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滴子是什么意思网络:雍正设置的“血滴子”特务机构真的在雍亲王府吗

雍亲王府位于雍和宫大街路东,是雍正皇帝还是皇太子的时候修建的王府血滴子是什么意思网络 。庸亲王府在明代是太监的官房,雍正帝胤禛被封为雍亲王后,便将此处修建为自己的王府 。雍正为何能够登上皇位,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说法 。据说,除了他富有心计外,还得力于一个训练有素的情报组织,这个组织史称“粘杆处”,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血滴子” 。

血滴子是什么意思网络:雍正设置的“血滴子”特务机构真的在雍亲王府吗

文章插图
“血滴子”机构,在雍正被封为亲王后便成立了,其总部就设立在雍亲王府中 。康熙晚年,其众多皇子对皇位的争夺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而雍正表面上看起来与世无争,实际上暗地里利用“血滴子”机构,大肆收集有利于自己的情报,还利用这个机构迫害哪些对自己不利的人 。
雍正帝入驻紫禁城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打击那些反对自己的人,再次启用了“血滴子”机构 。“血滴子”机构虽然直接听命于雍正帝,但总部并没有从雍亲王府搬到紫禁城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雍正帝将王府改为行宫,并赐名雍和宫 。但奇怪的是改制后的行宫并未改覆黄色琉璃瓦,殿顶仍覆绿色琉璃瓦,有人认为,雍和宫曾经有一条专供特务人员秘密来往的通道 。
据说,“血滴子”机构在紫禁城内还设有一个分部 。机构的特务无处不在,他们日夜监视朝中大臣的一举一动 。如有任何不利于雍正帝的言语或行动,都会第一时间传到雍正帝那 。雍正去世后,乾隆皇帝继续利用“血滴子”机构监视大臣的活动,直到乾隆死后,“血滴子”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
其实关于对于血滴子这种东西到底存在不存在,到现在都还是一个争议非常大的问题 。
不仅是到底存在不存在,甚至于血滴子这东西是种暗杀部队,还是某种暗器,或者是某种武器还是某种毒药,都有不同的说法 。但是每一种说法不是特别很完美,都很难自圆其说,都能找到破绽 。
要说血滴子是个机构的话,那么雍正成立的”粘杆处”就是类似的一个机构 。这是雍正皇帝旗下的暗杀机构,是只为雍正皇帝一人服务的特殊部门,也是雍正皇帝最信任的一个部门 。这个部门承接了不少雍正皇帝指派的特殊任务,不仅负责搜集情报,还负责除掉雍正严重的“异己” 。
关于血滴子是一件兵器的说法,也是有不少相关传闻 。说的是,在雍正还是个皇子的时候,一个奇士送来了一件名叫血滴子兵器 。这件叫血滴子的兵器,可以助他千里之外取人首级 。雍正得到血滴子后,便用于自己的部队,铲除异己 。
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也有血滴子这种武器的存在,这种武器通常都是作为偷袭的暗器使用 。
【血滴子是什么意思网络:雍正设置的“血滴子”特务机构真的在雍亲王府吗】《茅山奇谈录》中”以革为囊,内藏快刀数把,控以机关,囊罩其头,拨控机关,首级立取”的血滴子是由茅山道士发明的一种降妖除魔的武器 。
这种武器,是一款投掷型的武器,里面有一把利刃,只要在套中对方的头部之时,启动开关,就可以顺利取下命中目标的人头 。可以说是相当恐怖了 。
而关于血滴子是一种毒药的说说,也是相关依据的 。说只雍正登基后,广西巡抚曾为他在民间寻找一种名叫“撒”的,无药可解的毒药 。这种毒药,见血封喉,一旦不小心服用了,是没有任何解药的,是一种超级毒药 。
武侠小说提到的”血滴子”,其实是清朝康熙后期至乾隆年间宫廷侍卫专用的一种暗器,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设计精巧,部件繁多 。
血滴子以皮革为囊,外形浑似鸟笼,内配利刃数把 。
二.不必近身,投掷使用 。
与刀枪剑戟等兵器不同的是,可以乘人不备,把血滴子抛到对方头上,依靠头顶触发机关 。这种武器,防不胜防,待对手发觉,已然迟矣!
三.手法血腥,不留痕迹 。
血滴子套进敌方脑袋,机关带动刀环,人头瞬间被切下来!
冷兵器时代,无论刀剑棍棒,都很难做到无形杀人却不着痕迹的程度,而血滴子,这种恐怖至极的暗器却填补了这个”空白”!
所以说,血滴子成为那个时代的暗器之首,真的是当之无愧,不服来战!
血滴子是小说杜撰的 。他所依托的粘竿处并不是特务机构,而是是专门掌协卫扈从的,又名尚虞备用处 。此并非由雍正帝所创立 。
血滴子是什么意思网络:雍正设置的“血滴子”特务机构真的在雍亲王府吗

