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黄氏大宗祠开光日/无锡吴氏宗祠距离灵山大佛多远

无锡吴氏宗祠距离灵山大佛多远
驾线:全程30.5公里
起点:无锡
1.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 , 行驶150米左侧的天成大厦 , 右转进入钱荣路
2.沿钱荣路行驶3.7公里 , 朝灵山景区/梁清路/环太湖公路方向 , 稍向右转进入梅园立交
3.沿梅园立交行驶680米 , 直行进入环太湖公路
4.沿环太湖公路行驶11.2公里 , 朝闾江方向 , 稍向右转上匝道
5.沿匝道行驶310米 , 左前方转弯
6.行驶100米 , 在第3个出口 , 朝环太湖公路方向 , 左前方转弯进入湖山路
7.沿湖山路行驶1.7公里 , 左转进入陆马公路
8.沿陆马公路行驶3.3公里 , 右转进入梅梁路
9.沿梅梁路行驶3.2公里 , 左转进入雪云路
10.沿雪云路行驶1.7公里 , 左前方转弯进入古竹路
11.沿古竹路行驶2.3公里 , 稍向左转进入群灵路
12.沿群灵路行驶660米 , 右转进入新龙路
13.沿新龙路行驶820米 , 右后方转弯
14.行驶460米 , 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灵山大佛

新圩镇的风景名胜
【灵山黄氏大宗祠开光日/无锡吴氏宗祠距离灵山大佛多远】黄氏文化科技活动暨大宗祠是一个家族文化的标志 , 项目建成后作为黄氏文化科技活动中心 , 是学习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的地方 , 特别是缅怀革命先烈 , 发扬革命传统 , 传承文化、教育子孙后代的好场所 , 同时也是祭祀祖先的殿堂 。黄氏文化科技活动中心暨大宗祠筹委会主任黄家坤在奠基庆典上介绍筹建情况 , 项目筹建一年多来 , 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广西文化发展研究会、北部湾文化研究会的指导支持下 , 筹建工作进展十分顺利 , 整个项目计划投资800万元 , 资金全部来源于民间的捐资 。
千年古荔地处灵山县新圩镇邓家村 , 品种为灵山香荔 , 该树树干最大周长6.15米 , 树高13.3米 , 树冠15米 , 古荔长势茂盛 , 年年挂果 , 果实卵圆形 , 略扁 , 果皮深红色 , 核小 , 肉厚香甜爽脆有香气 , 品质上等 , 1963年 , 我国著名生物学家蒲蛰龙教授带领考察组前来考察 , 认定树龄超过1460年(公元503年种植、距今树龄1502年以上) , 是目前我国仅存的树龄最长的灵山香荔母树 , 《灵山县志》、《广东荔枝志》均有记载 , 1999年5月 , 被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灵山县农业局组织实施的《千年古荔保护》项目 , 在新圩镇政府、邓家村委会和县水果局的大力支持下 , 近日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了验收 , 1500年树龄的古荔换发了新颜 。《千年古荔保护》项目建设了132平方米的古荔保护区 , 一是进行场地清理 , 树木修整防护 , 树木测量及保护规划等 , 二是在树冠下建设三面光排水沟 , 三是建设防护隔离栅栏 , 四是设立保护标志牌 , 五是区域道路填土 , 母树根系培土 , 旋放肥料等 。通过项目建设 , 既能有效地防止人为和家禽家畜的践踏损害 , 又为古荔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 , 使千年古荔更显勃勃生机 , 为灵山香荔品种繁育及优良荔枝品种的研究提供保证 , 更为灵山中国荔枝之乡增添一道亮丽的风境线 。
灵山古荔上千岁
这棵荔枝有500年树龄 , 如果有人指着公路边一棵荔枝树对你说 , 你不必大惊小怪 , 在有中国荔枝之乡之称的灵山 , 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树龄的古荔枝树到处都有 。