时 , 母亲克莉斯汀与剧导演布莱特·阿桑奇结婚 。小阿桑奇的姓也是从继父得来 。[11] [12] [13] 母亲与继父运营一家巡回剧团 , 总是四处奔波 。阿桑奇的继父在描述阿桑奇时 , 称他是一个“非常有洞察力的孩子” , “对是非黑白有个人的见解” , 而且“总是为弱者撑腰 , 很反感联合起来(欺负他人)的人” 。[13] 1979年 , 阿桑奇的父母离异 , 母亲再嫁给一位据称与邪教的新潮生活组织有关系的音乐家 。两人有一个儿子 。1982年 , 母亲再次离异 , 并与阿桑奇的第二位继父在两人的儿子、阿桑奇同母异父弟弟的抚养权上产生纠纷 。阿桑奇的母亲带着阿桑奇与他的弟弟开始了长达五年的逃离生活 。在阿桑奇14岁时 , 他就已搬了无数次家 。他所就读的学校不计其数 , 接受的教育断断续续 , 经常在家自学 ,  [11] 也参加函授班以及跟随一些大学教授进行非正式的学习 。[14] 1987年 , 16岁的阿桑奇在网络上以 Mendax 之名成为一个黑客 ,  [14] 他与另外两名黑客一起组建了一个叫做“万国颠覆”(International Subversives)的团体 , 以侵入其他机构的电脑为乐趣 。他的黑客名 Mendax 取自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名言“splendide mendax” , 意为“高贵的虚伪” 。他在与作家赛利特·德累福斯(Suelette Dreyfus)合著的《地下》(Underground)一书中 , 描述了他心目中的黑客法则:“不要损坏(包括崩溃)你所侵入的电脑系统;不要更改那些系统中的信息(除了修改日志掩盖自己的踪迹);分享所获得的信息 。” [14] 1991年 , 由于侵入其他电脑 , 澳洲警方对阿桑奇在墨尔本的住所进行了搜查 。[15] 警方发现 , 阿桑奇利用调制解调器 ,  [16] 曾侵入一家澳洲大学与加拿大北电网络 [11] 的电脑系统 。1992年 , 阿桑奇对24项与侵入电脑系统有关的指控认罪 。因为表现良好 , 在被罚款2100澳元后 , 阿桑奇被保释释放 。[11] [17] 公诉人称 , “调查显示 , 此宗案件 , 系由当事人对情报信息的好奇及对于侵入其他电脑乐趣的追求所引起 , 并无其他因素” 。[11] 当时这一新闻曾被澳洲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报道 。[18] 创建维基解密后 , 阿桑奇曾提到:“(媒体总是提及我之前的黑客经历)实在是有些恼人 。就因为我以前(就黑客经历)与别人出了本书 , 也有相关的纪录片 , 人们就对此津津乐道 , 媒体也用尽了复制粘贴的伎俩 。人们都忘了 , 那个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在现在还能看到有文章中称我为电脑黑客 , 着实让我十分恼怒 。不是因为我认为那是我不光彩的历史;不 , 我对于那段经历感到骄傲 。只是因为我现在是维基解密的发言人 , 媒体就翻出以前的旧账 。我想 , 这背后的动机与试图给出的暗示 , 想必很明确 。” [19] 18岁时 , 他与一名女子同居并生了一个孩子——丹尼尔 。[4] 该女子在阿桑奇住所被警方搜查后带着儿子离开了他 。直到1999年 , 他才与该名女子达成监护协议 。丹尼尔现年(2010年)20岁 , 有理学学位 , 于一家软件设计公司工作 。[4] 在父亲问他是否愿意加入维基解密工作团队时 , 他没有接受 , 因为他不觉得维基解密会有很大成就 。[20] 在丹尼尔的眼中 , 父亲是个十分聪慧的人 , 并有着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特征性的烦恼和忧虑 。