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佛像是什么生肖,战国末期的十二生肖,是否受过印度佛教的影响?

战国末期的十二生肖,是否受过印度佛教的影响?

鼠年来咯
十二生肖又称十二属相或十二年兽,是以十二种动物和十二地支相配的纪年方式,在文化中,十二种动物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依次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配,形成大家耳熟能详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每一个农历新年对应一个生肖,这一年出生的人以这个生肖作为属相,十二年循环一轮 。今天是除夕,也是猪年的最后一天,明天开始就是鼠年了 。
一、中国历史上的纪年方式中国历史采用该多种纪年方式,最为主流文化认可的纪年方式是干支纪年,也就是所谓天干地支纪年,这是一种用十二地支与十天干相配的纪年方式,十天干依序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干支不仅可以用来纪年,也可以用来纪月和纪日,组合方式是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形成一对干支,比如甲午、庚子、戊戌等,一个周期有六十个组合 。
还有一种纪年方式叫做“太岁纪年”,这是汉代历学家根据岁星在天空中运行时所处的位置取的名称,依次和十二个太岁年名相配,组成六十个年名,六十年为一个周期,分为岁阳和岁阴,《史记·天官书》记载了这些名称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三的标题是:“梁纪九 屠维作噩 一年”,其中“屠维作噩”便属于太岁纪年,对应天干地支中的己酉年 。
还有一种大家比较熟悉的纪年,也是正史纪传体常用的纪年方式——皇帝年号纪年 。
二、赵翼关于十二生肖起源的考证官方史籍中最常用的是干支纪年和皇帝年号纪年,十二生肖纪年则是民间常用的纪年方式 。
生肖纪年起源颇早,清代学问家赵翼曾对十二生肖起源进行过考察,他在《陔馀丛考》卷三十中说:“盖北狄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至汉时呼韩邪(单于)款塞入居五原,与齐民相杂,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 。”呼韩邪入居五原发生在公元前51年以后,公元前54年呼韩邪被郅支单于,于公元前51年前往长安向汉宣帝求救,因此呼韩邪将生肖纪年法带入中国应该发生在这以后,移风易俗所需要的时日非常漫长,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按照赵翼的观点,生肖纪年起源于东汉 。

影视剧中的呼韩邪单于
东汉王充在《论衡·物势篇》中有:“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等十一兽的记载,《言毒篇》又补充了龙,与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完全相同 。王充生于公元27年,即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三年,约死于公元97年 。这证明至迟在东汉初期,十二生肖在中国已经广为流传,视乎印证了赵翼的观点 。

十二生肖陶俑
三、从出土文献看十二生肖纪年的起源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发现大量秦代竹简,其中有《日书》两种,《日书》是西汉以前及汉代的古人选择时日吉凶的参考书,书中主要记载一年中的每一日是否适合进行婚丧娶嫁、生子、农作、出行等各项活动,是后世历书的始祖 。

睡虎地秦简
睡虎地11号墓下葬于公元前217年,即秦始皇三十年,证明十二生肖的形成应该不晚于这个时期,《日书》中的内容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楚国和秦国 。其中《盗者》一章中提到了十二生肖,记载如下:
“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善弄,面有黑色,疵在耳 。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大辟瞒而偻 。寅,虎也,盗者状,希须,面有黑焉 。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获 。辰,盗者男子,青赤色……”
《日书》用十二地支不完全的配以十二兽,来推测盗者的形象 。《日书》中所提到的十二兽与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不完全相同,与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提到的十二兽只有一部分相同,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亥豕五肖兽,《日书》中的十二兽与东汉盛行十二生肖应该有一个共同的起源 。
【开关佛像是什么生肖,战国末期的十二生肖,是否受过印度佛教的影响?】
唐代墓葬出土的十二生肖俑
以十二肖兽描绘盗者的形象,能够看出《日书》“作者”对十二肖兽持一种鄙夷的态度,或许能够印证这些肖兽真如赵翼所考证的,乃是从域外传过来的 。
四、十二生肖的域外渊源清人赵翼提出生肖纪年的北族起源,虽然时间上的推测有问题,但大致思考方向没有问题 。
古代北方各民族使用动物纪念的记载有很多,蒙古人在自己写的《蒙古秘史》经常使用“狗儿年,猴儿年”等纪年方式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九十九记载黯戛斯“以十二属纪年,假若岁在子,则谓之鼠年;在戌则谓之狗年,与回鹘同也” 。八世纪中叶突厥文碑铭《磨延啜碑》标有羊年(743)、鸡年(745)、猪年(747)、虎年(750)、免年(751)、羊年(755)、鸡年(757)等七个属相纪年 。

影视剧中的蒙古骑兵
北方民族的传统是崇拜强壮,藐视弱小,虎、龙、马等动物作为纪年生肖兽可以理解,为何鸡、羊、猪等家禽也能名列十二生肖呢?
晚近的考古学给出了一个比较可靠的推测,匈奴游牧帝国横跨亚欧大陆,其文化也带有一种欧亚性,成分以北方草原为主,吸收了两汉、印度、希腊和伊朗文化,形成一种“世界性文化”,十二生肖便是这种世界性文化的产物,主要源头是古印度文化 。

鄂尔多斯高原匈奴贵族墓藏出土文物
五、十二生肖与印度佛教文化十二生肖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印度佛经十二神兽轮流值岁的因素 。
公元前6世纪,佛教在印度诞生,佛教经典《大集经》中有十二兽虔心敬佛,最终变成神兽,诸佛命令它们轮流值岁巡行南赡部洲的故事 。《大集经》中的十二兽是:鼠、牛、狮、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 。与十二生肖相比,只有“狮”不一样,这或许是因为华夏地区本无狮子,十二肖兽的习俗传入中原后,狮子被当地人更熟悉的老虎替代了 。

传入中国的狮子经历了一段在地化的改造
孔雀王朝的阿育王部分统一印度地区后,为了推广佛教,曾经召开全国佛教大会辩论经义,并向周边国家派遣僧侣宣扬佛教教义 。在这个过程中,以十二生肖轮值巡行南赡部洲的佛教故事随着佛教的流行而传入中亚,借由中亚的贸易和文化网络最后被匈奴所接受 。对于没有文字的游牧而言,具体的动物纪年更便于记忆和流传,因此十二兽便成了匈奴境内的十二兽纪年的方式,最后又借由匈奴传到了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