据灵山县志记载 , 荔枝种植始于唐朝 , 宋朝已有较大发展 , 1961年 , 广东省果树研究所到灵山进行荔枝品种资源复查(当时灵山属广东管辖) , 鉴定新圩公社邓家坡大队(现新圩镇邓家村)有一棵香荔大树 , 树龄在1400年以上 , 如今 , 这棵千年古荔依然枝繁叶茂 , 几乎每年正常开花结果 , 被列为灵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山不少地方自古就有一种习俗 , 无论哪家添男丁 , 都在住宅附近种几棵荔枝树 , 等荔枝挂果时 , 正是孩子长大后读书时 , 就有求学的资本 , 于是 , 就形成了现在古荔枝树随处可见的荔乡风韵 , 古时候 , 灵山谁家荔枝树多 , 则象征其家富裕 , 曾有家有荔枝千棵 , 其人与万户侯等之说 , 意为有1000棵荔枝相当于一个管理万户居民的官了 , 因此 , 灵山无荔不成村 。在离县城7公里远的邓家村树龄在四五百年以上的古香荔随处可见 , 采访人员采访了村干到村民十余人 , 竟无人知道村里到底有多少棵古荔 , 在一户人家门口 , 80岁的黄业基老人指着一棵树冠如盖、果满枝头的古香荔告诉采访人员 , 他小时候这棵荔枝就这模样了 , 它隔年挂果 , 多时有一千多斤 , 70年代这棵树的荔枝曾送到北京去 , 据县委宣传部的同志说 , 在新院村 , 也有很多古荔枝树 , 有两棵荔枝树名气相当响 , 分别叫赫鲁晓夫和尼克松 , 据说当年赫鲁晓夫和尼克松曾经吃过这两棵树产的荔枝 。在大芦村生长着十多棵树龄在100年到400年的古荔 , 枝叶婆娑 , 硕果累累 , 有的古荔树干已经空了 , 但鲜红的荔枝依然挂满枝头 , 村里人说 , 这些古荔结出来的果肉特别脆特别甜 。据该县水果局的同志说 , 全县树龄在1000年以上的古荔就有几十棵 , 三四百年以上的荔枝有上万棵 , 主要是香荔树 。灵山荔枝历史悠久 , 种植历史可追溯至一千多年前的唐代 。新圩镇邓家村至今尚有200多株百年以上的古荔 , 依然枝繁叶茂 , 果实累累 , 其中一棵千年古荔被认为是灵山香荔的老祖宗 。荔枝种类繁多 , 品种齐全 , 高、中、低档产品 , 早、中、迟熟搭配 , 灵山荔枝珍品中有香荔、糯米糍和桂味等 , 2001年 , 全县荔枝面积59.55万亩 , 产量2.8万吨 。灵山荔枝目前主栽的早熟品种有三月红、白腊、白糖罂等 , 中熟品种有妃子笑、黑叶、大造、进奉、水荔等 , 迟熟品种有香荔、桂味、糯米糍、禾荔等 。1、三月红三月红为早熟品种 , 每年5月上旬成熟 , 果实较大 , 单果重26-42克 , 果皮鲜红 , 肉厚 , 肉白腊色 , 肉质稍粗韧、汁多 , 味甜带酸 , 含可溶性因形物18.2-20.3% , 品质中等 , 适宜鲜食 , 是早争上市的荔枝品种 。2、妃子笑妃子笑为中熟品种 , 6月上中旬成熟 , 果实大 , 单果重23.5-31.1克 , 果皮薄 , 淡红色 , 果肉厚 , 白腊质 , 细嫩爽脆 , 清甜带微香 , 含可溶性固形物17.1-20.5% , 品质优良 , 最宜鲜食 。3、黑叶黑叶为中熟品种 , 6月中旬成熟 。果实中等至大 , 单果重19-28克 , 果皮薄且暗红色 , 果肉乳白色 , 味甜带微香 , 含可溶生固形物16.5-20% , 品质中上 , 适宜鲜食、晒干及加工罐头 。4、香荔香荔属于迟熟品种 , 7月上旬成熟 , 果实中等大 , 单果重21克 , 果核小 , 果卵园形 , 略扁 , 果皮厚韧 , 深红色略带紫 , 果肉白腊色 , 清甜爽脆 , 有香气 , 含可溶性固形物20% , 品质上乘 , 鲜食、制干、制罐头均可 。5、桂味桂味属于迟熟品种 , 6月下旬成熟 。果实中等大 , 单果 。15-20克 , 近似园球形 , 果皮鲜红 , 薄且脆 , 果肉乳白色 , 细嫩爽脆 , 汁多、清甜 , 核小 , 有桂花香 , 含可溶性固形物18-21% , 品质极优 , 宜鲜食、加工 。6、糯米糍糯米糍属于迟熟品种 , 7月上旬成熟 。果实中等至大 , 单果重20.1-27.6克 , 果扁心形 , 果皮鲜红 , 较韧 , 核小 , 肉厚 , 软滑多汁 , 浓甜微带香气 , 含可溶性固形物18-21% , 品质风味极优 , 鲜食 , 制干均可 。在中国荔枝之乡灵山县 , 人们随意品上的一个荔枝 , 都可能出自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荔枝树 。在新圩镇邓家村 , 这个无荔不成村的荔枝之乡 , 一个树冠如盖、果满枝头的参天古荔分外夺目 , 当地干部介绍说 , 这棵香荔大树至少已有1400多年历史 , 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寿命最长的荔枝树 , 已被列为灵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料记载 , 灵山荔枝种植始于唐朝 , 据说 , 古时候 , 荔枝树多少是衡量人们富裕与否的重要标志 , 曾有家有荔枝千棵 , 其人与万户侯等的说法 , 过去当地人家新添男丁 , 往往会在房前屋后种几棵荔枝树 。荔枝是我国最古老、寿命最长的树种之一 , 目前灵山县光千年以上荔枝树就有几十棵 , 三四百年以上的荔枝树竞有上万棵 。