[4] 例如 , 父亲不愿意与理解能力无法与他自己保持在同一水平的人共事 , 因为会让他自己感到懊丧 。[4] 而且父亲对于政治活动总是很感兴趣 , 也热爱科学、哲学与对知识的普遍追求 , 他认为这类知识应当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 。[4] 作为父亲 , 阿桑奇对于与自己的儿子分享自己的知识抱有很高的热情 , 而这也是丹尼尔最喜欢父亲的地方 。[4] 2010年阿桑奇陷入性侵犯困境后 , 丹尼尔曾在脸书上留言“那个人(即自己父亲)在创建女性对敌方面的确颇有建树”(That man does have a way of making a lot of female enemies) , 后被《纽约邮报》作为材料 , 注销“我的维基父亲在与女人相处方面简直糟透了”(My Wiki dad's just awful with the ladies)一文 。[21] 丹尼尔否认《纽约邮报》曾对其作出采访 , 也觉得从原话得出后者的结论 , “的确扯得有点远” 。[4] 1993年 , 阿桑奇参与创建“萨伯比亚公共接入网络”(Suburbia Public Access Network)——澳洲最早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之一 。[19] [22] 1994年起 , 居于墨尔本的阿桑奇成为程序设计员 , 开始自由软件的研发 。[17] 1995年 , 阿桑奇写成“Strobe” , 即首个自由开源的端口扫描仪 。[23] [24] 1996年 , 他为PostgreSQL计划提供多个补丁 。[25] 1997年 , 阿桑奇与他人合著《地下:黑客与疯狂的传奇及对电子前沿的痴迷》(Underground: Tales of Hacking, Madness and Obsession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 书中提到自己的黑客经历 。[26] [27] 1997年起 , 他与别人共同研究出 Rubberhose 否认加密系统 。这一系统后成为Linux一个软件包的基础 , 为软磨硬泡攻击(rubber-hose cryptanalysis)提供似是而非的否认(plausible deniability) 。[28] 他发明该系统的初衷是为人权工作者提供保护敏感数据的工具 。[29] 除此以外 , 他参与发明的自由软件还有:Usenet缓存软件 NNTPCache [30] 与为网络搜索引擎设计的命令行界面 Surfraw 。阿桑奇据称曾在不同时段在六家大学就读 。[31] 2003-2006年间 , 他在墨尔本大学学习物理与数学 , 但他从未毕业 , 在所学的多数数学课程中他也只勉强及格 。[11] [32] 他也曾学习哲学与神经科学 。[31] 他个人网页上 , 还称自己曾在2005年左右代表墨大参加澳洲全国物理竞赛 。[11] [33] 阿桑奇于墨尔本大学学习物理 , 是试图以破解宇宙背后的秘密法则进行智力刺激 。但是他发现即使是科学家们也被因循守旧者把持 , 他认为人类的斗争是个体与机构之争 。他还起草了一份名为《阴谋即统治》的宣言 , 宣称不合法的统治本质上就是阴谋 , 它是官员们“暗中合作、致力于损害国民”的产物 。当一个政权内部的沟通渠道中断后 , 同谋者之间的信息流动一定会萎缩 , 在这种情况下 , 当信息交流趋近与零的时候 , 阴谋就会终止 。揭秘是信息战的工具 [14]。具体看下面网址 http://zh.wikipedia.org/zh-cn/朱利安·阿桑奇
采纳哦
阿桑奇的简介
