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的主角是谁,四面楚歌是韩信还是张良

四面楚歌到底是谁想出来的四面楚歌的主角是谁?是韩信还是张良?

四面楚歌的主角是谁,四面楚歌是韩信还是张良

文章插图
四面楚歌到底是谁想出来的呢?题主真是一个较真求实的三国迷呀!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 。据司马迁记载:他也不知道 。或者是他故意模糊略过给后人一个想象的空间 。
四面楚歌的主角是谁,四面楚歌是韩信还是张良

文章插图
目前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张良,另一个是韩信 。就是没有人认为此计策是刘备自己想出来的,不知道刘备是什么感受 。
四面楚歌的主角是谁,四面楚歌是韩信还是张良

文章插图
简单回忆一下四面楚歌的故事: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 。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建议,与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的项羽部队,用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 。
此时的项羽兵少粮缺 。夜里听见合围的军队都唱起了楚歌,误以为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 ,心里顿时丧失了斗志,军心也已涣散 。心灰意冷之余与虞姬边喝酒边唱歌,后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最终也于乌江边拔剑自刎 。
一种说法认为四面楚歌是张良的计策 。
张良,今安徽亳州人,汉初三杰之一 。秦末农民起义中,率部投奔刘邦,为其重要谋士 。为刘邦击败项羽以及汉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刘邦对张良的评价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
张良此人,儒家出身,博学多广,熟读诸子百家,善于把握人心 。在垓下之战时,张良根据项羽的性格缺陷,推测出项羽必定重返江东以图谋再起 。于是他向刘邦进言,用此计策对付项羽便可事成,最终计划取得成功,并促成项羽身死 。
另一种说法认为四面楚歌是韩信想出来的 。
韩信,今淮安市淮阴区人,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梁、项羽,却得不到任用,不得已转投刘邦 。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 。
韩信此人,同样善于攻心 。他曾跟随项羽多年,深知项羽的性格特点,认为此计策无论对于心智何等坚定之人皆无法抵挡 。既让项羽误以为己方已经得楚,又成功勾起军士对家长家人的牵挂,不战而屈之 。
【四面楚歌的主角是谁,四面楚歌是韩信还是张良】无论四面楚歌的计策是谁出的,“无颜见江东父老”这句话却流传至今 。
感谢阅读,我是“当文化插上翅膀”!
战国时,秦国军队包围了赵都邯郸 。赵王派平原君去说服楚王与赵国结盟出兵,解救赵国 。平原君打算从手下三千多门客中挑选二十人做随从,但挑来挑去只有十九人符合要求,正在着急时,有个名叫毛遂的门客自我推荐说:“让我去吧!”平原君笑笑:“有本事的人,随便到哪里,都好象锥子放在布袋中,一定会露出尖锋来 。可你来了三年,没人说起你的大名,可见没有什么才能啊 。”毛遂说:“我如果早被放在布袋里,早就会脱颖而出,何止露出一点尖锋呢!”平原君见他说的有理,便带毛遂等二十人来到了楚国 。
平原君请楚王结盟出兵,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 。十九个门客十分着急,但却没了主意 。
毛遂按剑上前说:“订盟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无非利害二字而已,这样明白为何现在还不决定!”楚王大怒,斥道:“我与你主人说话,你来干什么?还不与我退下!”
哪知毛遂不但没有退下,反而又上前几步说:“现在大王的性命掌握在我手上,你的十万兵马都没有用了!”楚王自知理亏,又怕毛遂真的动武,一时无言对答 。毛遂继续进逼说:“其实,楚国有五千里辽阔的土地,几十万雄师,这么强大的国家,为什么要害怕秦国呢?大王不同意楚赵联盟,难道要等秦国逐个击破,坐以待毙吗?”楚王听了连连点头,答应与赵国订盟,出兵解赵国之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