文章插图
血滴子最早出自清末民初小说家陆士谔的的小说《清雍正朝八大剑侠传》,初版时间不详,从现存情况看,仅民国六年到民国十二年,该书就印了十版,可见当时是多么的畅销 。后来作者又于民国二十四年出版了续书《血滴子》,蹭热度出续集可不是今天才有的新鲜事呐~
因为当时清朝刚刚灭亡,大众对于宫闱秘闻十分感兴趣,且兼之抹黑清朝异族统治之风的盛行,雍正帝成为了被抹黑的重灾区 。其实若论他的口碑,在此之前,特别是在士大夫口中尚好,真没那么不堪 。甚至在清末,面对内忧外患,不少读书人将雍正帝视为力挽狂澜的圣主,甚至还有人上书给慈禧太后希望能够效法世宗宪皇帝 。
真正的不堪,由来都不是读书人那支笔决定的,而是市井流传的那些小说影响的,因为够通俗,大爷大妈们也爱看,口耳相传,以讹传讹,流传度够广,不但自己信,还荼毒孩童影响下一辈,多好的名声,都得弄个大白脸!
反正人们可不管情节多么离奇,就是信以为真 。这和现在笃信《甄嬛传》的脑残没啥区别 。
血滴子的诞生其实特别多的不可思议,《八大剑侠传》和《血滴子》放今天就是天雷滚滚的大雷文 。
比如神马年羹尧是年遐龄和婢女春花私通所生的,年夫人大怒,令人将春花打发出去嫁了人不说,还想把年羹尧给扔了,幸亏年遐龄脑子没有进水,把儿子抱了回来 。这情节,我擦,真是恶俗,还给年羹尧的妈取名叫春花!我去,还韦春花呢!
这年羹尧从小不爱读书,做了官之后,也整天向往外边的风景,结交奇能异士,哎呦,这不是现在霸道总裁文里的富二代的标准戏码么,就是不爱做正事,就是向往外边的天地,就差西子捧心,嗟叹无人理解他,然后再蹦出个清纯不做作,不爱慕他的地位和财产的女人出现啦 。
而这血滴子,就是他生日的时候,山西的武林好汉云中燕为他贺寿,给他赏玩的!
至于雍正帝,当时还是皇四子,比年羹尧更TMD的不务正业,化名纳兰相国的亲戚张乐天去结交年羹尧,二人不但一见如故,还雪夜拥酒对歌啊,反正女主该承担的情节,胤禛同学都承担了,啊,不对,女主角是年羹尧,胤禛是男主~
反正按照历史的脉络,这小说的情节自然不用说就是二人你侬我侬,然后他把年羹尧给渣了呗 。
这么脑残的情节,搁现在绝对flop,扑的妈都不认,但是在当时就是火,还就是大把人信啊!毕竟有了国民度,谁去考据具体来源,是否可信啊 。自古至今,看历史文献的人一直以来都是少数派,要想毁一个人,哪里用得着篡改什么历史,直接写本毁人不倦,污人声名的小说,弄得人尽皆知,多苦心孤诣的名声立马毁的彻彻底底的 。君不见《雍正王朝》之后,雍正帝在群众中的口碑一日好过一日,来个一个后妃集体出墙堕胎的《甄嬛传》不又开始悲催了,不但是他,后妃也跟着倒霉,都是什么名声什么形象啊 。啧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