在灵山县 , 大多数人知道有个文笔山 , 因为文笔山离县城仅8公里 , 与县城的六峰山遥相呼应 , 在县城举目南望就可以看到 , 还因为文笔山是灵山县一个具有历史文化古迹的山岭 , 其山顶的文笔峰在民间有着许多古老的传说 。文笔峰自建成至今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本地一批又一批文人骚客 , 现在 , 她还是县城及周边乡村的人们登高和春游踏青的好去处 。山脊上第一级(个)山头 , 往上 , 整个山梁一直延伸并直通到山顶(乃至文笔峰以东) , 从此往下 , 整个山头形如一个趴地待扑之猛虎 , 左右两边两支呈合抱形状的小山梁 , 如虎之前肢 , 山前隔着公路是一片开阔的田垌 , 垌中一脉流水自东南向西北曲折环流 , 如书中所说的玉带缠腰 。第七、第八级山头向南延伸的山梁构成了两个极其形象的正在展翅飞翔的天鹅 , 有翅有身有头有嘴 , 当地人介绍说这是一块公鹅踩水地 , 好风水呢 , (注:公鹅踩水即公母鹅交配) , 一看 , 确实很象 , 两鹅的翅膀互相搭着 , 左拥右抱 , 栩栩如生 , 极具风情 , 上到了第九级山头 , 一块巨大的石头长在这山肩上 , 据说这就是龙脉所带的印 , 芳草萋萋 , 整个山坡都被茂盛的茅草所覆盖 , 茅草盛开着洁白的花絮 , 在阳光照耀下是一片银白 , 那花絮在微风中摇曳 , 风姿卓约 , 从这第九级山头往正南面俯瞰 , 三条山梁近乎悬崖般急吊而下 , 到了中部却又变得平缓延伸 , 这三条山梁和第十级山头 , 已经是文笔山主脉的脊线 , 文笔山主峰及其峰顶如烽火台般的文笔峰(塔)已经出现在我们的东方 , 回头再次俯视刚才走过的山梁 , 宛如一条下山的巨莽 , 左右蠕摆 , 极其生动形象而富有力量 , 遥看西南面 , 只见对面远处的仙女岭真如一个仰卧的少女 , 头部五官清楚 , 身体曲线分明 , 凹凸有致 , 长发向东南飘洒 , 腹部和下肢向西北伸展 , 非常生动 。来到海拔501.5米的文笔山顶 , 终于与文笔峰有了零距离的接触 , 文笔峰是一座向上渐收的梯级形八面体峰塔 , 现有19层 , 每层高33厘米 , 共6米多 , 每级宽18厘米;八角形的塔底每层边宽4.5米 , 周长36米左右;顶级边2米 , 围长16米 , 对角宽5米 , 斜边高6.8米 , 登上塔顶 , 只见峰塔的外壳以沙、泥、石灰混合夯筑而成 , 厚约40厘米 , 塔内有厚度为33厘米的也是以沙、泥、石灰混合夯筑而成的十字形间隔墙与四面峰壁衔接 , 其余的空间用黄泥填满为实体 , 中间十字型间墙分别指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 东西两向的内间墙伸到塔外形成了峰塔的一对护耳 , 护耳也为沙、泥、石灰混合并依峰夯筑而成 , 呈梯形 , 峰耳厚73厘米 , 底座向外伸出2.1米 , 高达该峰塔的第十级 , 即高3.3米 。关于文笔峰的来历 , 村里的老人们说 , 因为灵山是一块风水宝地 , 人杰地灵 , 位于县城东面的马鞍山是一匹上京马 , 灵山的人才会骑着这匹宝马入仕京城为官;但朝廷的国师为了阻止灵山人才入仕京城 , 当高官占权位 , 所以就在上京马背后的县城南面新圩镇梁冠山顶钉了一根大柱 , 以拴住上京马 , 破坏灵山的风水 , 使灵山从此再也没有人入仕朝廷做高官 , 梁冠山此后就被称文笔山 。民间的这种传说 , 有点神乎 , 而且现在还在广泛流传 , 认为文笔峰是破坏了灵山的风水 , 但是 , 实际历史上修建文笔峰的目的和背景、起因刚好与此传说相反 , 不是为了破坏风水 , 而是为了弥补风水的不足 。据清代和民国的《灵山县志》记述 , 旧时建文笔峰很有一番别意和重要的社会背景 , 清朝时期 , 灵山的社会风气很不好 , 盗贼、赌博、打架、娼妓等四亚盛行 , 根源在于当时人民的素质低劣 , 愚昧落后 , 因此在县府及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 , 采取措施 , 加大了治学的力度 , 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 , 知县迟维城创建西灵书院 , 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 , 国家建立学校 , 原有以兴行教化 , 作育人才 , 典至屋也 。