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情感,寻找真爱的人,最终都成为了宅男、工作狂、佛系

中国式情感,寻找真爱的人,最终都成为了宅男、工作狂、佛系

在中国,婚姻的成败,是评价一个人的要害指标 。在传统人士的眼中,甚至是最要害的指标 。
而且,人们一般只看第一段婚姻,假如第一段失败,后面就算逆天改命,也会被戴上有色眼镜看待 。
【中国式情感,寻找真爱的人,最终都成为了宅男、工作狂、佛系】简言之,在中国,结婚就像 “一考定终身” 。
但是,要真的把婚姻比作考试,你会奇怪的发现:
在中国,人们对待婚姻这门“考试”,和其他考试,完全不同 。
1
我们都认识,一门考试如何“备考”——
首先,你得上课;
然后,完成作业;
接着,参加一系列考试:随堂考、月考(阶段性测试)、模仿考……
最后,走进大考的考场 。
为了考个好成绩,你会自己看一些教辅书,假如还有需要,再去报个补习班 。
任何考试,概莫如是 。
考试越难,竞争越激烈,学生花在课堂外的精力,就越多 。
比如:做更多题、看更多教辅书、多来几次模考,实在学不进,就去参加个补习班 。
总之,全力以赴,考个好成绩 。
当然,这中间少不了父母和同学的贡献:
爸妈永远在用“别人家的孩子”督促你;身边那些刻苦学习,品学兼优的优等生,都是人人爱戴,左右逢源 。
2
那么,把感情比作考试,每一部分大致对应如下:
上课=父母的教育和示范(所有人都接触得到);
教辅书=亲朋挚友,及大众媒体上的感情信息(只要愿意花时间,学这些总有进步);
做题=日常与异性接触(难度低,目的是实践和把握与异性相处的技巧);
随堂考=追求和接近(难度较低,可视为做题之后的成果应用);
月考=约会及确定关系(难度中等,可视为随堂考的总结,及临场反应的测试);
模仿考=恋爱(包括同居):难度高,视为整个学习阶段的总测试,只是相比大考,人们的态度相对宽容;
补习班=提供情感教育和培训的机构 。
凡是想考好,只要不是天才,都得认真预备——多看书、多做题、多考试,有必要的话,再上个补习班 。
并且,和其他考试一样,婚姻的备考,要遵循规律:做题—随堂考—月考—模考 。
上完课不做题,直接参加随堂考,基本考砸 。
不做题、光考试,无法吃透知识点 。只参加月考,妄图以考代练,往往最后成为考痞 。
而那些以为通过模仿考就能把握所有考点的,只会暴露更多问题……
诚然,婚姻和考试,有很多相似之处 。
3
按说,中国的单身男女比例,足够触目惊心 。从个人到社会,都有责任督促单身男女在“课堂”之外多用功 。这样才能促成更多“一次考试,高分通过”的幸福案例 。
正所谓:真正构建和谐社会 。
然而遗憾的是,面对这门事关一生幸福的考试,多数人却抱着截然相反的态度看待 。
几乎所有备考的方法,在两性情感的考试中,都是不被提倡,甚至反对的 。
假如你把“勤学、好问、多做题”的习惯带到两性关系里,抱歉,你非但不是好学生,还是绝对的反面教材 。
以下场面,你一定不生疏:
a. 爱主动接触女孩的男生,人们通常称之为“小混混”;
b. 一直追求不同女生,那叫不专一;
c. 今天约这个,明天约那个 ,那是渣男;
d. 恋爱经历丰富,甚至同居过,那就是人格有问题了(某相亲节目中,经常见到以下场景:女方得知男方恋爱超过三次,直接灭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