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唐朝宰相有几人,都叫什么名字?,宋朝 四个宰相 算命

古代的“宰相”与“丞相”是一个概念吗?
宰相和丞相指的都是位极人臣,辅佐皇帝的官员 。丞相是行政最高长官的正式称呼,而宰相是对一些官位较高,权力较大的官员的统称 。
北宋宰相庞籍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庞籍
北宋九朝宰相表北宋历168年(960-1127),宰相71九朝92人次(71 21) 。北宋各朝宰单如下太祖朝17年(960-976) 宰相6人 。其中前朝3人范质王溥魏仁浦 赵普薛居正沈义伦 太宗朝22年(976-997)宰相9人 。其中前朝3人薛居正 沈义伦 卢多逊赵普宋琪李昉吕蒙正张齐贤吕端 真宗朝26年(997-1022) 宰相12人 。其中前朝3人吕蒙正 张齐贤 吕端李沆向敏中毕士安寇准王旦王钦若丁谓李迪冯拯 仁宗朝42年(1022-1063) 宰相23人 。其中前朝4人王钦若 丁谓冯拯王曾李迪张知白张士逊吕夷简王随陈尧佐 章得象晏殊杜衍贾昌朝陈执中 文彦博宋庠庞籍梁适刘沆富弼韩琦曾公亮 英宗朝05年(1063-1067) 宰相2人 。其中前朝2人韩琦曾公亮 神宗朝19年(1067-1085) 宰相9人 。其中前朝3人,(韩琦、曾公亮曾任三朝,富弼为仁宗朝)富弼韩琦曾公亮 陈升之王安石韩绛吴充王珪蔡确 哲宗朝16年(1085-1100) 宰相11人 。其中前朝3人(文彦博为仁宗朝)司马光文彦博王珪蔡确韩缜吕公著吕大防范纯仁刘挚蘇颂章惇 徽宗朝26年(1100-1125) 宰相13人 。其中前朝1人章惇韩忠彦曾布蔡京赵挺之何执中张商英郑居中刘正夫余深王黼李邦彦白时中 钦宗朝03年(1125-1127) 宰相7人 。其中前朝2人李邦彦 白时中 张邦昌吴敏徐处仁唐恪何(桌、栗)奸侫六人:蔡确章惇曾布蔡京王黼张邦昌
郑氏;唐朝宰相有几人,都叫什么名字?
唐朝宰相集

宰相十四人裴寂 刘文静窦威 窦抗 陈叔达 杨恭仁 封德彝 裴矩 廉 宇文士及 长孙无忌 晦 房玄龄
太宗朝
宰相二十九人 裴寂 萧瑀 陈叔达 李靖 封德彝 宇文士及 长孙无忌 杜如晦 房玄龄 高士廉 温彦博 岑文本 魏征 侯君集 杨师道 戴胄 刘洎 李世绩 张亮 马周 褚遂良 崔仁师 杨宏礼 王珪 杜淹 杨恭仁 许敬宗 高季辅 张行成
高宗朝
宰相四十七人 长孙无忌 褚遂良 于志宁 张行成 高季辅 李世绩 柳奭 宇文节 韩瑗 来济 崔敦礼 李义府 许敬宗 杜正伦 辛茂将 任雅相 卢承庆 许圉师 上官仪 刘祥道 窦德玄 乐彦玮 孙处约 姜恪 陆敦信 戴至德 刘仁轨 杨武 李安期 张文瓘 赵仁本 阎立本 李敬玄 郝处俊 来恒 薛元超 李义琰 高智周 张大安 裴炎 王德真 崔知温 郭待举 岑长倩 郭正一 魏玄同 刘齐贤
则天朝
