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阅读感想怎么写

《西游记》是神魔妖怪为感性符号而建构的人类形象 。《西游记》的幻想艺术确是一份宝贵的思维财富和丰富的艺术财富 。那么《西游记》阅读感想怎么写呢?
【《西游记》阅读感想怎么写】

《西游记》阅读感想怎么写

《西游记》阅读感想怎么写(一)
古代民间有“老不看三国 , 少不看水浒 , 男不看西游 , 女不看红楼”之戏说 , 我依着好奇品味西游 , 寻找为何不看西游的答案 。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 出于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之手 。这本书共一百章回 , 前七回主要介绍了小说中核心人物孙悟空的出世、求道、闹龙宫、搅地府、闹天宫 , 直至被如来佛祖压于五行山下 , 为故事的展开埋下伏笔;第八至十二回写小说的另一重要人物唐僧的身世并兼写其他故事内容;弟十三至一百回则是西天取经的正文 , 主要写取经途中的各种矛盾斗争 , 包括取经人和妖魔之间的斗争等 , 最终取得真经 。
读后细思明白 , “男不看西游”主要是跟主角之一的孙悟空有关 。男儿天性好动人尽皆知 , 而孙悟空正是这一形象的代表 , 如第五回 , 孙悟空仅因蟠桃宴会没邀请自己参加而恼怒 , 放肆闹天宫 , 说明孙悟空是个暴力相制之人 。尤其是第五十九至六十回 , 三借芭蕉扇 , 只能反映出悟空的油嘴滑舌 , 即使是机智也不过是耍小聪明罢了 , 都为反面教材 , 男儿看后自然会抑制不住天生的冲动劲 , 只会愈发淘气 。
不过我倒有些疑问 , 古代既有这样的戏说 , 为何《西游记》仍是名著经典以致流传至今呢?很简单 , 只需细读便可知其中缘由 。
悟空虽生性冲动 , 不过他打破常规不拘束 , 有创新思想;八戒知难而退 , 抱怨说回高老庄 , 可也没有一次离开唐僧 , 可见其忠心耿耿;沙僧众所周知 , 敦厚老实、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这是细看个人 , 略看大局 , 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 最终取得真经 , 实则是告诉读者:只要不放弃梦想 , 无论前途坎坷难行 , 只要战胜这些挫折困难 , 最终都会获得成功和幸福 。
一本名著自然少不了名言 , 让我得到最大启示便是“人生一世 , 草木一秋”一句 。这句话是用草木比喻人生 , 人的一生有得意荣华 , 也有失意的枯枝 。人生苦短 , 不必太过于注意得失 , 只是“不忘初心 , 方得始终”便成 。
品味西游 , 我在年当风华正茂之时初次品味 , 受益匪浅 , 亦坚信它可使我受益终身 。
《西游记》阅读感想怎么写(二)
大家都读过中国的四大名著吧 。《水浒传》《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西游记》当然 , 我十分喜欢 , 印象深刻的名著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写的《西游记》 。《西游记》是一本古代的神魔小说 。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写的鲜明 , 让读者一读就懂 , 如猪八戒小说中的《偷吃人参果》这个故事说明了八戒十分贪吃的性格 。
采访人员最吸引人的部分肯定是内容 , 内容主要以孙悟空 , 唐僧 , 沙和尚 , 猪八戒师徒四人 , 去西天取经的故事比较出名的故事有《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 。
一读就让人如痴如醉 , 流连忘返 , 我觉得这本小说最好看的一篇是《三借芭蕉扇》 , 他讲了孙悟空 , 唐僧等四人来到了火焰山 , 要过此山就要用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去火焰孙悟空第一次借芭蕉扇 , 因之前害了铁扇公主的儿子红孩儿而被铁扇公主用芭蕉扇 , 扇到了很远的地方 , 把它扇的无影无踪 。
