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题字大全八字 关于学习八字成语

有“方明”两个字的八字题词
天圆地方 日月清明
康生的题字,题词有哪些?
特别是在国粹方面,他自成一派,时之为“郭体”!“郭体”兼具与创新,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风格独特,自由沉雄,笔力遒健,无迹可寻,是现代文学家书法的佼佼者,功力之深厚在当时的书法界绝对属于“金字塔顶端”的人物 。
郭沫若书法以“回锋转向,逆入平出”为学书执笔八字要诀,书体既重师承,又多创新,展现了大胆的创造精神和鲜活的时代特色 。郭沫若的书法作品中,行草作品占了很大比例,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同时,他的小字比大字要好,章法布局合理,变化丰富,整体看着十分优美 。
郭沫若的书法造诣之高,加上他在建国后崇高的地位,他的题字也很多,许多名胜古迹、工矿学校都有他的“墨宝” 。如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黄帝陵、中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国银行、中国书店、麦积山石窟、杜甫草堂、华清宫、屈原纪念馆等等,分散于全国各地 。
当年,雍正帝的第九代孙当代书法大师启功先生,成就最高的当属“书法”,他对郭沫若的题字的书法非常赞赏,对他书法推崇备至,其评价仅有一句话:去街上看看“中国银行”你就懂!
据《郭沫若年谱》记载:“中国银行”四个大字是郭沫若先生在建国前,受中国银行行长之邀所题的,从建国前一直沿用到现在,深受人们喜爱,书法界对“中国银行”四个字评价很高:“粗刷不臃肿,实如柱,细刷不弱,硬如铁” 。
但是,近年来有一些人对郭沫若的书法提出了种种批评,起源是因为他与康生有一段互掐的史话,两人也曾因为书法进行过针锋相对的较劲,但不管如何,当时的艺术界,对康生和郭沫若都是非常推崇的,他们也被称为“康老”和“郭老”,可谓两人的名气是并驾齐驱不相上下的,由此可见,郭沫若也对康生的作品是比较认可的 。
浮来山银杏树
但在全国众多的题字当中,只有一处,康生和郭沫若的字同题写在一块,那便是在山东老家不远处莒县的浮来山 。
浮来山,位于莒县城西10公里处,是莒县、沂南县、沂水县的“三界山” 。正所谓“山不在高”,浮丘的海拔勉强摸着300米,没有大山的雄险奇秀,山登极顶不足以小莒,更难以小天下,但它“胸有丘壑”,可以算是莒地的“镇”山 。
浮来山上有座始建于晋代的定林寺,不过,这座千年古刹最出名的并不是寺庙建筑本身,而是寺中的“校经楼”和院子里一棵“银杏王” 。校经楼相传是当年刘勰校经之处,刘勰的《文心雕龙》据说就是在这里写就的,因此,旁边的“文心亭”和门楣上“校经楼”三个大字便是郭沫若亲题 。
浮来山郭沫若题字门楣
在定林寺院内,有一株被人称为浮来山的镇山之宝--“天下银杏第一树” 。它身高26.7米,胸围15.7米,须八人才能围抱,树冠荫蔽900平方米,孤树成林,传为周公东征时所栽,尽管已然4000岁高龄,至今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每到金秋,层林尽染,千年古树如披金甲,满院为之亮目 。那一树银杏叶款款飘落,一庭金灿,令人如沐仙风,心旷神怡 。
浮来山郭沫若题字石碑
同时,院子里立了不少碑刻,如“天下第一银杏”之类,但我最让我惊奇的是发现了一块大篆碑刻,仔细辨认是“古为今用”四个大字,落款竟是康生 。早知道康生篆书功底深厚,但见到他的书法还是第一次,估计能留下来且公开展示,这也是唯一的一处 。而且与郭沫若题字在一块,站在中间位置,便可以左眼看郭沫若的书法,右眼看一下康生的书法 。
【书法题字大全八字 关于学习八字成语】浮来山康生题字石碑
两处书法同在一处出现,使很多人观看之后难免在这里听到对他两人书法的评头论足,我们别开其他不说,单一对康生的书法欣赏的人,评价有“间架匀称,功力深厚,线条流畅,运笔自如、仪态万方,姿态万千”等,盛赞其称为“康体”,不过也有对他这书法,很多批评康生的的诸如“僵硬,不见性情” 。
两个人的书法出现在同一处,现在可以说比较鲜见,其实,郭沫若和康生的书法,曾经有过合作的精品,清代莱子侯刻石出土时的最初碑帖拓本,康生和郭沫若均在其上留有题跋长文(下图为康生题跋内容) 。
还有康生的一幅花鸟画的作品,郭沫若也为作品题跋,同时,一幅书赠谷牧的“建设”两字,康生能在郭沫若的书法作品上题跋,也可以看出其实康生和郭沫若之间的关系远没有外人想象的那样如同冰与火互不相容那样糟糕,反而可能是相爱相杀:既相互欣赏,又暗中较劲,但明面上还是比较和睦的 。

关于学习八字成语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海无涯知难而进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