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如何祭拜祖先?祭拜时都这怎么念?/拜祖先怎么说

经常提起的老祖宗是何人,说的是祖亲还是宗亲呢?
相信一提起“祖宗” 两个字,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会想到家族中辈分较高的先辈;亦或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
但“祖”和“宗”拆开之后,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想必至少有90%以上的人会直摇头 。这两个字的深刻寓意是什么?是“祖”亲,还是“宗”亲?
让我们带着一系列疑问,深入了解“祖”和“宗”的真实含义,了解自己的血脉根源,以及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亲疏 。
从民族角度来讲,自炎黄二帝开始,炎黄子孙便应运而生,这二人作为中华人文初祖,就是华夏儿女的祖宗 。
相信说到这里,大家对“祖宗”二字,已经有了初步认知 。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区分,“祖”和“宗”的亲疏关系 。
如果大家能够将二者区分视之,并真正了解“祖”和“宗”,到底是什么的内容,那么就一定会知道“祖宗”是谁 。
第一、“祖”和“宗”的来源
1.何为“祖”?
“祖”本义是指祖先,简而言之凡是父辈以上的血亲,都可以称作“祖” 。当然“祖”的含义并非如此狭隘 。
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以“祖”为庙号的皇帝,比如,汉高祖刘邦和宋太祖赵匡胤 。从这一点便可以得知,“祖”可以引申对开创基业的君主 。
当然大家也应该了解,“祖”也可以是言行、功业为后世所宗仰者 。从“祖”的造字法上来看,甲骨文、西周金文中,皆以“且”为“祖” 。
最初的含义可能是“男根”的象形,或说是像神主之形 。按照这种说法推测,“祖”有权威、权利、地位的象征 。
从“祖宗”中的“祖”来看,其实也代表着家族权威 。毕竟人们在提起自己的祖宗时,总会习惯性的称之为先祖 。
在这期间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祖”字的含义逐渐被固定为祖先,即凡父辈以上皆可称“祖” 。
《诗·大雅·生民序》云:“《生民》,尊祖也 。”;孔颖达疏:“祖之定名,父之父耳 。但祖者,始也,己所从始也,自父之父以上皆得称焉 。” 。
【大家如何祭拜祖先?祭拜时都这怎么念?/拜祖先怎么说】这些古籍中的记载,充分的说明了“祖”,乃家族的起源或血缘象征 。
2.什么是“宗”?
“宗”与“祖”有本质区别,按照字形来看“祖”乃示 且构成 。“且”的甲骨文字形为祖庙状,由“土”字转化而来,象征着古人对祖先的崇拜 。
另外一种说法认为,“祖”的字面意思为“示 且”,是“示”的二重递进关系 。
而“宗”字则是由大 示组成,其主要含义就是代表“大示”,“宗”所代表的是家族分支 。
单从这个字的外形上来看,“宗”表示设有先祖牌位的房屋,说白了就是祭祀祖先的宗庙、神庙 。

由于参加祖先祭祀的都是同一家族,所有还可以引申为祖宗,亦或是同祖家族等含义 。
第二、“祖”和“宗”的亲疏不同
“祖”和“宗”的辈分不同,甲骨文中的五代关系以“示”为基准:太祖即“示”之曾祖;祖乃“示”之祖父;宗则是“示”之父亲;“示”又分为大示和小示,而示之子就是下一代的意思 。
从严格意义上讲,“祖”和“宗”相比,“祖”要明显亲于“宗” 。因为“宗”乃旁系前辈,例如,叔叔、伯伯、大爷、二爷……等 。
虽然都同属一个老祖宗,并且都属于同一血统,但是相比较于“祖”而言,“宗”的血缘关系要远一些 。
“祖”是本家、“宗”是本族,所以“祖宗”虽是同一血统家族前辈,但“祖”的血缘关系更为亲密 。
据《礼记·祭法》记载:“有虞氏禘黄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 。”孔颖达疏:“祖,始也,言为道德之初始,故云祖也 。宗,尊也,以有德可尊,故云宗 。” 。
这句古籍中的记载,又从另外一个角度,阐述了“祖”和“宗”的深层涵义 。
对古代王朝历史比较熟悉的人,相信一定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封建社会中的皇帝庙号,往往都会以祖、宗为区分 。
例如,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宋高宗赵构等,实际上从庙号的祖、宗之分中,就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
在皇帝庙号中,“祖”和“宗”的区别很明显,一个家族中开创基业的第一位祖先,就会被称为“祖”,而紧接着第二位祖先便是“宗” 。可以看出“祖”更为正统,而“宗”则有不劳而获的意味 。


