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城内龙王庙开光【大运河本来没有水的,那么水源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谁知道陵水有什么习俗啊??如题 谢谢了
陵水县始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距今1390多年的悠久历史 。1987年12月31日改称(成立)陵水黎族自 。地理坐标为北纬18°22′-18°47′、东经109°45′-110°08′ 。东濒南海 , 南与三亚市毗邻 , 西与保亭县交界 , 北与万宁市(县级市)、琼中县接壤 。民族风情 元宵游灯是陵水人民每年元宵佳节的传统习惯 。民国时期 , 每年农历正月的十三日至十六日是元宵节的“游公日” 。在这四天的晚上陵城附近的四个宗庙所奉供的“公”分别出游 , 十三日晚先由“东门公”出游 , 十四日晚出游由“后山公”出游 , 十五日晚由“龙王公”出游 , 十六日晚由“北关公”出游 。在4个晚上 , 各庙“公”的贤子贤孙们 , 肩抬用木头雕成的“公”手执多姿多彩的灯笼 , 穿街串巷游行 , 活动一般从晚上8点左右至第二天早上才结束 。建国后游“公”活动停止 。直到80年代初期又才恢复 , 但形式及内容跟解放前相比已大不相同 。游“公”已被游“灯”所取代 , 该活动由政府组织 , 由各庙宇所在地基层组织进行活动 , 各庙宇信徒们或用卡车 , 或用小型汽车 , 用布装灯光、电器 , 花卉制成多姿多彩的花灯 。县政府还搭起观礼台进行比赛评比 , 盏盏彩灯灿烂辉煌 , 按传统的出游顺序进行游灯活动 。元宵前夕 , 人们都从四面八方汇集到陵城镇观赏一年一度的陵水元宵灯会 , 场面十分壮观 。放孔明灯 , 也称放文灯 。放文灯是陵水人民 , 特别是陵城附近地区的一种盛行民间娱乐 , 也是一川比较文明的社会文化 。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上元节”前夕 , 连续放几个晚上 , 其意在为秋高气爽的天空增添色彩 , 据老人讲又是为那些孤鬼冤魂赐以光明 。随便文灯玩放的不断演变 , 现在的文灯下面还装着“火鸡” , 该灯升空后随时都飘落火星 , 像流星 , 像火龙 , 增彩增色 。近年则已改用鞭炮和火焰 , 升空后交叉爆炸 , 喷射 , 场景十分壮观 , 令人叹为观止 。“三月三”是黎族人民喜庆新生、追求爱情的节日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 , 人民政府把“三月三”定为黎族的法定节日 。每逢农历三月初三日 , 黎族青年男女都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 , 在鼓笛齐鸣之中起舞同欢 , 对歌传情 , 互诉心扉 , 老者举杯同庆 。在山坡、河畔、槟榔树下 , 成双成对的未婚青年男女 , 情歌对答 , 寻找佳侣 。改革开放给这个传统节日赋予更新的内涵和活动空间 。如今“三月三”即是“情人节”又是“文艺汇演”和物质交流会 , 场景壮观、热闹非凡 。苗族人最忌钻过别人的裤裆 , 认为不吉利 , 忌吃狗肉 , 并忌在陌生人面前说杀狗之类的话

