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小年至除夕,您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小年至除夕是八字不见财的过年习俗
马上就要过年了,有哪些过年习俗讲究呢?看到这些感觉年味越来越浓了,年味和浓浓是八字不见财的亲情,一起看看吧 。


【春节习俗|小年至除夕,您不知道的那些事儿】俗语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作为节俗来讲,过了腊八节,“过年”就由此拉开了序幕 。民间还有一首流传很广是八字不见财的《过年歌》:
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杀稻鸡;二十八,贴花花;
二十九,去灌酒;年三十,贴门旗 。


腊月二十三(1月28日)




【小年】官府(北方)小年腊月二十三,民家(南方)小年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则在腊月二十五举行祭灶仪式 。所以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 。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


每到这一天,各家各户还要烙些包芝麻糖的烧饼,名曰‘祭灶火烧”,祭灶又称“送灶”或“辞灶” 。古时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 。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 。等到除夕夜,把“灶神”再接回来 。


腊月二十四(1月29日)

春节习俗|小年至除夕,您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文章插图



【扫尘】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扫尘之日,全家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


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民间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 。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


腊月二十五(1月30日)

春节习俗|小年至除夕,您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文章插图



【做豆腐】“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磨豆腐是古老的汉族手工技艺 。从腊月二十五开始,家家户户的厨房便开始忙碌起来 。过去人们在这一天都讲究推磨做豆腐、买豆腐、炸豆腐 。豆腐与“头富”音相似,被人们寄予了新年“富贵”希望 。如今这种习俗传承下来,豆腐也就成了节日餐桌上备受青睐的食品 。


【糊窗户】民间还有“二十五糊窗户”的说法,即腊月二十四扫完尘,二十五就该糊窗户了 。古代家家户户的窗户都是纸糊的,平时风吹雨打难免破损,但又舍不得全部更换,只有在二十五这一天才会全部换新的窗户纸来“接玉皇” 。现在虽然不用纸糊窗户了,但是贴窗花等习俗依然流传 。


【接玉皇】旧俗、新俗都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 。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


腊月二十六(1月31日)

春节习俗|小年至除夕,您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文章插图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 。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


腊月二十七(2月01日)

春节习俗|小年至除夕,您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文章插图



【宰年鸡】俗话说“腊月二十七,杀只鸡”,说的是春节的脚步是越走越近,在昨天吃过了美味的炖大肉以后,今天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宰鸡” 。因为“鸡”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 。杀好的鸡,不在当天吃,要一直放到除夕才能吃,而且,除夕夜吃的时候也不能吃完,要一直留一点 。


【赶大集】春节期间的“上店赶集”虽然也有与往日集市贸易、购缺卖余的内容,但更多的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等 。总之,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因此这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


腊月二十八(2月02日)

春节习俗|小年至除夕,您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文章插图



【发面】腊月二十八把面发,准备主食了 。发面,在过去没有速效发教粉,普通面它不容易搁,发面不爱坏,于是二十八这天就发面,准备正月初一到十五的主食 。 


【贴花花】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等 。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 。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 。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


腊月二十九(2月03日)

春节习俗|小年至除夕,您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文章插图



【小除夕】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也叫“别岁” 。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才能烧完 。


【祭祖】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对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 。视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 。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 。


【蒸馒头】二十八做好了发面,二十九就要开始蒸馒头了,人们尽情发挥想象,把馒头做成寿桃、小动物等各种造型 。在天津大家还会在这一天到乔香阁请中国结,取“乔香纳福”之意 。


【打酒】年瑶称:“二十九,去打酒” 。在春节这个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里,无论是供献先祖,还是家人团聚,酒自然是少不了的!在过去年前打壶酒便成了必须做的事 。日子过得清苦,乡亲们大都挨到年尽月尽的腊月廿九、三十才会挤几个钱去打壶酒过年 。小孩子提着酒壶跑出街门时,母亲的叮嘱声就是浓浓的年味!


大年三十(2月04日)




【除夕】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夕: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 。


【贴门神】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 。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 。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 。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


【守岁】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
识别图中二维码 添加微信请大师测算
(有偿服务,请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