南方人大多有在家里供奉祖先牌位的习俗,而大部分北方人没有,为什么呢?
其实不能说北方没有在家里面祭拜祖先排位的习俗,只能能说北方城市很少人在家供奉祖先排位,只有在农村的一些宗族长辈家中都是供奉的有祖先排位,每逢清明、鬼节或过年之时都会进行祭祖 。
与之相对比的南方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供奉祖先排位的习俗,便是在城市里面也有一些老人会在家里供奉上祖先的排位 。
只不过北方的没有南方普及罢了,而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原因,是因为两地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 。
古时候南方地区被称为南蛮,因为在中原人看来,南方人有时候做事不合礼节,有时候做事方式也非常野蛮粗糙 。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双方在祭祖的原则还有方式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比如说当时北方只有一个宗族的长老,或者说一个国家的主人才有祭祖的权利,普通人是没有祭祖的权利 。
而且祭祖时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必须要在特定的节日按照特定的顺序一步步的走完 。而南方则是任何人都可以祭祖,想什么时候上炷香就什么时候上炷香 。因此中原人觉得南方人如此做法太过于粗鄙 。
比如当年周天子在分封诸侯国的时候,诸侯王虽然手中有兵权政治权,但是他们唯独没有祭祖权,因为祭祖的权利只有在周天子的手中 。
在当时的世俗认知中,即便周天子手中并没有多少军队,诸多诸侯国还是要遵循朱天子的意思,毕竟周天子手里掌握着祭祖权 。也就相当于周天子所做的一切代表着祖先的意愿,作为子孙自然不可以违反祖先的意愿 。
有一些诸侯王即便想要祭祖,也要在周天子之后 。虽然他们手中军队强大,但是绝对不敢无视祖宗的规矩 。
不过在当时周天子尚未涉足的南方,任何人都有机资格祭拜祖先,因此让北方人认为他们此地太过于粗蛮,也就有了南蛮之称 。
不过后来随着周天子皇室衰落,便开始有些诸侯国根本不遵循周天子的礼数自己祭祖,而当时这种行为也就是公开在挑战周天子的权威,这要比直接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还要过分 。
虽然周天子的礼仪崩塌,不过人们仍然形成了一个认知,只有权力高的人才有资格祭祀祖先,而这样的一个习惯也作为风俗流传了下来 。比如在清朝末年人有保留着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祭天,祭泰山 。
其他的一般官员除非得到了皇上的预批才有资格去祭拜泰山 。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在北方农村也只有那些资历较老的长辈才有资基资格祭拜祖先,普通的人是没有资格祭拜祖先的 。
因此在农村也就存在着一个现象,只有一个宗族的长老家里面放着有祖先的排位,而且也只是等到特定的节日会对祖先进行祭拜,平常人的家里面根本没有这些祖先的排位,按照标准来说他们没有资格供奉祖先的排位 。
与之相对比的南方则有所不同,南方并没有所谓的宗族领导才有资格去管理祖先的宗祠,任何人都有资格祭拜,所以在南方很多人的家里面都有祖先的排位 。
而且南方在祭拜祖先的时候,也不一定会按照特定的节日 。比如家里面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可以供奉或说对先人比较思念了就会上炷香 。
所以正是因为这一点原因给大家造就了一个认知,南方人才比北方人更喜欢祭拜祖先 。

大家如何祭拜祖先?祭拜时都这怎么念?
重长辈,按时祭拜祖先的人,因为具备良好教和身教,其所养育的孩子大性善良,懂得孝顺父母,不会变坏 。
事实上,祭拜祖先很有意思,对神明有所祈求,倘如愿的话,通常要还愿;
但祭拜祖先,不论祈求什么,只要诚心诚意,祖先都会加以保佑,如愿后也不须还愿 。
我六周岁生日向长辈们说些什么好呢?
六周岁生日已经要向长辈说什么了么?不用啊 。只需要做好你自己就可以了 。长辈的心愿就是你好好健康平安长大成人,能好好学习,考个好学校,毕业后好好工作,莫过于这些了吧,你才6岁太小啦 。快快乐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