宰相七十八人 刘仁轨 薛元超 郭正一 姚元崇 裴炎 袁恕己 敬晖 岑长倩 郭待举 魏玄同 刘齐贤 韦弘敏 桓彦范 王德真 刘袆之 武承嗣 骞味道 崔詧 李景谌 韦方质 沈君谅 裴居道 韦思谦 苏良嗣 韦待价 张光辅 王本立 范履冰 邢文伟 武攸宁 傅游艺 史务滋 宗秦客 格辅元 乐思诲 任知古 欧阳通 裴行本 狄仁杰 杨执柔 李游道 袁智宏 崔神基 崔元综 李昭德 姚崇 李元素 王璇 娄师德 韦巨源 陆元方 豆卢钦望 苏味道 王孝杰 武什方 杨再思 杜景佺 周允元 孙元亨 李道广 王方庆 王及善 宗楚客 武三思 吉顼 李峤 张锡 韦安石 李怀远 顾琮 李迥秀 朱敬则 唐休璟 韦嗣立 崔玄暐 张柬之 房融 韦承庆
中宗朝
宰相三十八人 刘景先 岑长倩 郭待举 韦弘敏 崔玄暐 杨再思 张柬之 房融 韦承庆 袁恕己 桓彦范 敬晖 武三思 祝钦明 魏元忠 李怀远 豆卢钦望 韦巨源 李峤 于惟谦 苏瑰 宗楚客 萧至忠 纪处讷 张仁亶 韦嗣立 崔湜 赵彦昭 韦温 郑愔 张锡 裴谈 岑羲 张嘉福
睿宗朝
宰相二十五人 李隆基 李峤 萧至忠 张仁亶 韦嗣立 赵彦昭 韦安石 苏瑰 唐休璟 裴谈 张锡 岑羲 崔湜 刘幽求 钟绍京 李日知 薛稷 姚元之 崔日用 宋璟 郭元振 张说 窦怀贞 魏知古 陆象先
玄宗朝
宰相三十四人 刘幽求 韦安石 魏知古 崔湜 陆象先 窦怀贞 岑羲 萧至忠 郭元振 张说 姚元之 卢怀慎 源干曜 宋璟 苏颋 张嘉贞 王晙 李元纮 杜暹 萧嵩 宇文融 裴光庭 韩休 裴耀卿 张九龄 李林甫 牛仙客 李适之 陈希烈 杨国忠 韦见素 崔圆 房琯 崔涣
肃宗朝
宰相十六人 韦见素 崔圆 房琯 裴冕 崔涣 李麟 苗晋卿 张镐 王玙 吕諲 李岘 第五琦 李揆 萧华 裴遵庆 元载
代宗朝
宰相十二人 李适 苗晋卿 裴遵庆 元载 李辅国 刘晏 李岘 王缙 杜鸿渐 裴冕 杨绾 常衮
德宗朝
宰相三十五人 崔佑甫 常衮 李勉 杨炎 卢杞 马燧 关播 萧复 乔琳 刘从一 姜公辅 卢翰 李晟 张延赏 韩滉 崔造 柳浑 李泌 董晋 赵憬 陆贽 贾耽 卢迈 崔损 赵宗儒 郑余庆 杜佑 齐抗 高郢 郑珣瑜 张镒 刘滋 齐映 浑瑊 窦参
顺宗朝
宰相七人 贾耽 杜佑 郑珣瑜 高郢 韦执谊 杜黄裳 袁滋
宪宗朝
宰相共二十九人 贾耽 韦执谊 杜佑 杜黄裳 袁滋 郑余庆 于頔 郑絪 武元衡 李吉甫 韩宏 裴洎 李藩 权德舆 李绛 张宏靖 韦贯之 裴度 李逢吉 王涯 崔群 李墉 李夷简 皇甫镈 程异 令狐楚 萧俯 段文昌 崔植
穆宗朝
宰相十四人 韩宏 裴度 李夷简 皇甫镈 令狐楚 张宏靖 萧俯 段文昌 崔植 杜元颖 王播 元稹 李逢吉 牛僧孺
敬宗朝
宰相七人 杜元颖 王播 李逢吉 牛僧孺 李程 裴度 窦易直
文宗朝
宰相二十四人 杜元颖 王播 李逢吉 牛僧孺 窦易直 裴度 韦处厚 杨嗣复 李珏
飞机,宋朝,乞丐,卖小龙虾直播,这四个词编一段视频 。演技剧情?
所以一台飞机因故障失事撞死了一乞丐,乞丐醒来后发现在自己穿越到宋朝,然后开起了小龙虾,从此走向人生顶峰?
