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运行有什么经验?新冠重症救治要注重什么?“交医智慧”助力战疫

方舱运行有什么经验?新冠重症救治要注重什么?“交医智慧”助力战疫
文章图片
5月15日 , 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主办的“新冠疫情下医疗救治及应急管理学术研讨会”在线举行 。 交大医学院各附属医院的专家和全国同道相聚云端 , 探讨新冠疫情期间的医疗救治与应急管理 。
方舱运行有什么经验?新冠重症救治要注重什么?“交医智慧”助力战疫
文章图片
方舱运行有什么经验?新冠重症救治要注重什么?“交医智慧”助力战疫】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先群表示 , 交大医学院始终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 , 交大医学院附属医院积极投身战疫 , 汇集最强医护力量 , 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定点医院、方舱、社区等不同岗位上奋力拼搏 , 全心守“沪” 。
作为上海集中隔离点医疗救治组组长 , 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带领团队先后开启6家方舱医院 , 按时完成14个场馆的交付使用 。 他是“超级方舱”——拥有5万多张床位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掌门人 , 陈尔真分享了《新冠疫情期间医疗救治主要问题和资源需求》主旨报告 。
他围绕方舱医院的运行特点、医疗及运行保障面临问题、方舱医院的医疗急救体系以及方舱运行保障体系等方面 , 剖析了方舱医疗救治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资源需求 , 总结了上海方舱经验 。
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潘曙明作了题为《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运行管理情况及思考》的专题报告 。 他从复兴馆方舱的建设概况、管理运行、管理成效、管理思考等方面进行阐述 。 和其他方舱不同的是 , 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还在外籍人士的方舱服务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
“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的管理 , 体现了疫情之下上海的特有文化、精神、法治、人文 , 也是上海医疗管理领域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表现 。 ”对于方舱运行 , 潘曙明提出五点建议:第一 , 夯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非常重要 。 第二 , 采用更扁平化的管理层级 , 标准化的医疗队和后勤人员配置非常关键 。 第三 , 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和监督机制 , 严格统一的服务标准和手势非常重要 。 第四 , 求同存异 , 快速打破地域文化差异 , 迅速达到医疗队间的融合 。 第五 , 切实落实关心关爱举措 , 缓解焦虑情绪和工作压力 , 防止“动作变形” 。
“疫情对生活带来了改变 , 但上海文化、上海精神、上海治理依然存在 , 上海的精细化是医疗管理的一张王牌 , 在任何时候都会坚持 。 ”潘曙明说 。
方舱运行有什么经验?新冠重症救治要注重什么?“交医智慧”助力战疫
文章图片
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皋源分享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经验及处置优化建议 。 他认为 , 对新冠危重型患者多数为合并基础疾病重症(意识障碍、心功能不全等) , 插管时机宜早 , 保证患者氧合 , 保护性通气策略仍是新冠危重型患者机械通气的基础 , 可结合俯卧位通气;及时处理原发病 , 强调MDT 。
他强调 , ICU设置应基于收治病人的数量 , 积极储备医护力量 , 建立详细的交接班制度 , 开展疑难病例讨论 , 对特别危重的有高危死亡风险的患者上报市级专家组 , 针对病区里需要急诊插管或紧急会诊的突发状况成立了应急抢救机制 。
交流讨论环节 , 先后担任了世博方舱医院、新国博方舱医院总指挥 , 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就部分区域转为定点医院功能救治重症患者方面的经验作介绍 。 他谈到 , 做好上下游衔接 , 特别是在人力、场所、设备等方面积极进行针对性调整 , 制定合理的流程 , 切实做到重症患者早期、及时、有效地转移到定点医院 , 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