甲子镇的春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甲子镇 , 地处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东南部于潮汕地区 。每年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为除夕 , 次年正月初一日为春节 , 俗称“过年” , 过年是一年中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 。节前人们张罗备办年货 , 添置新衣 , 购置新家具 , 选购年画 , 书写春联等 , 尤其要买柑、瓜籽、糖果等作为迎送宾客之礼品 。从农历十二月起 , 家家户户大扫除 , 不论屋顶、地面 , 里里外外都要清洁整理 , 谓之“采囤” , 家庭用物和被帐也都要清洗 。
潮汕传统节日:春节蒸制发粿
春节前四五天 , 各家各户都蒸制年糕(甜粿)、发粿 。除夕各家门户、窗户贴上春联 , 以示去旧迎新 。中厅的桌上 , 用大盘装满大桔、柑(“桔”与“吉”、“柑”与“甘”谐音)、和发粿 , 表示生活幸福 , 发财致富 。米缸要装满米 , 灯不能熄灭 , 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丰盛”的好兆头 。外出的人都要在除夕前回家团聚 , 除夕晚要备特别丰盛之菜肴祭祀祖宗 , 然后便合家围坐吃团圆饭 , 俗称“围炉” 。晚饭后大人们要给孩童或老人(尊者)分“压岁钱” , 同时要嘱咐小孩说吉利话 。除夕夜十一点钟左右 , 各家各户要在屋内点燃鞭炮 , 然后开门走出 , 谓之放“开门炮” 以示旧的一年已经结束 , 新的一年已经到来 。各乡村燃放鞭炮的纸屑铺地 , 姻雾弥漫 , 充满节日气氛 。
正月初一日 , 男女老少都穿新衣、着新鞋 , 一家人亲亲热热 , 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 。这天早餐各家各户要都吃素 , 俗称“吃菜”(早上祭祀祖宗也备斋菜) , 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外出游玩 , 熟人相遇 , 互相祝福如“恭喜发财”等 , 对老者祝“添福寿”、年青人祝“添财丁”、对孩童则讲“乖大”等吉利话 。这日 , 狮班敲锣打鼓到各村逐户参拜贺年 , 主人燃鞭炮以迎 , 并赠以“彩钱”;曲艺戏班也到各村演唱 。鼓乐之音 , 鞭炮之声 , 此起彼落 , 不绝于耳;大街小巷 , 热闹非常 。正月初二、初五清早仍要祭祀祖宗 。正月初七古称“人日” , 是日要吃“七样菜” , 即用白萝卜(横切成大圆形)、白菜、春菜、椰菜、芹菜、芥兰、蒜等 , 加上配料 , 放在一起烹调 , 俗信此菜可拂邪气 , 治百病 , 又传吃了眼睛亮可拾金捡银 , 谓称吉利得财 。正月初十至十三陆续“开灯”(泡灯茶)互宴 。正月十五元霄节 , 有吃元霄、观花灯、看新娘、猜灯谜等习俗 , 还有舞狮灯、舞渔灯、吹击乐、大锣鼓、拂千秋对歌等文艺游行活动 。

大运河本来没有水的 , 那么水源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杭州这座城市 , 灵魂 。
作为世界上开凿最早国大运河 , 呈向贯穿杭州古城千年至今 , 依然静静流淌着 。它成就了这座城市的经济 , 也沉淀了杭州悠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 。
【陵水城内龙王庙开光【大运河本来没有水的,那么水源都是从哪里来的呢?】】古往今来 , 大运河流经杭州古城的各个地方 , 究竟发生过哪些有意思的事儿 , 有着什么样的风土人情 , 在这些年的社会发展中 , 又能看到怎样的今昔对比?

什么叫运河?《辞海》里的说法:运河就是人工开凿的航道 , 它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 一个是人工挖出来的 , 一个是用来运输的 。
按照这个标准 , 《世界运河名录》里收录的运河就有500余条 。
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中国大运河 , 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 , 全长3200多公里 , 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也是最长的运河 。
既然是人工开凿 , 大运河本身是没有水的 。那么 , 水源从哪里来?我们从南到北来看一看 。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
钱塘江、西溪、西湖都是供水大户
先来说说京杭大运河杭州段 。
打个比方 ,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是国土大动脉的南段 , 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总水管 , 它的水源来自杭城几大“供水商” 。
钱塘江是第一大“供水商” 。
1989年 , 三堡船闸建成 , 后来又在闸边建设了输水通道 , 现在 , 平均每天会引入约150万立方米的钱塘江水进入运河 。
610年 , 隋朝开挖了镇江到杭州的江南运河 。后来 , 在闸口、三廊庙一带设过龙山闸、浙江闸 , 钱塘江水能通过城中运河进入大运河 。到南宋时 , 为了保护皇城 , 把龙山闸关掉了 , 大运河的船就不能通过龙山河进钱塘江了 。

运河各个“供水大户”分布图(盛锐制图)
要说资历最老的 , 是西湖 。
杭州最古老的运河是上塘河 , 是宝贵的世界遗产河道 , 在杭州境内有28公里 。它的前生是秦朝时开挖的“陵水道” , 所以俗称“秦河” , 南宋《淳佑临安志》称这条河为“大运河” 。这是我国古代文献中首次出现“大运河”概念 。这条河作为大运河主航道 , 一直使用到元末张士诚挖通江涨桥至武林头的下塘河 , 也就是现在的大运河主线 , 但上塘河一直通航到1993年 。上塘河的地势较高 , 经常缺水 , 过去靠西湖的水往北引入上塘河 , 让其顺利通航 。
如今的西湖水 , 除自然水源外 , 主要靠钱塘江引水 , 从闸口泵站取水 , 经处理后从小南湖等6个入水口进入西湖 。其中每天有20万立方米左右的量 , 从少年宫旁边东侧的圣塘闸出水口这里泄出 , 随后沿着古新河一直走个4.5公里左右 , 最后在左侯亭南侧汇入大运河 。