南宋宰相有哪几人
南宋宰相有黄潜善汪伯彦、朱胜非、吕颐浩、杜充等人 。
1,
杜充(?-1141年),字公美,相州(今河南安阳)人 [1],两宋之际大臣、南宋初年宰相、叛臣 。
哲宗绍圣间进士 。靖康初年,知沧州 。建炎二年,代为东京留守 。但杜充害怕和金军打仗,先是全部放弃了抗金起义不断的河北各地,以致河北所有起义都被金军镇压,由此彻底丢掉了北宋末年被金国侵占的三分之一多的土地 。建炎三年,南逃建康府,丢掉了长江以北的所有宋朝领土,却被拜为右相,旋为江淮宣抚使驻守建康 。未几,金兵渡江,遂降 。绍兴七年,任金朝燕京三司使 。绍兴九年,迁燕京行台右丞相 。
2,潜善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
元符三年(1100年)黄潜善考中进士,北宋末年知河间府 。赵构开大元帅府,他被任为副元帅 。赵构即位后,任右仆射,逐李纲、张所,杀陈东、欧阳澈,主谋南迁扬州 。与汪伯彦同居相位,因循苟安,不作备战,为军民所痛恨 。
建炎三年(1129年)扬州失守时,几为军人所杀 。后被贬逐至梅州,未几病死 。赵构在位后期,追复其原来官职 。
3,汪伯彦
汪伯彦(1069年―1141年),字廷俊,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人,南宋初年宰相、著名奸臣 。奸相秦桧的老师,主和派重要人物 。
汪伯彦在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考中进士,初授成安主簿,之后历任中奉大夫、开府司仪曹事、军器少监等职,并在任职期间先后受到宋徽宗、宋钦宗两任皇帝的召见 。他将自己撰写的《河北边防十策》上呈宋钦宗赵桓,因切合帝意被任命为直龙图阁,知相州 。金兵攻陷真定之后,真定帅府迁往相州由汪伯彦负责统领 。
宋徽宗时推行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条件 。赵构在河北,他率兵保护,遂受信任 。康王大元帅府副元帅,又升为集英殿修撰 。国事日益紧急,风云激荡,官兵民众抗金心切,群志昂然 。然而就在金兵迫近京城时,汪伯彦却阻拦宗泽抗金 。次年,金兵攻下京城,掳走微、钦二帝 。
康王秉承旨意,升汪伯彦为元帅和显谟阁直学士 。5月,康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继位位,升伯彦为同知枢密院事,6月升知枢密院事,12月拜右仆射(即右丞相) 。当金兵再次逼近时,汪伯彦极力反对宗泽、李纲的抗金主张,促请宋高宗南逃 。与黄潜善同居相位,专权自恃 。他又主谋南迁扬州(今江苏扬州),不作战守之计 。建炎三年(1129年),扬州失守后罢职 。
4,朱胜非
朱胜非(1082年—1144年12月24日),字藏一,蔡州(今河南上蔡)人 。南宋初年宰相 。朱胜非于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及第 。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任东道副总管、兼管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劝宋高宗赵构继位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除尚书右丞,迁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等职 。苗刘之变时,他善事斡旋,保护之功居多 。
平乱后,引咎罢政,授观文殿大学士、知洪州,继除江西安抚大使兼知江州 。后因江州失陷,他赴镇太慢,被降授中大夫、分司南京、江州居住 。绍兴二年(1132年),经宰相浩力荐,再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后乞请免职奉祠 。绍兴五年(1135年),应诏疏奏战、守四事,历知湖州、宣州等地 。秦桧为相后,朱胜非与其不合,废居八年 。
5,吕颐浩
吕颐浩(1071年—1139年4月30日 [1]),字元直,沧州乐陵(今山东德州)人,后迁齐州(今山东济南) 。南宋初年宰相 。
吕颐浩是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进士,初任密州司户参军 。以李清臣荐为玢州教授 。历官至河北都转运使 。宋高宗南渡,起知扬州,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扬州 。两入政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后以少傅、醴泉观使致仕 。
吕颐浩在相位时,专横刚愎,力排李纲、李光等,为满足军需,又创立月椿钱,使东南百姓负担沉重 。但吕颐浩自幼生长于西北两边,娴熟军旅;应诏上奏战守之策,筹划颇为完备 。在宣和伐辽时,他奏陈河北危急五事,请议长久之策,一时称此言“切直” 。苗刘之乱时,又与张浚等人创议勤王,最终平息内难 。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杜充
百科——黄潜善
【郑氏;唐朝宰相有几人,都叫什么名字?,宋朝 四个宰相 算命】百科——吕颐浩
百科——朱胜非
百科——汪伯彦

北宋有那些名臣?