朱利安桑奇被称黑客汉” , 作为“维基解密”的创 , 朱利安·阿桑奇认为 , 透露公共治理机构的秘密文件和信息 , 对大众来说是件有益的事 。9万多份驻阿美军秘密文件的泄密让他足以成为创造历史的人物 。39岁(2010年)的阿桑奇 , 因涉嫌在瑞典强奸及性侵犯2名女性 , 被通缉 , 2010年12月7日他向伦敦警方自首 , 随即被押送到威斯敏斯特地方法院出席引渡聆讯 , 保释申请被驳回 。
中文名: 朱利安·阿桑奇
外文名: Julian Paul Assange
别名: 黑客罗宾汉
国籍: 澳大利亚
出生地: 澳大利亚汤什维尔
出生日期: 1971年
毕业院校: 墨尔本大学
主要成就: 2006年创办“维基泄密”
目录
人物简介
揭秘行为
杀身之祸
人物轶事携一台电脑闯天下
成为美国政府“眼中钉”
称如被暗杀追随者将公布大量破坏性机密
维基解密不受任何法律限制
解密信息缺乏审核
“被抹黑”
相关评价
或遭起诉
生活现状隐秘生活
行事古怪
强奸门陷入“强奸门”
红色通缉令
厄瓜多尔庇护
厄否认为阿桑奇提供庇护
维基揭秘创始人藏身伦敦 英国警方拒抓捕
阿桑奇最早可能在本周被英国警方逮捕
阿桑奇在伦敦被捕
阿桑奇被捕后各种传言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称将不会要求引渡阿桑奇
阿桑奇出席伦敦法庭听证时表示拒绝引渡
美国正对阿桑奇展开调查 或以间谍罪起诉
澳外交人员将应阿桑奇请求提供领事协助
明年初曝金融业猛料史上最强冲击将至
搞垮几家银行不成问题
揭露丑闻感觉很爽
在伦敦被捕
个人作品2010年12月 《阿桑奇自述文章》
人物简介
揭秘行为
杀身之祸
人物轶事 携一台电脑闯天下
成为美国政府“眼中钉”
称如被暗杀追随者将公布大量破坏性机密
维基解密 不受任何法律限制
解密信息缺乏审核
“被抹黑”
相关评价
或遭起诉
生活现状
隐秘生活 行事古怪强奸门
陷入“强奸门” 红色通缉令 厄瓜多尔庇护 厄否认为阿桑奇提供庇护 维基揭秘创始人藏身伦敦 英国警方拒抓捕 阿桑奇最早可能在本周被英国警方逮捕 阿桑奇在伦敦被捕阿桑奇被捕后各种传言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称将不会要求引渡阿桑奇 阿桑奇出席伦敦法庭听证时表示拒绝引渡 美国正对阿桑奇展开调查 或以间谍罪起诉 澳外交人员将应阿桑奇请求提供领事协助明年初曝金融业猛料
史上最强冲击将至 搞垮几家银行不成问题 揭露丑闻感觉很爽在伦敦被捕个人作品
2010年12月 《阿桑奇自述文章》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阿桑奇于1971年出生在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的汤斯维尔市 。他的母亲“克莱尔”(化名)在他满周岁时和一位导演结婚 。和他成名之后不断流浪、变换电话号码和电子邮件地址一样 , 他幼年时的家境也一样处于不断地变迁之中 。在他8岁时 , 父母离异 , 母亲再嫁给一位暴虐的音乐家 , 不久又分居 。有证据显示克莱尔的新丈夫归属于一个邪教组织 , 该组织劝说入教家庭的母亲将自己的孩子敬献给教主 。自觉不妙的克莱尔带着阿桑奇逃离 , 在他只有14岁时 , 阿桑奇就已搬了37次家 。频繁的迁居使阿桑奇没有机会接受完整的学龄教育 , 但他依靠自学读了大量书籍 。逃亡中的克莱尔在一家电子产品商店的对面租了间房子 , 阿桑奇经常到店里的一台Commodore 64型电脑上编程 。后来 , 克莱尔把这台电脑买下作为礼物送给阿桑奇 , 正是在这台电脑上 , 阿桑奇学会了如何破解常用程序 。在16岁时 , 阿桑奇得到一个调制解调器 , 并以门达克斯(Mendax)的名号联上了当时还未成形的互联网 , 并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声誉 , 被称为“能够闯进最安全网络的高级程序员” 。他甚至和两名黑客组成了一个名为“跨国颠覆”的小组 , 曾闯入欧洲和北美的保密计算机系统 。