西湖引配水工程图(龚子皓制图)
西溪的水系 , 也是一个“供水大户” 。
其实西溪原来是自然水系 。古代主要来自天目山 , 东汉开始修建西险大塘 , 苕溪的水引向太湖 , 西溪的自然水源主要靠余杭区西溪源村、云栖、桦树村一带山区的灵项溪供给 。流入西溪湿地后 , 经余杭塘河、西溪河汇入大运河 。余杭塘河早期从卖鱼桥一带走的 , 所以现在经信义坊的就是老河道 , 大概早在南宋时期就在了 。现在余杭塘河的主河道、大运河、西塘河(也叫“小河”)在湖墅北路康家桥东侧水域“聚首”三河汇 。
据历史记载 , 南宋时期 , 杭州如果发生特大旱灾 , 就会通过余杭塘河引水到八字桥这一带 , 用水车运到西湖 , 再输到内河网络 , 保障当时的首都城区用水 。此外 , 现在大运河的河道地势是在杭州河道当中是最低的 , 因此 , 钱塘江以北杭州水网中 , 大大小小的河道 , 也都会向运河涌入水流 , 形成运河水网 。

1878年钱塘县水道图
当然 , 当代的钱塘江引水工程日益成熟、完善 , 西湖的水、西溪湿地的水 , 大部分都是引自钱塘江 。西溪湿地现在的主水源是从转塘一带引钱塘江水 , 沿着长11公里的隧道 , 在天目山路与留和路的交叉口一带注入西溪湿地为主的城西水网 , 最后经余杭塘河、西溪河进入大运河 , 每天的水量是85万立方米左右 。
把钱塘江、西湖、西溪等涌入的江水、湖水、溪水加起来 , 每天大概有约300万立方米的水会进入大运河 。
这300万立方米的水进入大运河之后 , 到了映月桥、德胜坝这里 , 每天会有30万立方米的水分到上塘河 , 剩下的就浩浩荡荡一路向北 , 经余杭流向嘉兴方向 , 与太湖的水网合并 , 然后进入黄浦江 。发生洪涝灾害时 , 要通过“南排工程”向钱塘江排水 。所以 , 杭州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重要水源地 , 真正称得上是大运河的“杭”极 , 而钱塘江以南又有浙东运河 , 杭州是名副其实的大运河枢纽城市 , 大运河是杭州的生发之河与生长脐带 。
池塘和水柜装着水
用以运河来“保漕济运”
这些水普通百姓是不能用的
我们重点看看京杭大运河 。
它贯通南北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可以说 , 五大水系河道的水 , 是大运河航道里最主要的水源 。当然 , 还有天然雨水、沿运河的其他自然河道、湖水、泉水的补给 。
不过 , 整条京杭大运河的各个段 , 流向各有不同 。
像北京一带 , 从白浮泉开始往南流 , 到了通州转入天津 , 一直流到海河 。天津以北的运河叫“北运河” , 水是向南流的 。
那么 , 整个京杭大运河的最高点 , 在哪里呢?在山东济宁的南旺 。这个地方叫水脊 , 1800公里的京杭大运河 , 水脊就在南旺这个地方 。

南旺分水枢纽在京杭大运河纵剖面中的位置图
南旺这个地方水源哪里来?
明朝时候有一位工部的部长(尚书)叫宋礼 , 他根据皇帝的命令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找到了当地的一个乡土水利专家白英 。白英给他出了一个点子 , 就说南旺这个地方水源不解决 , 船肯定过不去 。
于是 , 他们选了一个地方——大汶河 , 做一条坝 , 这就是戴村坝 , 现在还在 , 500米长左右 , 把大汶河截断 , 再挖一条河 , 这条河百把里长 , 把水引到南旺进运河 , 70%往北进入北运河流向天津方向 , 30%往南流 , 也就是所谓的“七分朝天子 , 三分下江南” 。再设一系列闸坝 , 控制水量 。现在当地还有龙王庙等遗址 , 河道全部都在 , 可惜的是水没有了 。南旺工程是世界上当时最先进的一个引水工程 , 解决了一个“水脊”问题 , 就是怎么过这个丘陵 。

南旺水源图(来自书籍《汶上南旺》)
南旺以南的 , 济宁这里的水 , 又往南流了 , 从山东流到江苏 , 到淮安这里 , 分成两路 , 一路进入长江 , 一路通过淮河进入黄海 。