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绝句 杜甫绝句三首


杜甫 绝句 杜甫绝句三首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杜甫绝句三首 , 杜甫 绝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
2、他的绝句有《绝句二首》、《绝句四首》 。
3、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4、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5、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
【杜甫 绝句 杜甫绝句三首】6、泥土随着春天的来临而融化变得松软 , 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
7、2、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8、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9、译文: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 , 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 。
10、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3、绝句四首·其一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
11、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
12、译文:厅堂西边的竹笋长得茂盛 , 都挡住了门头,堑北种的行椒也郁郁葱葱长成一行却隔开了邻村 。
13、看到园中即将熟的梅子,便到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看到堂前的松树,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荫下尽情地谈古论今 。
14、4、绝句四首·其二欲作鱼梁云复湍 , 因惊四月雨声寒 。
15、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
16、译文:原想筑个鱼梁忽然乌云盖住了急流,随后又惊讶四月的雨声如此凄寒 。
17、也许这青溪里面早有蛟龙居住,筑堤用的竹石虽堆积如山也不敢再去冒险 。
18、5、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1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20、译文:黄鹂在新绿的柳条间叫着春天,成双作对好喜庆;白鹭排成行迎着春风飞上青天,队列整齐真优美 。
21、那西岭的雪峰啊,像一幅美丽的画嵌在窗框里;这门前的航船啊,竟是从万里之外的东吴而来 。
22、6、绝句四首·其四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
23、苗满空山惭取誉 , 根居隙地怯成形 。
24、译文:药草的枝叶长得郁郁青青,青青的颜色越过棕亭蔓入草亭 。
25、“苗满空山”的美誉我愧不敢当 , 只怕它们根居干裂的土中成不了形 。
26、绝句(一)杜甫迟日江山丽 , 春风花草香 。
27、泥融飞燕子 , 沙暖睡鸳鸯 。
28、注释: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 , 阵阵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
29、飞翔的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 , 美丽的鸳鸯睡在沙上晒太阳 。
30、迟日:指春天 。
31、泥融:春日来临 , 冻泥融化 , 又湿又软 。
32、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时常双双出没 。
33、绝句(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34、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35、〖译文〗江水碧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象燃烧的火一样红 。
36、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过去了,不知什么时候才是我回家的日子 。
37、 绝句(三)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38、窗含西岭千秋雪 , 门泊东吴万里船 。
39、〖鉴赏〗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仿佛给人营造出一个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
40、此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 。
41、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 。
42、以“鸣”发,黄鹂的啼叫 , 仿佛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 。
43、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好一片具有喜庆气味的生机!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晴空万里 , 一碧如洗,白鹭在此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此着一“上”字之妙 。
44、此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 。
45、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象就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划,而这种有声有色的手法,就加增了生机之盎然 。
46、再者,首句的写黄鹂居柳上而鸣 , 与上句写白鹭的飞翔上天,前间的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 , 由近而远 , 使诗人所能看到的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
47、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一说凭窗远眺 , 因早春空气清澄,晴天丽日故可睹西山雪岭 。
48、但我却以为此说不甚如意 。
49、可否这般理解更好一点:上两句已点明,当时节全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大概正是欲融未融,这给人就有一处湿润的感受 , 此句“窗”与“雪”间着一“含” 字,使人生出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仿如润含了感受 , 这不更能写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吗?而“西岭”则不妨理解为诗人看到带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近旁的西岭,想到西岭山上的长久积雪继而以那西岭上千秋的雪代在窗上所见之雪 。
50、但诗人为何以这“千秋雪”代窗上这上年的残雪呢?诗人失落多年的运用,使所表达的意境更广远 。
51、上文我已简单述了杜甫写作此诗的处境 , 当年,杜甫已久离朝廷飘泊多年,而忽而又有效力之机 。
52、绝句(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53、泥融飞燕子 , 沙暖睡鸳鸯 。
54、注释: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阵阵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
55、飞翔的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美丽的鸳鸯睡在沙上晒太阳 。
56、迟日:指春天 。
57、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湿又软 。
58、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 , 雄鸟与雌鸟时常双双出没 。
59、绝句(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60、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61、〖译文〗江水碧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象燃烧的火一样红 。
62、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过去了,不知什么时候才是我回家的日子 。
63、绝句(三)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64、窗含西岭千秋雪 , 门泊东吴万里船 。
65、〖鉴赏〗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仿佛给人营造出一个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
66、此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 。
67、翠是新绿 , 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 。
68、以“鸣”发,黄鹂的啼叫,仿佛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 。
69、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好一片具有喜庆气味的生机!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此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 , 此着一“上”字之妙 。
70、此两句,以“黄”衬“翠” , 以“白”衬“青”,色彩鲜明 , 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 。
71、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对这幅生机盎然 , 绚丽多彩的早春图象就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划,而这种有声有色的手法,就加增了生机之盎然 。
72、再者,首句的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上句写白鹭的飞翔上天,前间的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
73、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 , 一说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澄,晴天丽日故可睹西山,但我却以为此说不甚如意 。
74、可否这般理解更好一点:上两句已点明,当时节全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大概正是欲融未融,这给人就有一处湿润的感受 , 此句“窗”与“雪”间着一“含” 字,使人生出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仿如润含了感受,这不更能写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吗?而“西岭”则不妨理解为诗人看到带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近旁的西岭,想到西岭山上的长久积雪继而以那西岭上千秋的雪代在窗上所见之雪 。
75、但诗人为何以这“千秋雪”代窗上这上年的残雪呢?诗人失落多年的运用,使所表达的意境更广远 。
76、上文我已简单述了杜甫写作此诗的处境,当年,杜甫已久离朝廷飘泊多年,而忽而又有效力之机 。
77、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78、泥融飞燕子 , 沙暖睡鸳鸯 。
79、翻译: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阵阵春风送来花草的芬香 。
80、飞翔的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 。
81、美丽的鸳鸯睡在沙上晒太阳 。
82、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 。
83、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 , 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 。
84、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 , 样子真是令人喜爱 。
85、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 , 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 。
86、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 , 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