阿桑奇和他的黑客伙伴们的活动日趋活跃大胆 , 引起了当局的注意 。澳大利亚联邦警察针对他们展开了名为“天气行动”的调查行动 。在此期间 , 阿桑奇和一个16岁的女孩建立了关系 。当他18岁时 , 那位姑娘怀孕 , 两人举行了非正式的婚礼 , 不久后阿桑奇有了自己的儿子 。1991年 , 阿桑奇20岁 。9月份 , 他侵入加拿大电信公司“北方电讯”设在墨尔本的主终端 , 然后在那里四处刺探 。多年后 , 首席检察官在法庭上描述阿桑奇几乎不受限制地访问那个系统时说道:“他就像万能的上帝那样逛来逛去 , 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事” 。某天深夜 , 阿桑奇侵入系统时发现系统管理员也在线上 , 便试图联系他:“我已经接管了系统” 。但管理员没有搭理他 , 于是阿桑奇给他留了一条消息“我在你的系统里玩得很开心 。我们没有做任何损害系统的事情 , 反倒在有些地方给它做了些改进 。请不要通知澳大利亚联邦警察 。”系统管理员当然通知了警察 。正是由于他们对北电的入侵 , 使“天气行动”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联邦调查人员开始窃听电话 , 寻找黑客们的线路 。10月29日晚上11点 , 警官肯?戴伊敲开了他的门 , 对阿桑奇说:“我想你已在等着我来了吧 。”阿桑奇被控31项与黑客有关的犯罪行为 。当局花了三年多时间才将此案提交给法庭 。他原本可能被判处十年徒刑 , 最后只是支付了一小笔罚款就息事宁人了 。在三年的候审期间 , 阿桑奇还得去争取他儿子抚养权 。一定程度上 , 这比他的黑客案更为痛苦 。1991年10月 , 阿桑奇在被逮捕前夕 , 他的妻子携子离家出走 。直到1999年 , 经过30多次听证和诉讼 , 阿桑奇才和妻子达成了监护权协议 。法院审理完监护案件后不久 , 阿桑奇的头发就从黑褐色 , 变成为失去颜色的灰白色 。朱利安·阿桑奇
结案之后的阿桑奇变得疲惫万分 。他兼了数份工作 , 尽最大努力挣钱抚养儿子 。辗转职场多年 , 见识了无数的人与事之后 , 他逐渐意识到 , 人类最关键的斗争 , 并不是左派与右派之争或信仰与理性之争 , 而是个体与机构之争 。他草拟出一个类似宣言的文件 , 标题为《阴谋即统治》 , 旨在应用于政治领域 。他认为 , 当一个政权内部的沟通线路被破坏 , 那些阴谋家之间的信息交流便注定会缩小 , 而当这种交流趋近于零的时候 , 阴谋就会被瓦解 。泄密是信息战的一个工具 。这些想法不久便催生出了“维基解密”网站 。2006年期间 , 阿桑奇把自己关在大学附近的一所房子里开始工作 。网站架设在一家名为PRQse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空间上 。提交的资料会首先被送到PRQ上面的网站 , 然后被传到设在比利时的“维基解密”服务器 , 然后再传到“在法律方面比较友善的另一个国家” 。这整条渠道以及通过它所传输的资料都是加密的 。系统中仍然有薄弱环节 , 但“它的安全性已经是远远高于任何银行网络了 。”2006年 , 朱利安决定创建“维基解密” , 在他看来 , 信息的透明和自由交流会有效的阻止非法治理 。自从他公布身份后 , 美国决定追捕这位创始人 。2006年12月 , “维基解密”公布了它的首份文件:这是一项“秘密决定” , 由索马里反政府武装“伊斯兰法院联盟”的领导人谢赫?哈桑?达赫?阿威斯签署 , 被从通过Tor网络传递的内容中挑了出来 。这份文件的真实性始终没有得到确认 , 而关于“维基解密”的新闻很快取代了对解密文件本身的关注 。随着“维基解密”日益引人瞩目 , 阿桑奇的行踪也越来越难为人掌握 。他不时与朋友通过电话和互联网联络一下 , 但从来没有透露他的确切活动 。