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及出处 聿怎么读音


释义及出处 聿怎么读音

文章插图

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释义
轻快、轻疾的样子;古代称笔
拼音

结构
合体字,独体结构
五笔
VFHK
仓颉码
LQ
郑码
XBBD
四角号码
50007
词性
名词、动词、形容词、助词
聿是一个汉语汉字,拼音读作yù,象形字,一只手(又)握着笔)的样子 。聿,所以书也 。聿原为笔的本字 。指示字 。秦以后皆作笔 。古汉语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 。也作形容词,意轻快、轻疾的样子 。古代称笔,用笔写文章 。
常见组词有牍聿、聿遑;常见的成语有岁聿其莫、岁聿其暮 。
基本释义

yùㄩˋ
文言助词,无义,用于句首或句中 。
〔~皇〕轻疾的样子,如“武骑~~” 。
古代称笔,用笔写文章 。[1]
详细释义
编辑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名词

〈文言〉笔的别称 。

brush

扬雄《太玄·饰》:“舌聿之利,利见知人也 。”



(Yù)姓氏用字 。





形容词

〈文言〉迅速的样子 。

brisk

左思《吴都赋》:“陵绝嶛嶕,聿越巉险 。”
宋玉《小言赋》:“体轻蚊翼,形微蚤鳞,聿遑浮踊,凌云纵身 。”

聿皇;聿越


动词

〈文言〉循 。


《后汉书·文苑传上·傅毅》:“密勿朝夕,聿同始卒 。”

聿追


助词

〈文言〉用于句首或句中,兼有承接作用 。

then;
and then

《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
潘岳《射雉赋》:“聿采毛之英丽兮,有五色之名翚 。”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三】【聿部】余律切(yù)
所以书也 。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 。从昒一声 。凡聿之属皆从聿 。
【注释】①不律:”不律”为”笔”之合音 。
说文解字注
所?书也 。
段注:以,用也 。聿者,所用书之物也 。凡言所以者视此 。
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 。
段注:一语而声字各异也 。《释器》曰:不律谓之笔 。郭云:蜀人呼笔为不律也 。语之变转 。按郭云蜀语与许异 。郭注《尔雅》、《方言》皆不偁《说文》 。弗同拂拭之拂 。
从昒一 。
段注:各本作一声,今正 。此从昒而象所书之牍也 。余律切 。十五部 。
广韵
馀律切,入术以‖聿声物2部(yù)
聿,循也 。遂也 。述也 。《说文》曰:”所以书也 。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 。”馀律切 。二十一 。[1]
康熙字典
【未集中】【聿部】聿·康熙笔画:6·部外笔画:0
《唐韵》余律切 。《集韵》允律切 。《韵会》《正韵》以律切,并音遹 。《说文》:所以书之器也 。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 。
又《玉篇》:遂也,述也,循也 。《正韵》:惟也 。《书·汤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 。传:聿,遂也 。《释文》:聿,允橘切,述也 。疏:正义曰:聿训述也 。述前所以申遂,故聿为遂也 。《诗·唐风》: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传:聿,遂也 。疏:从始至末之言 。《诗·大雅》: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传:聿,述也 。《诗诂》:助语 。《左传》注:惟也 。
又自也 。《诗·大雅》: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笺:聿,自也 。於是与其?大姜,自来相可居者 。
又扬雄《羽猎赋》:及至罕车飞扬,武骑聿皇 。注:聿皇,轻疾貌 。
又左思《吴都赋》:陵绝嶛嶕,聿越巉险 。注:聿越,豹走貌 。
又与曰通 。《诗·豳风》: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前汉·食货志》引《诗》作聿 。师古注:聿,即曰也 。
亦与遹通 。《诗·大雅》:遹求厥宁 。传:遹与聿同 。发语辞 。
亦与欥通 。《前汉·班固叙传》:欥中和为庶几 。师古注:欥、聿,通由也 。◎按《说文》聿,所以书之器也 。欥,诠词也 。徐注:一曰发声 。引《诗》欥求厥宁,今文作聿,后世束豪为聿,加竹作笔 。而聿字音以律切,专为发语词矣 。柳宗元文作聿牍,则唐人尚以此为笔字 。[1]
【释义及出处 聿怎么读音】音韵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