第二次孙悟空找到了灵吉菩萨 , 灵吉菩萨就给了他一颗定风丹 , 孙悟空吃了下去 , 又像铁扇公主来借芭蕉扇 , 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扇走了孙悟空诞生悟空吃了定风丹 , 铁扇公主见它丝毫不动 , 就赶紧关闭大门 。孙悟空变成了一条小小虫子 , 爬进了铁扇公主的茶杯 , 结果铁扇公主的肚子被他打的十分疼痛 , 铁扇公主把假的芭蕉扇借了他 。之后孙悟空用扇子扇了几下 , 没灭火 , 反而还把火扇得更大了 。孙悟空这才知道自己被铁扇公主的阴谋诡计给骗了 。
第三次孙悟空变成了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 , 但最后还是被真的牛魔王给识破了 。最后哪吒把牛魔王收复了铁扇公主见此请就把芭蕉扇给了孙悟空 , 孙悟空就扇灭了火焰山的火焰 , 并把芭蕉扇还给了铁扇公主然后继续前往西天了 。
这个故事里 , 孙悟空永不放弃的精神让我十分佩服 。这本小说只要看了其中一个故事 , 就忍不住想看其他的故事 , 把整本小说读完 , 这本小说可真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一颗流光溢彩的明珠啊!
《西游记》阅读感想怎么写(三)
《西游记》 , 中国四大古典之一 , 是一部无人不知 , 无人不晓的神魔长篇小说 。由吴承恩先生编写 , 跟《三国演义》 , 《水浒传》 , 《红楼梦》合称“四大名著” 。里面的故事栩栩如生 , 十分经典 。
《西游记》被分成三大部分来写 , 分别是“孙悟空大闹天宫” ,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和“唐僧师徒取得真经 , 修得正果” 。其中 , “孙悟空大闹天宫”是本名著中最经典的部分 。这一部分体现了孙大圣的本领高强 , 武艺高超 。——可不是嘛 , 在文中就说到他吓得龙王心惊肉跳 , 唬得虾兵蟹将魂飞魄散 , 还有如意金箍棒在手 , 简直就是无人能敌 。
接着 , 是第二部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 , 这是本名著中的中心部分 。写的是唐僧师徒共同去往西天极乐世界 , 每当我看完这个部分心里都会想:如果师徒四人去掉一个人会怎么样?
去掉猪八戒吗?不行!别看他好吃懒惰 , 孙悟空被唐僧赶走时 , 还是他巧妙地运用激将法把孙悟空给请来的 , 如果去掉他!谁去请孙悟空?所以不能去掉 。
那去掉沙和尚?也不行!沙和尚虽然很容易被别人牵鼻子走 , 但是 , 他为人老实 , 唐僧和孙悟空都很信任他 , 在唐僧变成老虎的时候 , 要不是他向孙悟空下跪求情!唐僧还会从老虎变回人吗?所以也不能去掉 。
那去掉沙和尚和猪八戒不行 , 就只能去掉唐僧或孙悟空了 , 那我们就去掉孙悟空 , 不行!这一路上的妖魔鬼怪都是他斩杀的 , 去掉他!谁还来斩杀妖魔?所以还是不能去掉 。
那只有最后一个了 , 唐僧 。唐僧一个什么都不会的行脚僧 , 除了念经和紧箍咒 , 去掉他总行了吧 。更不行了!为什么?他明明什么都不会呀!对!他是什么都不会 , 但是 , 他是里面最为重要的人物 , 去掉他!谁还会去西天取经 , 又有谁可以收留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 , 并且去冒那么多不必去冒的险啊!所以唐僧也不能去掉 。由此可见 , 团队是多么重要啊!如果少了一个人 , 随时都可能会使团队坍塌或着解散 。
不过 , 功夫不负有心人 。到了第三部分——“唐僧师徒取得真经 , 修得正果” 。这里写到了唐僧师徒不畏艰险、取得真经的故事 , 而且还被如来佛祖封了许多的仙号 , 真是令人感到可喜可贺啊!再回想一下他们师徒前面的困苦经历 , 真是令我无比感动 , 对他们产生深深的敬畏感 。
这就是我读《西游记》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