史学句话叫缺将,南宋缺相,反过来说其实就是北宋名臣非常多,名将缺少之又少 。
咱们就说文运动”的“旗手”唐朝八大家有6个都在宋朝,而且都在北宋,欧阳修 蘇洵 蘇辙 蘇轼 曾巩 王安石,这些是当时的大知识份子,也是当时宋朝的大臣 。其中欧阳修 蘇轼 蘇辙
王安石都是北宋的名臣,下面我就介绍一部分吧,要全介绍怕1万字都不够 。
范质(911~964),五代后周和北宋初大臣 。字文素,大名宗城(今河北威县)范家营人 。生于五代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六朝,五朝为官,两朝为相 。后唐明宗长兴四年登进士第 。授忠武军节度推官,迁封丘令 。后晋高祖天福间,宰相桑维翰奏为监察御史,随桑维翰为泰宁、晋昌节度从事 。出帝天福八年三月,桑维翰入为侍中,荐其为主客员外郎、直史馆 。开运元年六月,为翰林学士 。二年六月,加比部郎中、知制诰 。后晋亡,为草降表 。后汉初,加中书舍人 。隐帝乾祐元年四月,为户部侍郎 。后周初为枢密副使 。太祖广顺元年二月,为兵部侍郎 。六月,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后周时任宰相九年,先后进位左仆射、门下侍郎、司徒等 。周世宗临终时,受顾命辅佐恭帝 。恭帝时,封肖国公 。陈桥兵变后,率百僚降宋太祖 。入宋仍为宰相 。乾德二年正月,罢为太子太傅 。九月,卒,年五十四 。
赵普(922-992年8月14日),字则平,北宋初年宰相 。出生于幽州蓟县(今北京),后先后迁居常山(今河北正定)、洛阳(今河南洛阳) 。虽足智多谋却不好读书,后来在赵匡胤的劝告下开始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
寇准(961~1023) 北宋政治家﹑诗人 。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 。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 。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 。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 。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 。寇准生活比较奢侈,多有微议,能诗,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钱惟演(977—1034)北宋大臣,西昆体骨干诗人 。字希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吴越忠懿王钱俶第十四子 。从俶归宋,历右神武将军、太仆少卿、命直秘阁,预修《册府元龟》,累迁工部尚书,拜枢密使,官终崇信军节度使,博学能文,所著今存《家王故事》、《金坡遗事》 。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唐宰相履冰之后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 。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 。1052 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 。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 。
晏殊(991-1055)字同叔 。是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 。是其时为抚州籍第一个宰相,当时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 。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 。之后到秘书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岁时过世 。性刚简,自奉清俭 。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 。
包拯(999—1062),汉族,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 。天圣朝进士 。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 。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 。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 。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 。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 。嘉裕六年(1061),任枢密副使 。后卒于位,谥号“孝肃” 。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 。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 。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 。卒谥文忠 。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 。又喜奖掖后进,苏轼、苏辙二兄弟、苏洵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 。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 。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 。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 。生于1019年八月二十五日(9月30日),死于1083年四月十一日(4月30日)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 。嘉祐二年(1057)进士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进入权利中心 。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初字公实,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司马池之子 。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籍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 。汉族 。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区荆公路邓家巷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 。诗作《元日》、《梅花》等最为著名 。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 。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 。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 。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 。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 。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 。元佑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 。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 。自号颍滨遗老 。卒,谥文定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 。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 。
刘安世(1048~1125)北宋官吏 。字器之,号元城、读易老人 。魏(今河北大名西北)人 。以直谏闻名的大臣,被时人称之为“殿上虎” 。登进士第,不就选 。从学于司马光,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又以吕公著荐,为右正言,累迁左柬议大夫,进枢密都承旨,章惇用事,贬英州安置,徙梅州,徽宗立得赦,历知衡、鼎、郓州及镇定府 。刘安世在蔡京为相后,连谪至峡州羁管 。有《尽言集》 。
宗泽(1060~1128)北宋末、初抗金名臣 。字汝霖,汉族,浙江义乌人,刚直豪爽,沉毅知兵 。进士出身,历任县、州文官,颇有政绩) 。宗泽在任东京留守期间,曾20多次上书高宗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并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方略,均未被采纳 。他因壮志难酬,忧愤成疾,七月,临终三呼“过河”而卒 。著有《宗忠简公集》传世 。宗泽东京保卫战是两宋之际以宗泽等抗战派将领为首的宋朝军民抗击金军侵略、保卫首都开封的重要战争 。
李纲(1083~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 。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 。历官太常少卿 。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 。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 。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 。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绍兴二年(1132),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不久,又罢 。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 。后抑郁而死 。
北宋名臣很多,那就是个知识份子的黄金时代,赵匡胤对知识份子的优待一直延续到宋朝灭亡,那个时代对知识份子束缚较少,生活待遇也好,他们在文化上到达了一个可能连唐朝都没达到的地步,而且这些知识份子在政治上也各抒己见,多有建树,这里我只说了一部分而已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