在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重建文庙时 , 知县李培仁还作重建文庙碑记 , 古今建邑凡以教养斯民也养则谋诸野教则谋诸学故邑必有学学必有庙 , 以示县府重教兴学 , 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 , 为兴行教化 , 转变社会风气 , 知县李正恺始延请名师 , 义学遂振兴焉 , 同年县府还恤教职 , “查旧例 , 教职两官同食一俸 , 未免不敷养廉 , 着从乾隆元年春季为始 , 照各员品级给予全俸 , 永著为例 , 在乾隆年间 , 县府划拨了不少学田 , 租银详俸批准拨入义学 , 由是肄业生意 , 按名给发膏火 , 人争来学 , 较前更振兴焉 , 除此 , 县府及各界人士还大兴修建文阁、文明坊楼、学官等 , 以此营造一个兴学育才的浓厚气氛 , 在这股兴学育才的热潮中 , 乾隆庚申岁(即公元1770年 , 清朝乾隆35年)邑人劳基、张所述等倡建文笔峰于梁冠山与文庙正向 , 看来当时他们兴建文笔峰 , 就大有振兴文风 , 净化社会风气 , 使灵山快出文人、大出人才之意 , 在文笔峰落成时 , 进士王家宪并有诗云 , 屹立文焰照宫墙 , 还是灵冠旧笔床 , 食肉不须投定远 , 生花应已梦江郎 , 云连五色知常护 , 弩发千钧岂比强 , 从此海天多脱颖 , 夜阑作作露星芒 , 由此背景可以看出 , 当初建文笔峰的意图和作用是很明显的 。据传 , 建塔时 , 是由劳基、张所述倡议并监建 , 塔高原有25层 , 后因风雨冲刷 , 造成多次崩塌 , 现在只存19层 , 而且现在以中间十字间墙相隔的占塔的四分之一的东北面部分已经崩塌至塔底了 , 其它几面也是遍体裂缝 , 茅草附生 , 究其崩塌原因 , 可能这主要是由于当年峰塔逐层夯筑而建 , 而墙体内和每层间墙又没有装上筋骨(如竹片、钢筋等)连着 , 使得原有的上面六层与下面的十九层脱离分开并倒下 , 同时由于塔心是以黄泥夯填 , 而塔顶没有批搪灰浆 , 使得雨水从顶部中间灌入 , 加上峰体周围又缺乏排水孔 , 因此当下大雨时 , 雨水从顶部黄泥中灌入 , 导致了峰体膨胀、破裂 , 而裂缝中茅草、灌木的附生又进一步形成并加速了峰塔的植物风化 , 最后就造成了塔峰的崩塌 。这座诞生于封建社会 , 跨越了四个世纪 , 经历了几个朝代的灵山第一古董 , 虽然与北国长城相比她是那么年轻 , 但对于今天改革开放的一代人们她是那么的古老 , 她秉承了荔乡的旖旎 , 散发着百姓的质朴 , 闪烁着古代文人的睿智 , 今天她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厚重的历史积淀幻化成灿烂的人文景观 , 深深地吸引着灵山大地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站在梁冠山顶 , 只见蜿蜒的山脉东西贯纵 , 一路踊跃奔腾 , 起伏生动 , 气势非凡 , 精神轩昂 , 十分雄伟 , 而且奇突的顶峰会让你感到这里可收天光 , 眺望远方 , 灵山县城和笔架般的六峰山与这里遥相呼应着就在北面前方 , 源自灵山最高峰罗阳山的鸣呵江一带白水从东面奔来 , 四季不溢不涸 , 如镜照天的光亮 , 日精月华尽收河中 , 给人大有一种鸣江玉带面前过 , 伸手可搭六峰山的感觉 , 俯瞰北面山下 , 眼前陡峭山坡下是一个深谷 , 左右两支山脉如巨龙如猛虎 , 相互照应 , 环抱有情 , 真是应了左青龙右白虎之说 , 其中间夹脉也跟着相拥相抱 , 如花之瓣形成环环相抱 , 脉脉相护 , 确实藏风聚气!而且这里相拥相护的山梁不象刚才来路上山时看到的趴地虎和展翅双鹅那样无树无木一片苍凉 , 这里则是松林茂盛 , 绿郁葱茏 , 明朗清秀 , 充满着灵逸 , 并显得秀气洋洋 , 吉气融融 , 呈现出温润、柔和、秀气的美 , 而花瓣的山脉中一个山头尖尖地挺立其中 , 如花中之蕊 —— 如此地形宛如一朵耸天芙蓉 , 其充满着生机 , 蕴藏着巨大的生命力 , 这里确实是一个呈祥献瑞的好地方啊 , 难怪传说当年国师曾为这块风水宝地而三上三下宝轿呢 。

中国广西灵山县黄姓人口总数排行
楼猪肯定姓黄
黄氏家族族谱字辈
