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校服苗绣制衣厂 重庆制衣厂


重庆校服苗绣制衣厂 重庆制衣厂

文章插图

2.

重庆校服苗绣制衣厂 重庆制衣厂

文章插图

组建于1991年的重庆立泰服饰集团,注册资金2亿元,是一家集校服、学生装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大型服装集团公司 。集团先后投资近5亿元,引进高端智能设备,建成了年生产能力1200万套的校服智能工厂,拥有自主产权现代化标准厂房30000平方米、智能吊挂生产线48条、3800平方米校服展厅 。
当下,集团已在贵州、云南、西安、河南、成都、太原设立分公司,在全国31个省市设有办事处 。目前,集团已合作的学校近3000所,并出口校服到德国、美国、英国、韩国等16个地区 。
在校服行业拼搏多年的重庆立泰服饰集团,有着深厚的积淀,呈现欣欣向荣之姿 。纵览重庆立泰服饰集团如今的态势,正在多方位、立体化地展现自身的多维优势 。
3
万州区郭村镇集庆玩具服装制衣厂厂长罗显清:
从贫困户到带头人的“逆袭”

重庆校服苗绣制衣厂 重庆制衣厂

文章插图

罗显清(右一)在工厂内指导工人生产 。通讯员 夏荣伟 摄视觉重庆
3月3日,万州区郭村镇集庆玩具服装制衣厂内,一台台缝纫机在工人的操作下“哒哒哒”地运行,一名身材中等、衣着朴素的中年女子在工厂里指导工人生产,她就是刚刚从北京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归来的罗显清 。
今年46岁的罗显清曾是一名贫困户 。面对丈夫遭遇车祸、家庭因高额医疗费欠下外债、再创业之路遭遇困境等诸多考验,她没有服输 。靠着自己的努力和脱贫政策的助力,如今的她不但脱了贫,还建起了扶贫车间,带动乡亲脱贫增收,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
罗显清是郭村镇中洋村四组人,1994年到东莞一家玩具服装制衣厂务工,1999年与丈夫李发兵结婚后,夫妻俩再次南下务工 。靠辛勤务工的积蓄在东莞开了个卤菜店,生意不错 。没想到,2014年8月的一天,李发兵突然遭遇严重车祸,丧失了部分劳动力 。一家人不能再在外打工,只好返乡 。为李发兵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当年,罗显清一家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 。
罗显清没有放弃,她和表弟一起凑了些钱,做起了水果生意,两人起早贪黑,哪里赶场便赶去哪里卖水果 。但由于不了解市场行情,一年下来赚不了几个钱 。见村里好几个返乡妇女都在自己曾打工的那家东莞制衣厂务过工,罗显清也想干自己的“老本行” 。于是,她给曾经的老板打电话,说服他帮助自己在郭村镇建厂,为东莞的制衣厂代工 。
2016年,罗显清的人生迎来转折:她靠着自己的努力光荣地退出了贫困户序列 。不仅如此,集庆玩具服装制衣厂也终于办起来了 。该厂主要生产玩具衣物、饰品等,产品采取订单生产、来料加工的模式 。厂子缺流动资金,当地干部帮她申请了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 。
一开始,工厂只有10多名工人,但其中却有不少是贫困户 。罗显清深知贫困户的难处,在招工时也优先考虑贫困户 。郭村镇中洋村6组贫困户陈蓉一家因两个孩子读书,无法外出务工,负担很重 。在进入集庆服装厂上班后,她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还能就近照顾孩子,一家人顺利脱贫 。一些贫困户因家庭原因无法到厂里上班,她就把设备送到贫困户家中,让他们在家搞生产……
2018年12月,集庆玩具服装制衣厂被认定为就业扶贫示范车间,获得了上级的项目资金支持,她又在武陵镇鹿井新设了厂房,增加设备15台,增加就业15人 。现在,罗显清厂里吸纳了50多人就业,其中33人来自贫困家庭 。

重庆校服苗绣制衣厂 重庆制衣厂

文章插图

李绍玉介绍苗绣作品
近年来,“苗家巧手”劳务品牌通过搭建平台、技能培训、岗位拓展等方式,让山区群众从事刺绣、民族服装技艺传承和生产,帮助山区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增收 。历年来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累计开展培训苗家刺绣学员18000余人次,帮助就业创业12000余人次 。
【重庆校服苗绣制衣厂 重庆制衣厂】为了让苗绣走出彭水,李绍玉将苗绣绣在衣服上,绣成书法作品,绣在日常用的很多物品上 。既古朴又时尚的苗绣也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 。这次来到吉林长春,参加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就是想把自己热爱的苗绣推广出去 。“很多人不了解苗绣,我希望这次来能让更多人了解苗绣,了解我们是如何传承的,如何拉动就业的 。同时,我们也想通过这个机会与各地参展项目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当然,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李绍玉笑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