篪怎么读

拼音:[chí],是一种汉民族的传统古乐器,横吹竹制吹管乐器 。形似于笛,与笛不同是两端都是封闭的,而且吹孔与指孔不在一个平面上,无膜孔而“有底” 。宋代陈旸《乐书》:“篪 , 有底之笛也,横吹之 。”其音色悲,能与埙很好的相合 。常用“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形容兄弟和睦 。篪 , 浑厚、文雅而庄重,是我国古代雅乐主要乐器之一 。
【篪怎么读】古籍释义:篪 。笔画:16 。《广韵》直离切《集韵》《韵会》陈知切,音驰 。《说文》管乐也 。《诗·小雅》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尔雅·释乐》大篪谓之沂 。《郭注》篪 , 长尺四寸,围三寸 , 一孔上出,寸三分 , 横吹之 。小者尺二寸 。《广雅》云八孔 。《疏》郑司农注《周礼》云篪七孔,盖不数其上出者 , 故七也 。《世本》苏成公作篪 。《古史》苏成公善吹篪 。《释名》篪,啼也 。声从孔出 , 如婴儿啼声,春分之音也 。又《水经注》君山东北对编山,山多篪竹 。《篇海》本作 。《礼记》作竾 。亦作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