黄香(18~106年)是我汉时期的一位文化名人 。他为官的品位并不高 , 最高职务是魏郡太守 , 大约也就是一个四品官员 。但他生命历程中有两个亮点:一是他9岁时 , 母亲去世 , 他对父亲格外孝敬 , 夏天他将床枕扇凉 , 冬天用身体把被褥温暖后 , 才让父亲安睡;二是他很小的时候 , 便广泛阅读儒家经典 , 精心钻研道德学术 , 能写文章 , 当时京师称誉为“天下无双 , 江夏黄童” 。汉章帝还曾特许他到宫中藏书之所东观读书 。孔子曾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 。尊敬长辈 , 友爱兄弟 , 是做人的根本 。黄香的这种品行正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 。旧传元代郭守正挑选了历史上的二十四位孝子 , 辑成《二十四孝子》一书 , 作为做人的楷模 , 黄香名列其中 。子黄琼曾孙黄琬相继拜相黄香一直被人们所推崇 。
黄氏史料
1、出自嬴姓 。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 , 黄姓为陆终之后 , 其后建立黄国 , 后为楚所灭 , 子孙以国为氏 。帝舜时代 , 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 , 是“帝颛顼之苗裔” , 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 , 被帝舜赐姓嬴氏 。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 , 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 。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 , 因被周朝封为子爵 , 又称黄子国 。春秋时期 , 楚国称霸 , 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 。公元前648年 , 黄被楚灭 。亡国后的黄国子孙 , 以国名为氏 , 就是黄氏 。
2、出自金天氏之后 。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 , 黄氏起源于金天氏之后 。台骀是上古时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 , 世代为水官之长 , 颛顼时受封于汾川 , 后世尊为汾水之神 。春秋时 , 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 , 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 。其中黄国公族子孙以国为姓 , 成为黄姓 。
3、据《东夷源流史》所载 , 远古颛顼时代 , 黄人从河南黄水西迁到山西汾水下游 , 建立黄国 , 以国为姓 。陆终 。上古时期火神祝融(掌管火的官)吴回之子 。后其继任祝融 。周代时 , 其后被封于黄(今河南省潢川西十二里) , 建立了黄国 。黄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其后代子孙分散到了各地 , 他们不忘亡国之恨遂以原国名为氏称黄姓 。并尊陆终为其得姓始祖 。
4、出自他姓改姓 。上古时代及后朝的王、陆、巫、吴、金、范、丁皆有改为黄姓者 。
5、出自回族中的黄姓来源有二:
① 今福建省泉州市的少数蒲姓回族为避元代“反色目”的诛杀而改黄姓 。但由于出自不情愿 , 放将黄姓故意写成“苗”(莆)字 , 因苗(莆)与蒲同音 , 若被人发觉 , 落下加上两点就是黄字 , 久之便成了“黄”姓 。
② 元代黄姓取阿位伯穆斯林女子改姓伊斯兰教其后裔融于回族并姓黄 。黄姓回族主要分布在福建四川河南宁夏部分地区 。
6、黄渊始祖主要流行于江西、福建、云南等省的一些地区 , 如云南威信谱在“渊”字条下明言:“世谱录渊公为一世始祖 。”又引《十朋谱》之语:“渊公字好善 , 迁居黄岗之地 , 子孙多以公为始祖 。”
[编辑本段]六、黄姓迁徙
1、黄姓的原始祖先——黄夷的流徙
黄夷的发源地在今内蒙古东部、燕山之南的辽河西源——西拉木伦河流域 。后来向东南迁徙 , 经河北迁安县西的黄山和束鹿县的黄丘进入山东半岛 , 加入东夷集团 , 成为九夷中的一支 。再往后 , 在华夏与东夷的大融合之中 , 黄夷和其他许多少昊子孙氏族 , 跟随颛顼从山东半岛内迁到了中原地区 。
2、黄国人的迁徙
