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佛珠开光念什么经,仪规是什么,请细说。】佛教开光仪轨经本

观世音菩萨垫合内放些黄纸可以吗?
不需任何物品正常摆放就行开光正规就行了
佛像里放------ 般若波罗心经 , 陀罗尼 ----如果没有 只放心经足够了
神像里放-------高上玉皇心印经 自己抄写心经就行 放在像里 封底
佛教开光仪轨(简易汇编)
先上香
唱诵: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磬、木鱼)
称圣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请圣:弟子众等,一心奉请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南无护法诸天菩萨 。南无伽蓝圣众菩萨 。南无历代祖师菩萨 。唯愿慈悲,哀悯有情,居慈莲座,降临道场 。
心经 、大悲咒 (各一遍) (木鱼匀速)
开光咒(七遍) 唵 珂暮伽 钵头摩 逊娜隶 陀罗陀罗尼 漫拏隶吽
汉语读音: ōng kē mù qié bō tóu mó xùn nà lì tuó luó tuó luó ní màn ná lì hōng
唵 拶克刍 拶克刍 萨满怛拶克刍 尾刷达尼娑诃 。
汉语读音:ōng zā kè chú zā kè chú sà mǎn dá zā kè chú wěi shuā dá ní sà hā
请永住咒:
唵 苏巴拉 底思茶 跋舍罗耶 娑诃
汉语读音:ōng sū bā lā dǐ sī chá bá shě luó yē sà hā
回向:
开光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波若波罗密
行礼
用香画吽字于佛像(心中默念六字大明咒)
不会敲的 可以省略 念诵就行
************************************
开光要正规 像身里必须有心经 念诵经文 咒语 加持才行
开光是念诵经文把神、佛的法身请来进入这个像里受众生供养,才是真正的开光不然都是空壳,除神、佛像以外,其他物品都是加持,不叫开光 。
佩戴的神、佛像,照片等等,自己念诵佛号----阿弥陀佛 意念请佛加持一下就行了
但是 加持不都是每个出家人都会的 一般密宗讲究这个 显宗这些做法很少
开光物品显密不同!一般心经都有、五部陀罗尼、七宝石、舍利等等!!先祈请佛菩萨 后念诵 心经 、 大悲@咒、开光@咒加持!!都是佛菩萨在行事!
五部陀罗尼包括:佛顶尊胜陀罗尼、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缘起咒、无垢净光大陀罗尼、庄严菩提道场咒、安住陀罗尼、
五部陀罗尼是佛塔、佛像装藏力量及功德一切来源!!
达摩祖师开光仪轨
去佛寺开光 。
武财神挂画没开光有灵气吗?
武财画没开光灵气吗?
一、当以戴,心诚则灵!
二、关于开光:
开光,又称开光明、开眼、开明,就是新佛像、佛画完成想置于佛殿、佛室时,所举行替佛开眼的仪式 。开光时,将佛像安好,先诵经及咒语,奉请佛菩萨安座,然后才请高僧为佛像开光 。
现代一般开光,已经趋向形式、迷信,把开光的意义完全丧失掉了 。
实际上,开光这桩事情非常重要,它真正的意义,就是说明我们供养这一尊佛菩萨形像意义之所在 。
这个事情就如同我们世俗间一个伟人的形像,我们建筑成就了,举行一个开幕的典礼 。在典礼当中一定要向大众说明,说明这个人他在世的时候,丰功伟业,他对社会大众的贡献,对国家民族的贡献,交待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使社会大众见到他的形像,就生起效法他的这种心念,这就是佛教开光的意义 。
如果说这一尊佛菩萨形像,请一位法师来给他开光,他就灵了,不开光他就不灵 。因为有很多人找我去开光,给佛菩萨开光 。我就老实告诉他,你不要供养佛菩萨了,他问为什么?我叫他灵就灵,叫他不灵就不灵,我比他还灵,你供养我就好了,你供养他干什么?你想想对不对?这叫迷信 。
给佛珠开光念什么经,仪规是什么,请细说 。
仪轨有很多密咒和观想,不学佛的人是做不来的,你可以用简单法子,就是对着佛珠念诵《心经》七遍即可,只要心诚,就是开光
佛教网拜忏八十八佛什么时间最好?
阿弥陀佛!
学佛者,居士,能够精进勤专,在家里按照仪早晚课,值得赞叹!
第一,是不是正式皈佛门弟子,没有皈依而学法念经持咒,属于盗法,亵渎神灵,徒惹鬼神耻笑,有九种过失,诸师摈弃 。善缘远离 。
第二,常学精进的居士,因为今年疫情,只能在家上早晚课,但是大多数都是和老修佛友,三两个人一起,很少有在网上上“网课”,因为佛事课诵按照仪轨是很严肃的,不能马虎懈怠 。
第三,按照课本,早课是楞严经,晚课是普佛拜忏,如果想要在网上随着正规的寺院视频,也可以,但是必须是先净手上香,整理仪容,居士服或戒衣,谦卑恭谨,正式精勤,进退有矩 。合乎法度 。
我归依佛门可以在家供俸观世音菩萨吗?
可以,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 。在唐朝的时候就是这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