一个朋友告诉我 , “我们总是在问:'朱利安在哪里?'永远都难以知道他到底在哪里 。就好像他刻意要隐藏起来似的 。”对于想要起诉“维基解密”网站的人 , 阿桑奇通常不屑一顾 。2008年 , “维基解密”公布了山达基教(Scientology)的保密手册 , 教会聘请的律师要求它删除这些内容 。阿桑奇对此的回应是公布山达基教的更多内部资料 , 并且宣布 , “‘维基解密’将不会屈服于山达基教滥用法律的要求 , 正如‘维基解密’不曾屈服于来自瑞士银行 , 或俄罗斯境外干细胞中心 , 或前非洲当权派 , 或五角大楼的类似要求 。”在他的网上作品里 , 特别在Twitter上 , 阿桑奇对于他所认定的敌人毫不留情 。与此相反 , 在电视上——他的行为却异乎寻常的冷静 。在演播室的灯光下 , 他灰白的头发 , 苍白的皮肤 , 冷静的眼睛和宽阔的前额 , 使他似乎像是一个骨瘦如柴的外星来客 , 坐火箭来到地球 , 向人类揭示一些隐藏的真相 。他僵硬的举止和他那缓慢而低沉的男中音 , 都加强了这种印象 。然而私下里 , 阿桑奇通常却是一个充满活力而又丢三落四的人 。他可以长时间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某事 , 但也会做出忘记预定机票 , 或预订机票但却忘了付款 , 或付款买完机票却忘了去机场之类的事情 。他周围的人们似乎都愿意照顾他 。他们确保他能到达该去的地方 , 而且在动身之前没有把自己的衣服落在烘干机里 。在这种时候 , 他并不像是一位已经取得了巨大影响的人士 。2010年12月1日 , 国际刑警组织近日发出红色通缉令 , 以强奸和性骚扰罪名通缉朱利安·阿桑奇 。这一案件起源于阿桑奇去年8月在瑞典与两名女性的纠纷 。当时 , 阿桑奇正在申请瑞典居留权 , 试图利用瑞典保护言论自由的法律保护维基解密网站 。据当地媒体报道 , 这两名女性向检方称 , 其与阿桑奇的性行为最初是自愿的 , 但随后演变成为非自愿行为 。一名女性称 , 在安全套破裂之后 , 她要求阿桑奇暂停 , 但这一要求被阿桑奇忽略 。阿桑奇否认有任何过失 , 暗示这一案件是美国试图打击维基解密而实施的诬蔑手段 。
编辑本段揭秘行为
政府和大机构隐藏了太多秘密 , 阿桑奇说 , 自己无意损害任何一个国家的利益 。至今为止 , “维基泄密”卷入了大约100场官司 , 有人指责阿桑奇打着自由的旗号损害国家利益 。因为“维基解密”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信息 , 它也成为美国及其它一些政府的“眼中钉” 。此次驻阿美军作战记录的泄密令美国政府震怒 。在美国公众越来越多地对赢得阿富汗战争的可能性提出质疑的情况下 , 这些泄露的文件又为这场战争描绘了一幅严酷的图景 。白宫对维基解密网站向公众泄露九万份有关美国领导的联军在阿富汗军事行动的文件提出了谴责 。发言人吉布斯辩解说 , 这些泄露的文件大多是已经过时几个月的低级别的报告 , 不能反映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清剿战略为局势带来的积极变化 。他还说 , 奥巴马总统不需要通过这些泄露的文件去了解平民伤亡的严重性 , 而发表这些文件会增加美军和联军士兵所面临的危险 。但是有媒体称 , 泄漏这些文件所带来的最直接的危险也许是进一步损害人们对阿富汗战争已经动摇的信心 。这对美国政府来说或许是最难以接受的局面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克劳利说 , 美国认真对待机密信息的处理 , 把这类材料发送给无权获取机密情报的人是威胁美国安全的 。阿桑奇未来的命运和评价 , 只能交给时间来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