上古黄国之一的潢川黄国在今河南潢川县的古中原境内 。自从公元前648年潢川黄国被楚国灭亡后 , 黄姓族人有少数逃到河南中部 , 大批则被迫内迁到楚国腹地 , 定居在湖北黄冈、黄陂、黄安、黄梅、黄石等县 。据说就是因黄国江夏人迁此而得名 。其中有一支内迁到楚都郢(今江陵、荆州) , 形成秦时著名的江陵黄氏 。还有一支内迁到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县东南一带) , 后来发展成汉代最著名的江夏黄氏 。亡国后 , 一部分黄国遗民仍留在潢川故地 , 坚守家园 , 顽强生活 。战国时期 , 黄国贵族后代黄歇事楚顷襄王 , 于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任楚相 , 被封为春申君 , 最早的封地在今潢川县 , 所以 , 直至清代 , 潢川城都一直叫春申镇 。后来 , 黄歇改封于吴 (今江苏省苏州) , 他的13个儿子 , 有的就定居于江苏 。据《客家姓氏渊源》所载 , 黄歇曾因避难而迁居于距江夏县城30里的黄鹤乡仁义村 , 其子孙散之四方 。从战国晚期起 , 江夏郡(今湖北省武汉一带)成为黄氏繁衍发展的中心 , 如汉丞相黄霸、赠太尉孝子黄香及子宰相黄琼与曾孙太尉黄琬都世居江夏 , 中华黄氏第一状元黄凤麟 , 也出在江夏郡黄州 , 故其天下黄姓共以“江夏”为郡号 。
3、两汉到两晋的迁徙
汉代以后 , 主要由于任官的原因 , 黄氏分别向大江南北迁徙 , 北迁至河南固始、南阳等地 , 南迁至江西、湖南、四川等地 , 黄氏也是从晋代开始大批人居福建 。《闽书》载:“永嘉二年 (308年) , 中原动荡 , 衣冠始人闽者八族 , 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 。”据福建早期黄氏族谱记载 , 两晋之际 , 江夏黄氏族人黄元方(字彦丰又名黄允) , 为官晋安太守 , 后定居福建 , 尝以道学倡闽 , 有万卷书楼在福州三山榴花洞 , 成为福建历史上最早的黄氏望族——晋安黄氏 。据说 , 后来的侯官黄氏、莆田黄氏、军城黄氏和四安黄氏等 , 都是黄元方晋安黄氏的后裔 。
4、隋唐五代时期的迁徙
唐高宗时 , 陈政、陈元光开漳州 , 中原58姓将官随其入籍漳州 , 漳州黄氏即为其中之一 。台湾《江夏黄氏历代世系表》亦有这方面的记载:有名黄彦丰者 , 于晋永嘉年间(300年)八姓衣冠人闽居候官黄巷 , 垦荒致富 , 唐朝进士开国公谥忠义桂州刺史黄岸入莆 , 黄冲公长子;字宗极 , 又字魁杰 , 号彦忠 , (674年农历正月5日-756年农历3月29日) , 唐朝秘书监 , 初居湖北黄州江夏 , 中徙河南光州固始 , 再迁福建侯官县(今福州东街南后街)黄巷 , 最后迁入泉州郡莆阳县延寿里国欢院(今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 。自少俊逸 , 能文章 。698年 , 以才德兼全科及第进士 , 历任弘文院编修 , 徐州牧 , 广西桂州刺史 , 陈十要道于唐玄宗 , 治为天下第一 , 755年归养 。有惠政 , 封开国公 , 进升为金紫光禄大夫 , 谥“忠义” 。为福建东南望族 , 其莆阳后裔十分显赫 , 若包括外徙科第出仕鼎甲宰相人物 , 则为状元者有10位:文状元者7位五代黄仁颖、宋代黄公度、黄定、黄由、黄朴 , 明代黄观、黄士俊;武状元者3位唐代黄仁泽、明代黄钺、清代黄仁勇;为榜眼者3位:宋代黄洽、黄艾、明代黄凤翔;为探花者3位:宋代黄桂、明代黄旸、清代黄叔琳 。为宰相者10位:宋代黄镛、黄洽、黄祖舜 , 明代黄景昉、黄鸣俊、黄士俊、黄道周 , 清代黄机、黄锡衮、黄廷桂;配赵(封开国夫人) , 配邱(封吉国夫人);子三(黄谣、黄典、黄乐)其子孙蕃昌为闽中著姓大族 。又有浯州牧马监陈渊 , 也在唐朝初期率许、蔡、张、黄等12姓入闽 , 复居福州黄巷 。今广东南雄黄氏 , 多为这支入闽后徙莆田始祖封开国公桂州刺史谥忠义黄岸次子黄典的后代 。唐末 , 洛阳人黄子棱随父入福建 , 事后梁太祖朱全忠义子 , 累官侍御史 , 后避乱居于建阳之东 。唐末五代时期 , 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朝、王审知兄弟人据八闽 , 中原黄姓特别是固始黄氏纷纷渡江南下入闽 , 前往投奔 。如宋人黄椿 , 其祖先光州固始人也 , 五季之乱 , 从王审知入闽为判官 , 因家焉 。后析而为三:一居福清之嗒林 , 一寓闽邑之黄巷 , 一居长乐北乡之黄垅 。再如黄振龙 , “九世祖黄碣(新唐书、十国春秋有传)自光州固始从王氏入闽 , 因仕焉居 , 言路有直声 , 后迁至中丞 。”
5、宋元时期的迁徙
黄姓迅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的时期 , 据《黄氏渊源》载 , 宋代 , 军城黄氏初祖黄中庸其先江夏人也 , 官至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院副使 , 其玄孙翰林院馆阁校勘黄安石重修《江夏军城黄氏家谱》 , 呈奏皇帝 , 得到了“军城黄氏 , 忠孝两全(唐忠臣黄碣宋孝子黄廓) , 江夏无双 , 四代联登 , 簪缨世济 , 积学多才”的御批 。宋代还有莆阳黄巷迁潮始祖黄詹(一名黄汝詹) , 子孙散处广东各地 , 居潮州者为多 , 后发展成为广东大姓 。
① 金华黄氏:始祖是黄香裔孙黄苾 。自江夏迁婺(金华府)之浦阳(今浙江金华市浦江县) 。黄苾 , 是东晋时人 , 黄香的第十代孙 。最初在兖州(今山东郓城县)做官 , 后来升为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按察 , 故族谱上称他为按察公 。当时 , 金陵镇守长官吴英 , 很赏识黄苾的才干 , 便招他为婿 。后因金陵一带战乱频仍 , 黄苾夫妻便隐居于浦阳 。以后子孙繁衍兴旺 , 成为东南大族浦阳黄氏 。黄峭山名黄峭 , 字峭山 , 又名岳 , 字实登 , 号十郎 。唐末五代人 , 是邵武黄氏始祖黄惟淡之孙 。黄惟淡原籍河南光州固始 。据福建《麟峰黄氏家谱·旧序》 , 唐末昭宗景福二年(893年)九月 , 以王潮为福建观察使 , “潮始人闽” 。黄惟淡也于此时带领家族随王朝、王审知兄弟自光州固苎迁徙至福建 , 初居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 , 不久迁居邵武 , 苎籍邵武平洒乡(今邵武市水北乡旧县村) , 成为后世闻名的邵武黄氏一派始祖 。
② 客家黄氏 (属邵武分支)宁化客家黄氏是峭山公的支裔 , 其开基始祖是峭山公的第九子黄化 , 字惟枋 , 号从章 。又名黄宁 , 或黄朝化 , 都是因迁居地“宁化”而得名 。他生于五代后梁癸酉年(913年)正月十一日 , 原籍邵武禾坪 。公元951年邵武黄氏大分析时 , 黄化即领家室自禾坪再向西南徙居汀州府宁化县 , 落籍宁化石壁村 , 开拓新的基业 。黄化在宋初中第十九名进士 , 官任左御史、广州刺史等职 。黄化的后裔 , 在闽粤为官任职的不少 , 子孙极为兴盛 , 遍布闽、粤两省各地 。黄化被尊为闽粤客家黄氏的始祖 , 为许多黄氏家谱所尊称的著名的“宁化公” 。
6、明清时期的迁徙
① 迁往台湾的黄姓:明末清初 , 闽粤一带的黄氏 , 有一部分迁往台湾 , 人丁兴旺 , 与陈姓、林姓、郑姓 , 成为台湾的四大姓 , 素有“陈林半天下 , 黄郑排满街”的美称 。后来 , 黄氏又播迁到了海外 。早在明代以前就开始东渡海峡 , 迁徙人台 。尔后 , 他们世世代代生息繁衍于此 , 开拓宝岛 , 艰苦创业 。台湾的发展历史进程 , 将深深地铭记下他们不朽的功绩 。明朝天启末年(1625—1627年) , 福建大旱 , 郑芝龙便舟载饥民数万人人台 , 其中有大批黄姓成员 。但见于史籍记载的最早迁台黄氏 , 是明末南安人黄正束 , 他在明崇祯十年 (1637年)移居今台湾马公 , 后支分澎湖湖西 。这以后 , 黄姓之人台者 , 便源源不断 , 到了清代的前期和中叶 , 便形成丁高潮 。他们大多来自福建的泉州、漳州、汀州和广东的嘉应、潮州、惠州等地 , 散居于台湾各地 。他们往往成为后世台湾黄姓各支派的人迁始祖 。据《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节选《桃源蓬莱黄氏族谱》记载 , 福建永春县桃源蓬莱黄氏家族第十四世的黄毓盼 , 第十五世的黄宗选、黄宗琅、黄宗瑶 , 第十六世的黄文令、黄绍养、黄绍禁 , 第十七世的黄克凉、黄克甚、黄克读、黄克炉 , 第十八世的黄鸿钗、黄鸿胖、黄开仓等大批族人 , 都先后渡海徙居台湾 。晋江《安海金墩黄氏族谱》即记载 , 该族第十一代有黄贻鼐 , 第十二代有黄微熔、黄素官、黄光辉 , 均居台湾 , 还有金墩后裔新加坡已故总统黄金辉 , 金墩安平黄恩瑞曾孙菲律宾前总统办公厅主任、农业部长黄严辉 。潘湖迁台湾淡水艋岬潘湖、台北龙山金湖(金墩潘湖之简称)种德堂大宗祠 。光绪《临海黄氏家谱》(抄本)所载 , 福建泉州临海黄氏 , 在清乾隆年间便有人开始迁往台湾 。此后 , 该族子孙多有徙居台湾淡水、基隆等地者 。如第六代有儒生黄王艺 , 于雍正时游学台湾邦寮浪桥 , 后来就落籍台湾;第八代有黄佳和迁往基隆、黄昕移居淡水;第九代有黄豆附徙台湾、黄牒居淡水、黄情迁鹿港;第十代有黄公体、黄蜂、黄熙等迁居台湾 , 台湾黄姓 , 遍布全省各地 , 尤以澎湖列岛和台湾西海岸的基隆、淡水、桃园、新竹、苗栗、鹿港、南投、虎尾、台南、屏东沿线地区为多 。
② 移居海外的黄姓 东南亚印支半岛、南洋、欧美澳等世界各地 , 到处都有他们在拓荒 , 在建设 , 在创造奇迹 。越南 黄姓移居越南 , 很可能早在黄国灭亡后不久就开始了 。当时有大批黄姓遗民被楚国强迫迁徙到江南越人居住地区 , 加入了越人队伍 。随着越人的不断南迁 , 黄姓也随之迁入越南 。不断南迁的黄姓中 , 有秦汉山越黄氏 , 有六朝唐宋的黄洞蛮 , 有明清岭南壮、瑶等族黄姓 。越南人中的黄姓 , 绝大部分是上述移民的后裔 。这些越人黄姓后裔 , 又从越南继续扩展 , 至今已广布于印支半岛各国 。在历史上 , 还有一些黄姓中国人 , 由于政治避难、经商等原因迁居越南 。明亡后 , 许多黄姓遗民不甘事清 , 纷纷外逃避难 , 如清代金湖黄伯柳与黄进怀徙越南郡宅福逢埔安南郡金塔里 。1679年 , 中国龙门副将黄进与总兵杨某等 , 率3000余众、战船50余艘 , 逃往越南 。阮氏王朝迫使他们进入东浦(当时属柬埔寨)地区 , 清代金湖黄伯流徙柬埔寨高绵南荣城金塔大佛色里 。从此 , 这批人及其后代便在东浦定居下来 。当今 , 黄姓已繁衍成为越南十大姓之一 , 在越南全国的200余个姓氏中 , 黄姓是人口数排在第八位的大姓 。泰国 。是中国黄姓移民较早、人数很多的国家之一 。据有关资料统计 , 泰国黄姓现有30余万 , 在泰国华人社会中有很大的影响 。泰国黄姓华侨、华人 , 清代金湖黄高拱徙暹罗国即今泰国望国街不仅建立有自己的宗族组织“泰国黄氏宗亲会” , 还积极参加当地华侨华人的社会活动与社团组织 。南洋 。大约是在元朝末年 , 黄姓移居南洋 。当时一位名叫黄森屏的官员奉命出使婆罗国(今文莱) 。他到达婆罗后 , 便在婆罗国留居下来 。之后 , 他以杰出的才干被推为文莱华人的领袖 。后来 , 成了整个婆罗国的统治者——苏丹(实即国王) 。他去世后 , 葬在文莱 , 子孙世代留居于此 , 且极为显赫 。黄森屏生有一女 , 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嫁给渤泥(即文莱)第二苏丹阿合曼 。阿合曼逝世后 , 黄森屏的女儿便继位为文莱国王 。自此以后 , 文莱国王按女性血缘世系传递 。第一位渤泥女王黄氏去世后 , 王位传给了她与阿合曼苏丹所生之女 。至本世纪 , 文莱国王已传20余代 , 他们都是黄森屏的女性直系后裔 。历史上文莱王室便奉黄森屏为始祖 。明代开始 , 迁徙南洋的黄姓大增 , 如金湖黄伯枰高升第六子配金陵宋氏徙居南京金陵府衙湖口黄宅子二长钟瑞徙缅甸次钟端分泰国文莱黄厝 , 公元19世纪 , 由于中国封闭的国门被西方殖民列强的大炮轰开 , 因而出现了沿海居民移居南洋的高潮 。黄姓也是如此 , 移居南洋的人数迅速增长 , 仅据菲律宾殖民政府1893年和1894年的统计资料表明 , 在当时移居菲律宾的近10万华人中 , 来自福建晋江、同安、南安、龙溪等地的黄姓华侨就有数千人之多 , 在当时旅菲华人七大姓中名列第二 , 仅次于陈姓 。至今 , 菲律宾黄姓人口已发展到了5万余名 。此外 , 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 , 也有大量的黄姓华人华侨 。近代以后 , 南洋黄姓华侨华人为了联络同宗 , 都纷纷建立了各种宗族组织 。在菲律宾 , 建有黄江夏堂;在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 , 建有江夏公所 。此外 , 南洋黄姓华侨还在新加坡建立了统一的“南洋黄氏总会” 。移居欧美澳黄姓移居美洲的历史 , 始于19世纪50年代 。在早期的美洲华侨各姓中 , 黄姓人数最多 , 主要来自广东 , 其次是福建 。广东华侨 , 又主要来自新宁、新会、开平、恩平四地 , 故称“四邑人” 。在1850年成立的美国华侨社团“四邑会馆”中 , 黄姓人数最多;1854年由广东兴宁华侨创建于三藩市(即圣弗朗西斯科 , 又称旧金山)的宁阳会馆中 , 黄姓人数在26姓中排名第一;在1876年由开平、恩平两地侨民在旧金山成立的合和会馆中 , 黄姓在7大姓中名列第二 。至今 , 在全美华裔各姓宗亲中 , 黄姓宗亲人数仍然是最多的 。
最大黄氏宗祠在哪里
黄氏宗祠是一处建于民国的汉族祠堂建筑 , 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 。艾叶黄氏宗祠位于自贡市贡井区艾叶镇 。
请问灵山太平镇有多少人口啊?其中黄姓有多少 , 占多大的比例?
灵山县太平镇人口近14万 , 其中黄姓、伍姓、仇姓为三大姓 , 黄姓人口最多 , 达到1.5万人 , 占近10% 。
广西灵山烟墩镇六凤村委黄氏承字辈的名字
黄承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